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國文物藝術品領域黑幕知多少--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3.15】中國文物藝術品領域黑幕知多少

2013年03月18日08:42    來源:雅昌藝術網    手機看新聞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00年,中國民間收藏者的數量約為2000萬;2005年,中國收藏愛好者的人數為7000萬;2009年資料顯示,這一人數上升為9000萬;2011年調查顯示,中國民間藏寶者增加到一億以上,民間收藏的力量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增長著。中國古玩收藏熱持續30年來,有可喜的一方面,但有更令人堪憂的一方面。可喜的是人們對文物藝術品的重視程度和相關知識普及逐漸深入人心;堪憂的方面是務實收藏和研究的人很少,盲目跟風藏假、報著投資發財和借機大肆炒作欺詐的人群佔到整體涉藏群體95%以上。整個收藏市場實實在在成為血腥江湖和胡作非為的天堂。面對如此病態的局面,對國家提倡的“文化收藏大發展戰略”將是嚴峻的挑戰和諷刺。一些拍賣機構頻頻天價文物藝術品的炒作,以及多數媒體非專業的大肆宣傳和錯誤推波助瀾,把本來適合小眾特殊范圍的文物藝術品收藏行業推向深重災難。使得更多的國人喪失理智,走向不務正業的歧途。近些年來主要表現在:

一、盜挖破壞嚴重專業和業余同上陣

收藏熱的興起,催生了全國文物盜挖產業。自80年代開始,全國黑道上傳統盜墓盛行。此后出現:河南商周漢唐專業盜墓村、陝西秦漢唐專業盜墓村、甘肅彩陶秦墓專業盜挖村、浙江專業盜挖村、福建專業盜挖村、安徽專業盜挖村、遼寧古化石盜挖村、新疆古墓遺址(玉石)盜挖村、湖北漢墓盜挖村、江蘇漢墓盜挖隊等。同時,相繼出現高科技盜挖群體、建筑工地掩護盜挖群體、游擊亂盜亂挖群體。網上查查,在全國各地,每天幾乎都有盜挖案件發生。盜挖大案要案層出不窮。先不說專業盜挖,許多地區的農村農閑時間和雨季,一些農民挖墓挖遺址成為家常便飯,也成為創收的主要經濟來源。這種持續的盜挖狀態,這些年給我國地下文物造成巨大損害。由於各個地區多年來形成產、供、銷成熟渠道,大多數文物走私到國外,少量文物被江湖老板賣給國內“陰陽”收藏人士和機構。真正流入市場公開買賣的盜挖文物非常有限,因為誰也不想被順藤摸瓜抓著坐牢。所以這個江湖圈子裡的安全意識是自發形成的(都找很可靠的賣家),正常藏家想在市場上的忽悠販子那裡撿漏,很多都是被騙。

二、造假群體泛濫南方和北方全開花

近一個億的收藏群體,市場上的真品文物藝術品自然無法滿足這樣龐大的需求量,怎麼辦,隻有造假的贗品文物藝術品來填充這種巨大的空缺。據媒體報道,2011年,中國藝術品交易額近600億元,在全球市場獨佔鰲頭,幾乎相當於第二名美國、第三名英國交易額的總和。這樣的數據讓“收藏高潮”的稱謂屢見報端,也極大拓寬了文物仿制品的出路。文物藝術品造假產業鏈早已形成規模。目前在國內擁有超過近20萬仿古從業者,每年收入超過數百億元。文物藝術品造假,10多年前基本上隻集中在河南、陝西等文物大省,以及北京、上海等國內藝術品交易市場的集散地,近5年來,隨著收藏隊伍不斷壯大以及藝術品交易市場的繁榮,從《地下作舊產業調查》的地圖上可以看到,仿制產業遍及全國10余個省份現在全國各地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物仿制基地,且造假的古玩門類無所不包,其中瓷器、書畫、青銅器、玉器是贗品泛濫的重災區。

陶瓷造假主要以江西景德鎮、河南(洛陽孟津南石山村、禹縣神垕鎮、寶豐縣)、浙江龍泉地區、廣東潮州、福建(武夷山)、北京郊區(景德鎮和河南高仿人員另設私窯)等地為主。景德鎮市制陶瓷企業不下4000家,從業人員10萬多,其中從事仿古產業近一半。河南地區更是不差上下;玉器造假主要分布在安徽蚌埠和河南石佛寺,在蘇州邳州、青海、遼寧等地。蚌埠仿古玉器行業經過近20多年發展,北工地已成為聞名全國的仿古玉雕刻基地,有2000多家玉器作坊,近3萬人從事玉器加工產業。國內最大的仿古玉器集散地河南省鎮平縣石佛寺,幾千家店鋪每日都是人頭攢動,大部分主要從事批發,產品遠銷全國各地。這樣規模頗大的玉石交易市場,海量的玉器多數都是人為做舊,有些甚至是人工合成的玉器,古玉作假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鏈。青銅器造假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山西、陝西四省,除陝西規模較小而外,其他都是國內青銅器造假最嚴重的地方,其中尤以河南最有名;書畫造假主要地區是:北京、天津、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廣東等地。行貨分天津行貨、南京行貨、安徽行貨、潘家園行貨和其他地區的仿貨。其中天津的行貨最有名,而且規模最大,從業人員也最多,主要集中在天津的鼓樓地區。但真正精仿書畫主要還在北京,北京各路高手聚集,這些精仿高手隨時可以觀摩各種館藏展覽和拍賣展覽。

三、賣假群體無忌販攤和城店賣假潛規則

過去賣贗品古董還有基本行業規矩。這是因為古玩行業是一門特殊的行業,它根據本行業的經營特點制定了相應的行規。由於過去其服務對象主要是針對那些文人墨客以及有身份、有地位、有經濟實力、具備一定文化修養的各界人士,普通民眾參與的機會很少,因而與其它行業有不同的經營理念。作為經營古玩的商家和販子都很看重良好的口碑。古玩行業十分重視口碑,如果某商家講信用,為人正派,辦事公正,有知識有眼力,被視為人緣好,行內均願與其打交道。如果為人不好,終歸會在行內被逐漸疏遠冷落,不但知識眼力得不到提高,而且與其做生意的人也將越來越少。這樣秉承傳統理念的古玩商家,現在依然存在,尤其在高端行內實戰圈子裡,為數不少。正道古玩行業圈子裡的人是憑借知識和眼力的行業,懂得的人、內行的人才會買,既然懂古玩,買真買假一般說沒有退貨的規矩。當然正道古玩圈子裡的行家和藏家之間也沒有詐騙之說。凡是買賣古董的必定是行家,行家必須具備一定的鑒賞眼力,而古董的真與假、年代和品位等方面又極其復雜,理解和認識、觀點和結論都各有不同,是行家們共同論証及考証研究的項目。詐騙牽扯到人品,一旦被圈子裡知道,基本上就算玩完。

但對於絕大多數古玩經營商家和攤販,由於大量無知的收藏愛好者急劇涌進,按圖索驥和國寶思維,導致古玩商家普遍出現“老的賣不過新的”局面。也有很多迫於生存和店租金的壓力而賣假,還有的是行外人專門謀利開店賣假和收藏失敗后開店轉嫁贗品的。隨著暴利的集聚和欲望的驅使,加上沒有行業和法規的管束,很多原先正經經營老貨的古玩商家也加入到賣假貨的行列,那些本來就心術不良的古玩商家和古玩地攤販子更是有恃無恐,實實在在的成為公開賣假、坑你不覺不傷臉面的生財之道。

四、買假群體成風官商和民眾投資熱

古玩既有特殊而嚴格的鑒賞屬性,也有升值保值的屬性,人們往往隻看到個別天價拍賣和一些媒體鼓吹的投資屬性,卻大大忽視了嚴格的鑒別和藝術欣賞屬性,盲目的都涌進到收藏領域。殊不知收藏行業的水太深了,具備鑒賞力的人非常有限,真正具備價值的到代精品也有限。隻有“瞎子”買 “瞎子”賣還有“瞎子”在等待了。“從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這些現狀正是當下古玩收藏領域的真實體現。大家看看自己的周圍,那個自稱“收藏家”的人不是滿屋子收藏品,但要問他們能不能變現?肯定都是一肚子苦水或者是“滿嘴跑火車”意淫,慢不說大多都是贗品,就是到代的普品也是難以變現。10年前買進的普品,10年后基本動彈一點點,刨除經濟貶值因素,基本都是賠錢。隻有既真到代、又精完好的稀有品種才具備投資升值功能。國內保利、嘉德、瀚海、華辰、匡時、榮寶、西泠、九州、誠軒、永樂、中拍等拍賣公司都在廣泛征集民間藏品,真正從國內征集拍出一定價值的也是很少量,多數高價值拍品都從國外征集而來。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殘酷的現實。

五、偽藏群體高調偽藏家和偽學者成氣候

國內一些不學無術、一知半解的藏家和學者收藏大量贗品,有的自命不凡出書展覽,有的搞研討會和各種評獎,什麼“民間十大國寶收藏家”、什麼“民間十大國寶”、什麼“民間風雲收藏家”、什麼“民間收藏國際研討會”等等,利用無知的政府官員和無知的文博退休偽專家,拉大旗做虎皮,聲勢浩大的宣傳和炒作那些一眼假的贗品文物,主要目的就是讓一些不明真相的企業家參與和收購,再給這些“吃藥”的企業家冠以“保護民間國寶”功臣的虛名,從中大肆謀取不義之財。被這些偽藏家和偽學者伙同偽專家們成功引上“賊船”的企業家比比皆是,真是被人賣掉,還幫助人家數錢。企業家和富裕人士收藏,最好去有資信的拍賣公司購買,或者邀請行內真正具備眼力的行家掌眼,當下國內真正具備實戰能力的文物專家太少了。錢多犯傻,那當然是另一回事。

六、假藏群體成病無知和虛偽成國寶幫

國寶幫是收藏界裡一種特定的人群,這裡並非指那些購買“國寶"的人群,只是存在與收藏界才有的文化思考的意義。在收藏界裡,國寶幫無處不在,每天都在繁衍,通俗一點說,他們是收藏界裡的寄生虫。他們有著超乎常人的自信,這是他們一直堅持著自己信念和精神支柱的必要條件。在與人溝通,對一個人的認知上有著巨大的漏洞。他們甚至還會用一些陰險毒辣的手段去攻擊,打壓,污蔑對方。同時也會為了自己所謂的榮耀去說一些天方夜譚,不著邊際的瘋話。他們是古玩收藏的愛好者,也同樣熱心傳播著收藏文化,但一直缺乏自我否定精神,多度自負,對古玩知識的認識模棱兩可,但一知半解中如痴如醉。經常指鹿為馬,照葫蘆畫瓢,畫蛇添足。自己總結的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毫不相干。直到自己誤入歧途還渾然不知,最可悲的是很多人成為偽藏家和偽專家利用的工具。

七、偽鑒專家成害無眼和無德靠名頭

在文物藝術品收藏行業,真正的圈子裡基本都明白:“行裡的人從不看鑒定証書,隻看貨,往往有証書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贗品。 ”“不私下為民間文物做鑒定、估價,這是一個國際博物館界的基本倫理。 ”“所有民間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証書等級效力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法律效力。 ”“首先要健全制度,二流制度比一流的人強。各文物單位嚴格執行制度,第一不面向社會做商業鑒定;第二退休以后不能參與任何相關活動,否則除名。 ”那些挂著各種國家機構和社會名頭的專家,頻頻出來搞鑒定,如果真正具備鑒定能力還好,關鍵是太不具備專業能力了,有些老眼昏花走路都很困難,你能相信他經常去高仿基地調查各個層級的仿品和調查各個地區出土的標本對比學習嗎?長期打眼是必然的結局。文博界有幾位早已退休文物專家,無眼無德,他們的法寶要麼是都是真的,假的很少;要麼最次也是清代仿制,沒有現代。這種“瞎貓碰死耗子”的文物鑒定,正好迎合一部分人的虛榮心,當然受到他們的“御用”和擁戴。

八、鑒假群體無為有資無眼有眼無資

文物藝術品鑒定是一項非常特殊而極其嚴謹的技能,尤其鑒定社會文物藝術品,如果沒有經歷長期的買賣磨練和深刻的打眼教訓中總結經驗是很難勝任的。目前,國內文物鑒定從業人員大致有三類:一是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如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專家;二是通過國家文物局鑒定資格認定考試的責任鑒定員;三是在中國藝術品鑒定評估委員會、中國收藏家協會等機構任職,或取得相關機構發放的鑒定資格証書的從業人員。前兩類鑒定人員的工作帶有“對公”性質,一般不參與民間藏品鑒定,眼下各類鑒寶活動邀請的嘉賓、專家,多是出自第三類鑒定人員。由於這類鑒定人員在獲取資格証書時,不少人並未經過嚴格的分類考試、資質審核,鑒定水平良莠不齊,從而導致“偽專家”滿天飛。真正具備鑒定能力的民間實戰家,大多都經營自己的古玩業務或者搞獨立研究,這些人並不具備資質,從而造成民間文物藝術品鑒定“有資質無眼力,有眼力無資質”尷尬的局面。

九、詐騙群體成堆明處和暗處全挖坑

俗話說:那裡有利益,那裡就有江湖,江湖無處不在。在今天全民淘寶和收藏的情況下,文物藝術品領域的詐騙幾乎每天都在頻頻上演。古玩市場或者店鋪裡有做偽后傷殘的贗品等著你犯暈,古玩市場便是有“爭搶購買做局的”,古玩市場中間有“我家是盜墓挖物的”大姐大媽,地攤上有邊遠山區“埋雷”后出來引誘你上鉤採雷的,路邊上有裝扮民工模樣挖到“寶貝”賤賣的,民間收藏鑒賞會上有偽專家給你掌眼壯膽的,高級會所雅集上有天價國寶低價友情讓價的,排場有黑拍公司找托兒紛紛舉牌引誘你舉拍的。反正隻要你進入古玩這個領域,無論在何方何地、今天還是明天,騙局無處不在,無處不有,而且詐騙的手段和花樣不斷變化和無奇不盡。

最明智的做法,要麼“金盆洗手”就此離開這個行業,要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本著玩文化、玩眼力、玩真品、玩精品的理念,除了參與正道圈子交流和相信自己的判斷(真正具備實戰能力的情況下),其他一概不聞不問,不貪不雜(不要什麼都收藏)。

十、黑拍群體遍地正規和游擊輪番來

1992年我國出現文物拍賣以后,國家文物局第一次就文物拍賣資格進行審核。以后隻有獲得此許可証的拍賣公司,才可以進行文物拍賣活動。而且拍賣的標的要全部報文物部門備案。而在此前,拍賣公司拍賣文物常常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但大量未注冊或者挂靠的黑拍公司的數量要遠遠大於國家正規注冊的拍賣公司。外行人眼中扑朔迷離的拍賣場,其實內含層層“黑幕”。一些操作不規范的拍賣行利用知假拍假、雇“托兒”哄抬成交價格、商業賄賂、虛假宣傳、欺詐競買人等種種伎倆,引誘無知藏家送拍或者參與舉拍,以此獲取不當利益,攪渾了拍賣市場正常的交易秩序。除這些“黑拍”公司如詐騙短信一樣隨處“殘害”一些初涉藏家而外,近年來就是一些資深大拍公司假拍、合謀天價騙貸等事件時有發生。那些涉及“天價騙貸案”、“24億假金縷玉衣案”、“假玉椅案”、“坑爹詐騙案”等拍企並未受到相關制裁和追究。

現行《文物藝術品拍賣法》沒有針對文物藝術品保真環節擔責方面的細則規定,由於我國鑒行業沒有權威標准,更缺少監管約束機制,使得一些拍假企業和假拍企業可以逃脫法律責任。與國外恰恰相反,國外許多國家都有專門針對拍賣企業作偽、假拍、欺詐的管理法規和行業規則,而這在國內還是一個願望。

十一、山寨場館無數大館小館贗品成災

如果說“90后”讓“非主流”詞匯傳遍全國,那麼“收藏界”讓“山寨文物場館”搞的暈頭轉向。一般情況下,隻有真品到代的文物,具備一定規模,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並反映自然界發展變化的規律和人類科學文化進程的歷史見証物才會被國家允許成立博物館,而今天我們的周圍,不管藏品真假,更不管藏品有無歷史價值,有些所謂企業家被人忽悠后,有些三兩年,有些甚至不到一年就收集數萬件“國寶”藏品,紛紛辟地圈地成立博物館,等建成開門迎客,被大家戲稱為山寨博物館。近年來我國大江南北速成的山寨博物館接連出世。比如:廣東某山寨博物集群館、溫州某山寨博物館、橫店某山寨博物館、杭州某山寨博物館、江蘇某山寨博物館、上海某山寨博物館、河北某山寨博物館、天津某山寨博物館、北京某山寨博物館、遼寧某山寨博物館、內蒙某山寨博物館。這些山寨博物館,有的建筑規模宏大,氣勢磅礡。但藏品普遍令人堪憂,所佔真品率非常有限,大多數山寨博物館幾乎全部是贗品成堆。

十二、華僑捐假滿天捐藏必須捐真品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目前在全球47個國家的200多座博物館中,紀錄在案的中國文物就有167萬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間的中國文物估計是這個數目的10倍,它們大多是在1949年以前流失海外的。加上1949年以后,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以后盜墓走私出境的文物,至少有數百萬件文物流落異域。由於歷史的特殊原因,解放前和解放后的中國文物古董流散海外被不少海外華人收藏,一些人出於愛國和情感因素的考慮,紛紛選擇將自己畢生所藏捐贈給自己的祖國。海外華僑華人的捐贈,從上個世紀建國以來到近幾年來已成為中國文物“回流”的重要渠道。華僑們的愛國心確實令人敬佩和贊嘆,更好的闡釋了同根同種,文物是民族共同血脈的事實。

近些年來,一些所謂的華僑收藏家,由於無視中國內地大量造假文物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不斷流向國外情況,尤其90年代末期到現在的20余年裡,中國各處的仿古工藝品海關持續有大量贗品(仿古工藝品)出口,這些年,這個量是相當大的。加上在一些地區的唐人街古玩店,總有內地過去的仿品販子和做舊高手,使得很多愛好收藏的華僑們頻頻上了這些人的當。有些華僑是不知道收藏多年的贗品文物藝術品捐獻給國內,有些被接受,有些被拒絕。比如,某澳大利亞華僑捐獻給故宮博物院的一對贗品元青花項耳瓶就被故宮拒絕,此華僑為此大罵故宮許多年(很不應該)。但有些華僑就沒有那樣單純,捐假文物為名,實際上賭博一些地方政府搞圈地運動或者其他見不得人的利益勾當。這些害群之馬,嚴重敗壞華僑們的整體愛國熱情和聲譽。(文/西風)

(責任編輯:孫石磊、魯婧)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