鐵路穿越文物保護古城風波調查--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鐵路穿越文物保護古城風波調查

2013年04月26日08:49    來源:法制日報    手機看新聞

一條在建鐵路正穿越一座具有3000年歷史的古城遺址。

這條鐵路叫西平鐵路(連接陝西西安和甘肅平涼),是國家“十一五”時期重點項目﹔這座古城叫涇州古城,是2003年甘肅省政府公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邊是鐵路熱火朝天的施工,一邊是規劃路基下文物的發掘搶救,當地學者專家為保護古城和文物奔走呼吁,而古城村民為保護文物和村庄安全多次與施工方發生糾紛……

一條造福涇川人民的鐵路緣何引來如此關注?近日,《法制日報》記者來到甘肅涇川,就西平鐵路穿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涇州古城一事進行了調查。

鐵路遭遇古城

四月的涇川河谷春意盎然,風景如畫。登上矗立的涇州大雲寺塔,夾在兩山之間的涇州古城一覽無余,可以清晰地看見一條高7米、寬30多米的鐵路路基正在古城中段展開。

現在的涇川大雲寺是在隋代大興國寺遺址上建立起來的。據史料記載,公元601年10月,14粒佛祖舍利由高僧送到涇川,在大興國寺建地宮,置函,供養。

1964年12月,涇川縣村民在平田整地時發現了大雲寺地宮,將14粒佛祖舍利出土,並發現了珍藏舍利的石函、鎏金銅匣、銀槨、金棺、琉璃瓶五重套函,這次發現成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1971年,郭沫若鑒定后將上述出土的文物定為“國寶”。

2001年,涇川縣政府將發現舍利的大雲寺附近東西寬約3公裡,南北長為1.5公裡的涇州古城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在古城的描述中這些寫道:“始建於殷商阮共時期,唐宋修建最為興盛,明朝洪武年間毀於水患,現遺存有城牆、共池等。”

2003年7月5日,涇州古城被列為甘肅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標注的斷代為“漢至元”。

此后,涇州古城一直靜謐地躺在山川之中。直到2008年7月,全長260多公裡的國家“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西平鐵路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同年11月開工建設。

此時,涇川當地老百姓大都知道“涇川將要結束沒有鐵路的歷史”,但並不知道鐵路的具體走向。

直到一個個鐵路涵洞率先在古城內修建時,很多人才知道鐵路要穿越涇州古城2公裡多。“我看到后很吃驚!”平涼市博物館原館長劉玉林說,從那時起,他就和當地的一些文化學者開始反對鐵路穿越古城,並在微博上呼吁。

一場圍繞鐵路修筑與文物保護的“拉鋸戰”從此展開。

“坑坑有文物”

2009年12月和2012年3月,國家文物局對“西平鐵路通過涇州古城”兩次作出意見,認為“直接穿越涇州古城,破壞了部分城牆,不利於遺址的整體保護,不同意該方案”,並建議“調整設計方案,將該工程項目移出涇州古城保護范圍,另行選址建設”。

2012年3月和5月,涇川縣文體廣電局發現鐵路仍在古城內施工,於是兩次發出緊急通知,要求西平鐵路涇川段建設項目部在古城保護范圍內停止施工。

此后,施工被迫中斷,雙方陷入“僵局”。

2013年1月16日,西平鐵路迎來轉機,國家文物局對甘肅省文物局作出了《關於西平鐵路建設項目選線方案的批復》,該批復指出:“原則同意西平鐵路建設項目選線方案和你局意見。”

上述批復同時要求:“工程施工前,請你局組織專業考古研究單位對涇州古城范圍內西平鐵路擬佔壓區域進行全面的考古發掘。工程施工中,請你局指導專業考古研究單位派員進行全程監理,並落實各項文物保護措施,確保文物安全。”

而就在國家文物局“原則同意”的前不久,2012年12月31日,涇川縣在大雲寺地宮東側發現一處佛像窖藏,出土了北朝、北魏、隋、唐等時期的各類造像、造像碑(塔)240余件。文化部原副部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鄭欣淼等人認為,這次文物發現屬重大考古發現。各大媒體對此紛紛報道。

這次發現的佛像窖藏是位於大雲寺地宮東側,該大雲寺大殿與建設的西平鐵路距離僅20多米。

“國家文物局的批復要求是‘對古城范圍內鐵路擬佔壓區域進行全面的考古發掘’,但省內文物部門目前隻在鐵路設計的路基下挖了四個探坑,即便這樣,也是坑坑有文物!”劉玉林說。

劉玉林介紹:“第一個探坑是漢代坑,出土了大量的漢瓦,一堆堆的,還有一些秦朝的瓦片。”

“第二個坑是一個唐宋時期的井群,25米×25米的一個坑內共出土11口古井,還發現了一條水渠,說明這裡是古城的供水區。”

“第三個坑是宋代的一個院落遺址,有房、門檻、台階,出土的瓦片上有戳記,用的是官窯瓦,當時應該是一座官署。這裡還出土了100多個石杵夯頭。”

“第四個坑5米深,可以清晰地看見各時期的文化層,出土的磚比較大、比較厚,極有可能是古城東城門城牆。”

劉玉林說,他搞了一輩子的文物,最清楚發現一個遺址是多麼不容易,這些探坑有的單獨就可以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看到挖完就回填,感到非常痛惜!“鐵路絕對不能穿過涇州古城,這是我唯一的希望。”

在一份甘肅省文物局《關於西平鐵路涇州古城遺址考古工作的意見》上,記者看到,省文物局同意“對已發掘結束的探方進行回填”。

國務院中國國學中心顧問、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龔鵬程認為,從最近幾年的慣例來看,從來還沒有重大考古發現給鐵路讓路的例子。

引能否排洪之憂

4月16日,在當地村委會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古城內鐵路施工現場,看到一群村民正在抗議,要求停工,而巨大的挖掘機正在轟鳴作業。

記者靠近採訪,被施工方組織的“人牆”以“要確保生產現場安全”為由阻攔。施工人員表示,現在鐵路的一切法律手續都通過了。

曾參與1964年“五重套函”發掘的村民賈林元今年69歲,當年是他用架子車將“五重套函”送往縣博物館的。“鐵路下面還有東西哩,這個我敢肯定。”賈林元說,“修鐵路是好事,但要先把國家文物保護好。”

涇州古城的核心區在涇川縣的城關鎮共池村,村委會主任賈蛇元告訴記者:“群眾罵我無能,土下面文物保不住,可我一個人能保得住嗎?”

今年2月,賈蛇元根據祖輩們的記憶及走訪,在一張白紙上手繪了一幅涇州古城遺址草圖,圖上標注了當地群眾耳熟能詳的一些地名。

4月17日,在涇川縣中醫院住院部的4樓17床,記者見到了城關鎮蘭家山村村民楊同蓮,她說自己是4月16日下午被鐵路施工人員打傷后住院的。當天,她和村民趙三明開著農用三輪車去阻止鐵路推土機挖土施工,兩人先后被施工人員打傷,現都住在這家醫院,三輪車被推土機推到溝裡去了。

楊同蓮家原來在共池村,2007年7月24日,一場特大暴雨導致涇州古城的一些村庄嚴重內澇,主要是排洪能力不足,7000多人受災,1人死亡。“水當時都淹到了炕上。”楊同蓮說。楊同蓮家的房屋嚴重被毀,於是和村裡200多戶一起搬遷到了現在的蘭家山村。

趙三明對記者說,他並非反對修建鐵路,而是覺得鐵路修建的涵洞數量不夠,影響排洪。“7米高的路基阻擋了排洪,去年夏天我家的庄稼就被水淹了,損失很大。”趙三明表示,要是下一場大雨,他家的房屋都有危險。

據《涇川縣志》和氣象記載,明代至今的663年裡,涇州古城共發生了67次特大洪災、雹災,平均每10年一次。

涇川縣文化產業開發辦主任魏海峰等人擔心,橫穿涇州古城的鐵路路基高7米,一旦發生像2007年7月24日那樣的特大暴雨,現有的鐵路涵洞根本無法滿足排洪要求,這將危及古城區域內生命財產安全。

記者注意到,在建的西平鐵路路基,距涇州古城北面——五龍山山根最寬處為300多米,最窄處僅40米左右。

華夏文明“活化石”

今年年初,甘肅省申報的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獲國務院正式批復,甘肅將借這個國家級平台,探索一條經濟欠發達但文化資源富集的地區科學發展的新路子。

甘肅省省委書記王三運在2012年12月31日大雲寺文物發現的報告上批示:“可列入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一個重點給予規劃和利用。”

曾長期從事文物保護工作的涇川縣一位官員告訴記者,要在甘肅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涇州古城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資源。“涇州古城應當是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的核心區、精華區和經典區之一。”

這位官員說,3000年的涇州古城遺址分布在川、山、?之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但西平鐵路恰好從古城核心區穿過,將唐安定城樓、漢至宋古城牆、大興寺等隔在了一邊,把歷代官署、唐大雲寺等隔在了另一邊,還將一些不可移動的遺址壓在了30多米寬的路基下。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趙超認為,涇州古城目前在全國基本上沒有這樣的類型,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具備整體大遺址保護的條件,建議申請大遺址保護計劃。

“涇州古城是一個不可移動的遺址,那些說修鐵路不會破壞古城的說法是無稽之談。”平涼市博物館原館長劉玉林說,現在大雲寺又出土了這麼多文物,更應該考慮重新規劃線路走向。

4月17日早上8時許,記者在涇川縣城一家賓館見到了鐵路業主方西平鐵路公司有關負責人,當時他正在洗漱,記者表示等他洗漱完畢后採訪他。但是記者一直在客房門外等到9時30分,其間多次敲門,這位負責人開始還答應了幾聲,后來就不作任何回應,一直沒有再打開房門。

記者無奈,下樓離開,在賓館一樓大廳,迎面來了幾位自稱是施工方的工作人員,讓記者有事就問他們。記者向其中一位負責人提出了諸如鐵路施工進度、文物保護等諸多問題,但他都沒有正面回答。

當地一位從事文物保護工作的官員告訴記者,涇州古城是華夏文明的“活化石”,歷經各種災害而遺存下來,可謂滄海桑田,其價值遠遠超乎了我們的想象,現在應當完整地保護下來,這也符合國家提出的“大遺址”保護思路。

這位不願具名的官員說,作為政府行政部門,理應支持國家重大項目建設,但文物也要保護,他目前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若能夠在兩者之間找一個結合點,鐵路重新規劃,避開涇州古城核心區,將來古城遺址開發開放后,游客必然增多,鐵路客運量也會增加。”這位官員表示,倘若這樣,鐵路和古城就達到了“雙贏”的結果。

當地一位官員表示,如果把涇州古城內這2公裡長的鐵路移至現在的高速公路南邊,以橋墩高架通過,就可以將涇州古城這個寶庫完整地保留下來,且目前即可動工,今年10月就有望通車。但若按照國家文物局的批復,在2公裡長、30米寬的路基下進行全面發掘考古,則可能需要數年之久。(記者 周文馨 見習記者 趙志鋒)

(責編:任文(實習生)、赫英海)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