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展出224件文物穿越“早期中国文明”[高清]【4】
2017年02月14日08:19 | 来源:雅昌艺术网

原标题:【雅昌专稿】上海博物馆出大招:224件文物穿越“早期中国文明”
在满足日常生存需求之外,古人还善于借助玉饰、铜镜等照容梳妆,实现自身对美的追求。
▲兽面纹玉锥形饰
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200年-前2200年)
玉 上海博物馆藏
▲兽面纹玉饰(一对)
商(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玉 上海博物馆藏
商周时期玉兽面较为流行,一般仅为脸面的局部表面,这种带有“长髯”的造型且成对的玉兽面颇为少见。
▲玉梳背
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200年-前2200年)
玉 1984年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
头部的玉饰如玉梳背,这是一种镶嵌于梳子背部的装饰,良渚文化时期常见。到商代时发展出完整玉梳,属高级贵族妇女专用。
▲谷纹玉璜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玉 上海博物馆藏
谷纹玉璜等玉饰为成组佩玉的组件。据出土木俑上所绘的佩玉情况来看,春秋以前佩戴玉组佩是从颈部垂下,玉璜两端朝上,春秋以后是从腰部垂下,玉璜两端朝下。这种变化象征着旧礼制的崩溃和新风尚的流行。
![]() | ![]() |
(责编:王鹤瑾、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