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報帖
藝術評論:《妹至帖》早在1973年就發現了,2006年也曾隨“中日書法珍品展”在滬展出,后在香港以2000多萬元的估價拍賣,但卻沒能拍出,您覺得是什麼原因?
富田淳:我也不太清楚。
藝術評論:是不是反映了目前收藏界對私藏王羲之摹本的謹慎心理?
富田淳:我聽說前幾年在中國拍賣界,另一個摹本《平安帖》拍了不少。
藝術評論:那件摹本具體是什麼時代好像在中國國內更有爭議,有宋代說也有明代說,雖然公布的拍賣成交價不少,但當時是中國藝術品價格高峰期,也許還有其他原因。 作為這一特展的策展人,想請你再談談“書聖·王羲之”特展的布展情況?
富田淳:主要是唐摹宋拓的王羲之書跡,目前存世的真正的王羲之唐摹本隻有十多本,台北故宮藏的《快雪時晴帖》、上海博物館所藏的《上虞帖》、北京故宮所藏《蘭亭序(馮承素摹本)》等,這次有五件唐摹本,除日本所的藏《喪亂得示二謝帖》,還有《孔侍中帖》以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行穰帖》,另外就是《妹至帖》與《大報帖》,其他還有不少宋拓本,第二部分為各種版本《蘭亭序》,比如定武本蘭亭,我喜歡董其昌的說法“蘭亭無下拓”,其實很多碑帖在上海北京都展過的﹔第三章是王羲之書法的影響,從智永、米芾一直到趙之謙吳昌碩等。
藝術評論:除了王羲之的各種摹本,你認為這次展覽的最大亮點是什麼?
富田淳: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也是日本個人所藏。這個你必須看,是墨跡本,真跡!來自日本個人收藏。
藝術評論:好的,一定要去細細地看。另外,我想問整個展覽籌備了多少時間?
富田淳:籌備了四五年時間。
藝術評論:都是你在負責嗎?
富田淳:主要是我。
藝術評論:最初的策展思路是什麼?
富田淳:這次我們從日本收藏中國書法名跡碑帖的博物館如書道博物館也借了不少作品。關於《蘭亭序》的展覽以前在中日都做過,但卻沒做過關於王羲之的專題展覽。
藝術評論:以前在日本從沒做過?
富田淳:我所知道的是從來沒有。
藝術評論:似乎中國也沒有做過關於王羲之的專題大展,就王羲之唐摹本而言,就收藏在各地,如果實現與海峽兩岸的故宮、上海博物館、遼寧博物館的合作,辦一個真正的“王羲之大展”,並在中日巡展,也許更值得期待,以前有過這樣的想法?
富田淳:以前是有過這樣的想法,但后來感覺很難的。
藝術評論:我感覺東京與上海合作應當問題不是太大,你們之前也合作了“中日書法珍品展”。但台北故宮方面似乎一直存在不少問題。
富田淳:我還是希望以后有機會把中國、美國、日本的王羲之唐摹本集中起來做一個大展,我很希望!其實這也是這次東京“書聖·王羲之”特展最初的緣起就是把各個地方的王羲之雙鉤摹本集中在一起,包括兩岸故宮。台北故宮今年會第一次把作品借到日本,之前我們的東西給過台北,但他們的東西還沒來過日本。
藝術評論:北京故宮與上海博物館都有不少珍品到台北故宮展出過,但台北故宮的珍品到大陸來似乎還有不少障礙,是很讓人費解。
富田淳:所以我們辦“書聖·王羲之”特展就是發現了不少困難。
藝術評論:所以后來就退而求其次?
富田淳:是的,可以這樣說。
藝術評論:王羲之書法是從唐代開始傳入日本的,無論是日本古代的“三筆”還是“三跡”,都可以看出王羲之的巨大影響,你對此有什麼體會?
富田淳:比如《大報帖》與小野道風有關,你看小野道風的字,受王的字影響太深,他那麼認真地臨《聖教序》,他們都是認真學習王字的,是敬畏。歷史上他們都佩服中國的文化,一直認真學習。
藝術評論:那麼現在王羲之書法對日本書法界的影響怎麼樣?
富田淳:日本人練字一定是從王字開始,所有的中學書法課都是從王字開始這個影響太大了!
藝術評論:有沒有想到把這個展覽帶到中國?
富田淳:我覺得這個特展如果到中國那是非常好的,可以加上中國收藏的雙鉤摹本。不管政治如何,中日文化交流還是一直需要的。
(本次訪談感謝孫峰提供協助,張翔對此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