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特展訪羲之 日策展人回應《大報帖》熱議--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東瀛特展訪羲之 日策展人回應《大報帖》熱議

2013年02月28日14:41    來源:東方早報    手機看新聞

  富田淳是東京國立博物館“書聖·王羲之”特展的策展人,對於此次特展的策展緣起,他在東京接受《東方早報·藝術評論》訪談時坦言,最初是想把中國、日本、美國的王羲之雙鉤唐摹本集中起來做一個大展,但后來發現有相當難度,才退而求其次舉辦了這一展覽,但他仍然期待一個真正的王羲之大展。而對於中國學界與書法界對新發現的《大報帖》的熱議,他也給予了回應。

  “書聖·王羲之”特展策展人、東京國立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富田淳

  描繪永和九年蘭亭修?的《蘭亭圖卷》萬歷本(局部)

  富田淳是東京國立博物館“書聖·王羲之”特展的策展人,對於此次特展的策展緣起,他在東京接受《東方早報·藝術評論》專訪時坦言,最初是想把中國、日本、美國的王羲之雙鉤唐摹本集中起來做一個大展,但后來發現有相當難度,才退而求其次舉辦了這一展覽,但他仍然期待一個真正的王羲之大展。而對於中國學界與書法界對新發現的《大報帖》的熱議,他也給予了回應。

  《大報帖》的鑒定與釋讀

  《東方早報·藝術評論》(下簡稱“藝術評論”):“書聖·王羲之”展覽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一大熱點是展示了新發現的《大報帖》摹本,這在中國也引起了不少反響,作為這次大展的策展人,可否向《東方早報·藝術評論》的讀者介紹一下這一書帖發現的過程?

  富田淳:這得從手鑒說起所謂手鑒,是在將歷代著名書跡分割成數行,收於冊頁,作為鑒定家鑒定古代墨跡時的比較資料。收有《妹至帖》的手鑒為日本一位收藏家獲得於昭和初期,收有種種珍貴古代墨跡,其中《妹至帖》特別惹人注意。那位收藏家收藏《妹至帖》歷經四十年后,於1973年在五島美術館“蘭亭紀念展”上首次公開於世。

  藝術評論:《妹至帖》后來在2006年曾經到上海博物館展出過。

  富田淳:對,但誰也沒有想到,去年又發現了這份《大報帖》,距離《妹至帖》的發現已有40多年。

  藝術評論:這個是你們發現的,還是別人送給你鑒定時發現的?

  富田淳:是我的朋友送給我鑒定的,我的朋友名兒耶明先生事實上,最早對外公開《妹至帖》的也是名兒耶明先生,他這輩子發現了兩件王羲之摹本墨寶,他也是研究書法的,對雙鉤摹本有研究。當時發現《大報帖》后,他認為是雙鉤摹本,也認為可能是唐摹本,但對內容不太清楚,我們后來仔細看了,確認是雙鉤摹本。

  藝術評論:確認是雙鉤摹本有具體清晰的依據嗎?

  富田淳:比如《大報帖》的最后一個字“耳”字的下面一筆有清晰的雙鉤痕跡。

  藝術評論:現場看不太在意,但看放大的《大報帖》圖片,雙鉤痕跡確實是很清楚。有一個問題是,《大報帖》和《妹至帖》一樣也是沒有任何印記的,但被認為奈良朝傳入日本的唐摹本《喪亂帖》右端鈐有“延歷敕定”朱文印記,你們鑒定認為《大報帖》是唐摹本的主要依據是什麼?我們此前請教故宮博物院的王連起先生時,他看的是圖片,但認為《大報帖》部分筆勢有些肥,“不少字的筆道都比較肥,與以前被確認的王羲之書跡唐摹本還是不大一樣,與《姨母帖》的肥瘦勻稱也不一樣。”當然王連起也表示,真正鑒定要看了實物才能說話。

  富田淳:我很希望王連起先生有機會到東京來看看。我認為《喪亂帖》與《孔侍中帖》是王羲之的晚年書法,筆勁比較清勁,《行穰帖》、《大報帖》與這些帖不同,筆勢是肥一些,而《大報帖》更早一些。王羲之的書法本身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風格。這是一個原因。

  《大報帖》和《妹至帖》都沒有印記,我們認為唐摹本主要是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雙鉤摹寫的痕跡剛剛談到《大報帖》的“耳”字的最末筆(飛白)的尖端,放大看,雙鉤痕跡明顯。

  藝術評論:但雙鉤為什麼可以作為鑒定唐摹本的重要依據呢?

  富田淳:目前雙鉤的王羲之摹本並不多,在日本發現的這種水平的雙鉤摹本都是奈良時代從中國傳來的,雙鉤的技法差多不多都一樣我主要指的是這種水平的雙鉤。所以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還有紙的分析,是縱簾紙,紙的問題比較復雜,筆法與紙本是鑒定的主要依據。

  藝術評論:第三個原因呢?

  富田淳:第三個原因是文章本身。我們對《大報帖》的一種釋讀是:“(便)大報期轉呈也。知不快。當由情感如佳。吾日弊,為爾解日耳”,其中的“期”我認為是王延期,也就是王羲之哥哥王籍之的兒子,王籍之很早就去世,因此王羲之把王延期當作自己的兒子,因為他曾經寫過幾封信給王延期,開頭便是“爺告”,把自己當成父親。

  藝術評論:除了手札,《右軍書記》也有關於延期的記載,如“延期、官奴小女,並疾不救,痛愍貫心”等。

  富田淳:對。還有一個問題是“期轉呈也”的“呈”字,我發現的時候有兩種想法,也就是到底解釋為“呈”,還是“差”?

  藝術評論:這個字寫得較草。

  富田淳:是的。我認為“呈”與“差”兩種解釋都有可能,如果解作“呈”的話,那就是指王延期轉呈,但我又在想他轉呈給誰,是比較費考慮的。另外還有一個是“差”的解釋,“差”通“瘥”。

  藝術評論:也就是痊愈之意。

  富田淳:可以這麼解釋的,“期轉差也”那樣的意思就是“王延期最近身體好起來了”,如果這麼解釋,王羲之這信很可能寫給王延期的媽媽。

  藝術評論:很有意思,主要這三個原因讓你認為是唐摹本?

  富田淳:對。

  藝術評論:但我還是想再問下,《大報帖》難道沒有可能是唐以后的摹本嗎?

  富田淳:不好說,問題是宋代沒有縱簾紙。《喪亂帖》有天皇的印,那確定是奈良時代的,而《大報帖》紙的形狀與《喪亂帖》差不多。

  藝術評論:再談談另外一話題,在《大報帖》出現不久,《東方早報·藝術評論》也即時刊發了一篇《關於大報帖與妹至帖合並的可能性》的文章,一些中國書法研究者認為兩帖原是一帖,后被裁割,你認為兩帖合並的可能性有多大?

  富田淳:是有可能的,也有可能中間去掉幾行字,這可以視為一種解釋。

  藝術評論:就是《妹至帖》與《大報帖》合並后,中間仍少了幾行字?

  富田淳:對,比如《喪亂帖》中間也少了一些字。

  藝術評論:還有《大報帖》中的“也”字並未出現在文末,但卻有那樣快的寫法,你怎麼看?

  富田淳:是比較少見,這個“也”字雙鉤的時候很可能是(文章)最后一個字,從運筆的角度講,不可能這麼快。

  藝術評論:這兩帖的發現對王羲之研究意義你怎麼看?

  富田淳:因為這兩帖此前從未出現過,目前在王羲之的文獻等方面,填補了空白。

(責任編輯:孫石磊、魯婧)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