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需求催生外國藝術展引進熱--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審美需求催生外國藝術展引進熱

2013年03月18日10:02    來源:中國文化報    手機看新聞

上海復旦大學視覺藝術學院組織二年級學生參觀“電場:超越超現實——法國蓬皮杜中心藏品展”

在中國,“美盲”更比“文盲”多,很多高學歷的人一輩子都很少去美術館。從這個角度講,中國人的藝術素養相比歐美發達國家民眾還相差很遠。

我們需要有一個更為寬鬆的政策環境,需要政府和社會的積極支持和幫助,需要同行間的協調。比如建立政府擔保機制,這可免去大型高檔項目的巨額保險費用,這在有的發達國家已經推行。而借展費也需要同行間多加協調,否則容易將文化交流的公益事業推向純市場化運作,無形中抬高引進成本。

3月14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電場:超越超現實——法國蓬皮杜中心藏品展”結束的前一天,杭州某公司職員蔡易遠專門向公司請假趕赴上海,觀看了這場集畢加索、安迪·沃霍爾、杜尚等大師佳作的藝術盛宴。

“老實說,有點看不懂。”談起觀感,蔡易遠咂咂嘴,“有兩點體會,一是展覽非常好玩,藝術家的創意出人意料,很讓人享受,也很受啟發﹔二是觀看當代藝術需要有更多的背景知識,否則理解起來有困難。”

“法國蓬皮杜中心藏品展”並不是蔡易遠觀看的第一個外國作品來華展,之前,“2011畢加索中國大展”“米勒、庫爾貝和法國自然主義——法國奧賽博物館珍藏展”等,他都曾專程前往上海。對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在展出的“道法自然——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精品展”,蔡易遠也表現了極大興趣。“這幾年國外作品展逐漸多了起來,這對我們這些藝術愛好者是一個機會。以前很多知識隻能從書本上獲得,現在看了原作,與想象的大不相同,實體的展覽給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蔡易遠說,希望每個城市的美術館、畫廊都能引進高品質的外國藝術展,哪怕是很小的展覽,也能吸引市民和孩子前往,增加人們對世界文化的理解,提高藝術修養。

外國藝術展接踵而至 年輕人觀展熱情高

外國藝術展在中國的逐漸熱絡始於2005年前后。當年,中法兩國互辦“文化年”活動,舉辦了很多藝術展覽。之后,中國意大利年、俄羅斯國家年、西班牙文化年、中韓文化交流年等接踵而至。“這種持續升溫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動,給中國觀眾帶來了更多欣賞世界藝術的機會。”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館長王立梅對《美術文化周刊》表示。

隨著外國藝術展的逐漸增多,這些展覽的展出地點也由以北京中國美術館為主陣地,逐漸發展到上海、廣州、成都等一線城市的各級美術館、博物館、藝術中心和畫廊。如“梵高和阿姆斯特丹的畫家們”在首都博物館展出,“2012畢加索中國大展”在成都當代美術館展出,“走向現代:英國美術300年”在中華世紀壇和廣東美術館展出等。但是,盡管展覽的數量逐漸增加,展出范圍也逐步擴大,但中國觀眾仍然覺得“很不解渴”。

“因為中國沒有固定的外國藝術博物館,這些臨時性、短期的展覽對於國人的藝術需求來說顯得杯水車薪,差距很大。”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外國美術研究室主任王端廷說,法國、英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全年都設有各種規模的外國藝術展,這些展覽對於民眾文化視野的擴大和審美素養的提升有很大幫助,但中國還未能做到這一點。

“在中國,‘美盲’更比‘文盲’多,很多高學歷的人一輩子都很少去美術館。從這個角度講,中國人的藝術素養相比歐美發達國家民眾還相差很遠,這不僅需要政府在藝術普及上做大量工作,也需要民眾自身的文化自覺。”王端廷說。

最近幾年,國人對於藝術展覽的關注和熱情逐年提高,且大多集中在年輕一代。以“法國蓬皮杜中心藏品展”為例,該展的主要參觀人群為白領、大學生、外國人、老年人和帶孩子接受藝術熏陶的家長。這些觀眾多數是藝術愛好者或從事著設計、建筑等相關專業,往往是自發前往觀展,對藝術具有一定的追求和素養,對當代藝術也有一定的認知度。“其中青年觀眾的反應尤其積極,在展廳出口處的留言本上,他們信手涂鴉,所畫圖像或者和展品相關,或者是天馬行空的自由發揮。雖然有很多觀眾表示看不懂,但仍然不影響人們的參觀熱情。”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信息部項麗萍說。

對於“看不懂”的問題,項麗萍建議:“隻要跟著感覺走就行了——帶著純真之眼,跟著感覺和直覺,拋開偏見和成見,走出禁錮和束縛,打開內心和想象,然后就會發現這些作品就像是一面面魔鏡,折射出了自身的愛恨、欲望以及人生的瑣碎、無奈和美好。”

偶然性合作多 一流作品少

國人對於外國藝術的關注和喜愛,與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活躍有關。外國藝術展引進熱,使得普通民眾的審美素養得到了提高,也為藝術從業者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回顧引進外國藝術展的歷史,1978年10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法國19世紀農村風景畫展”是改革開放后西方來華的第一個展覽,展出了法國48個博物館的88件作品。當時,國人剛剛從封閉和禁錮中走出,對於西方古典油畫原作和西方文化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中國美術館的展廳每天都擠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很多人在展廳一待就是一天,不吃不喝。”而之后中國美術館推出的“畢加索繪畫原作展”“德國表現主義版畫展”“羅丹藝術大展”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對中國現代藝術的興起產生影響,並引發了種種文化思潮,如“85新潮美術”等。

但30多年后的今天,外國藝術展的性質和需求已經漸漸發生了變化。“以前的很多展覽是因為中國藝術界的需求,跟當時中國渴望了解西方藝術的心態吻合。現在引進的各種大展對藝術界本身的沖擊、刺激和影響都比原來小多了,甚至已基本影響不到創作界,完全變成了一種為普通民眾普及文化知識的工作。因為隨著信息交流的便捷,藝術家本身即是全球藝術的在場者,中國的美術創作也已經進入了自身的創作軌跡之中。”藝術批評家楊衛說,日漸增多的外國藝術展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相符合,反映了國民文化素質的整體上升。

但也有觀眾納悶,這股“大師熱潮”為何會在最近幾年勃發?這些展覽是否真正聚集了藝術大師的代表作品?抑或只是宣傳噱頭?

“‘大師熱’除了與中國的經濟發展有巨大關系外,國民漸增的審美需求也不容小覷。同時,很重要的一點還因為中國的藝術品升值太快、價格太高。”楊衛說,外國藝術大師的作品在學術上已有很厚的積累和研究,並得到了藝術史的公認,而中國現當代藝術的學術梳理和專項研究還遠遠不足,而市場價格又奇高,因此“組織中國當代藝術展與西方大師作品展成本不相上下,但后者卻更加保險”。

在王端廷看來,雖然外國藝術展打開了國人的視野,使人們不出國門即可欣賞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藝術成就,但這些展覽的舉辦從整體上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隨機性,它們缺乏從政府或國家文化建設層面上的統籌規劃,很多是國內展覽機構與國外博物館的偶然性合作——或源於某個人的聯絡,或因為某個人的促成,沒有學術上的全盤計劃。“雖然這些外國大師展和館藏展越來越多,但隨著全球藝術商品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由於資金等因素,真正來華的一流藝術家及其一流作品已變得越來越少。”王端廷說。

資金匱乏內力欠缺 美術館面臨重重考驗

“最近幾年,要借到好的外國作品已經越來越難了,而且越發感到力不從心。”即使身為中國美術館界的龍頭老大,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在談到借展時也常常無可奈何。“西方很多博物館有一種錯誤的認識,他們以為中國的事業單位很有錢,會要很高的借展費。以前我們在館際交流上比較對等,但現在對等有點困難。”范迪安說,“從去年開始,中國美術館與梵高博物館和一些名家博物館都進行了交流,他們都有意願將藏品拿到中國展出,但是他們把展覽看成是一種市場機會,這使得我們這些公立美術館比較困難。”

除了“吸金”外,中國靈活的展覽機制和較好調度的臨時性展覽空間也吸引著外國同行。同時,中國各省市逐漸興起的美術館建設熱潮和相對完善的硬件設施,也為這些作品的展出提供了保障。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常常只是被動地接受展覽,還沒有主動走出去策劃展覽,這不僅是資金問題,還有學術眼光的問題。”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對《美術文化周刊》表示,國外美術館的操作程序,一般是策劃團隊在獲得某種線索或判斷后才推出或引進展覽,他們沒有“國界”的概念,通常會在全球范圍內尋找作品,這一點值得中國同行學習。

“我們在接觸外國展覽時,往往會首先判斷哪些作品好展出,哪些作品不能展,哪些東西可以說,哪些東西不能說……如此種種,都是比較被動地接收。”王璜生說,“對於一個展覽的策劃,我們應該首先判斷什麼對中國當下的美術創作、美術史研究有益,再決定引進哪些藝術家的作品,進而判斷它們與中國現實之間的關系、對中國現實產生的影響等,如此再來展開對藝術的研究、呈現和理論表述。但中國目前的展覽卻不是這樣。中國美術館界普遍存在學術主張和學術判斷薄弱,學術研究和策展能力不足。”

雖然每個來華的藝術展都會引發不同程度的爭論和評價,也常常褒貶不一,但仍有一些經驗可供借鑒。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自2006年開館至今,策劃的一系列外國藝術展令人印象深刻。談及經驗,王立梅說,其展覽規劃常常注重三點,即突出主題、相互呼應、合理搭配。“作為一個年輕而沒有收藏的博物館,世界藝術館不具備以藏品形成特色的條件,所辦的展覽因為沒有收藏基礎的支撐而會顯得支離、零散。為了培育個性和特色,保持鮮活的生命力,我們在展覽的整體規劃中,特別注意將一些臨時展覽、特別展覽進行有意識的呼應和組合。比如前后推出的‘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從莫奈到畢加索’和‘古典與唯美’三個展覽,基本將西方藝術史中最重要歷史時期的大體脈絡呈現給了觀眾。”

王立梅說,就引進項目而言,國外許多博物館和文化機構都表現了較大的熱情,交流不存在障礙,但會遇到一些困難。她呼吁:“我們需要有一個更為寬鬆的政策環境,需要政府和社會的積極支持和幫助,需要同行間的協調。比如建立政府擔保機制,這可免去大型高檔項目的巨額保險費用,這在有的發達國家已經推行。而借展費也需要同行間多加協調,否則容易將文化交流的公益事業推向純市場化運作,無形中抬高引進成本。此外,社會贊助文化事業的優惠政策也需要真正落實,使更多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家能自覺樂意地支持文化事業。”

楊衛也建議,國內藝術機構可做一些小的文化交流項目,與其把大量資金集中在一次使用,不如分散開來進行一些小規模、有特色的展覽,把藝術欣賞日常化,這更符合美術館、博物館的職責和功能。(記者 高素娜)

(責任編輯:魯婧、赫英海)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