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網市民記者“中部崛起” 圖文報道】這是論壇上最詳實的武漢歷史風貌照片集。
近日,漢網一組題為“武漢的歷史記憶”的老照片再次引發圍觀,有網友在其中漢口英租界洞庭街的照片裡發現一處形似盲道的市政設施,於是驚呼“原來一百年前武漢就有盲道!”
市民方先生的外公是老漢口洋行的職員,他認為武漢當時不可能有盲道,照片上的可能是下水道。
昨天,記者向有關專家求証此事。市圖書館歷史文獻部的王鋼看過照片,指出網友的確誤把排水溝當成了盲道。
“英租界很講究公共環境衛生。”據王鋼介紹,英租界一經建立,便將西方城市文明引入武漢。英國人十分重視道路建設,主干道與支路縱橫交錯,嚴格規劃、整齊劃一,形成道路網。這些道路至今仍發揮著作用。他們還注重建設排水系統,其中下水管道以排放污水和糞便為主,排水溝則主要排放雨水。這些排水設施沿用至今。
王鋼補充說,照片左邊前面的建筑是平和打包廠,后面圓柱狀的建筑是保安保險大廈,右邊的是英國麥加利銀行。“地點是現在的青島路,當時叫華昌街,所以照片下方的題字是錯誤的。”
據了解,盲道是現代城市文明的產物,1961年美國制定了世界上第一個《無障礙標准》,1991年北京建成國內首條盲道,武漢的盲道興建於本世紀初。(記者 萬凌)
(責任編輯:任文(實習生)、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