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85”,以1985年作为一个岁月的平台,截取85位经历者的人生片段,还原那一年校园往事的几个重要现场,来体现中国美术学院85年来一贯的学脉精神,凸显几代人传承不息的艺者品格。这是“八五?85”校庆特展的基本内涵,也是将这个展览作为85年校庆主要学术活动的充分理由。
历史是一个暗箱,多少真实发生过的事被存入这个暗箱,由后来不同年代的人们出于不同的动机去寻幽探秘,曝光显影,从而呈现为历史的叙事。历史到底发生了什么?什么样的往事被经历、被定影而成为记忆?这是历史的回顾与叩问的共同命题。这种回顾往往依着历史的大线索来寻踪逐影,应和时代的大背景来讲述成因,形成叙事。因此,这种叙事往往带着意识形态的征候,成为强者的叙事,那往事的记载,难逃历史决定论的深刻影响。当我们要用这种记叙来代表某个群体历史之时,如果这个群体个性够强、路向够繁杂,甚至出现诸多纠结的情况下,这种记叙将难以担负起书写历史、书写历史所揭示的深刻归宿感的使命。尤其当这段历史并非遥远,众多的亲历者都以亲身历验而记忆犹存。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撷取众多鲜活个体的记忆,形成闪光的碎片,并通过观者读者的经验来拼缀而成这个历史岁月的还原,这个历史片段中丰沛存在着的总体发生,这些正在成为当代历史考古的新的办法。“八五·85”恰是校史和美术史研究在这个意义之上的一次饶有意义的探试与拓新。
将可能性还给历史,将历史还给岁月。让亲历者在现场说话,抚今追昔,去钩沉那段曾经经历的岁月,重叙那段岁月的上下文之间的意涵。仿佛万米长跑之后,回放竞跑的过程,在其中的一个关键点上来不断还原,不断重复,细细分析那个冲要缓急的位置,揭示其千钧一发、至关重要的意义。很多当时想而未想之事,被放大为历史书写的关键;很多被忽略的岁月重新放光;很多生命的碎片,被重新拼缀成历史的发光体。
1985年的校园到底发生了什么?其时,学校恢复高考已历七年,一批批老教授回到工作岗位,教学秩序逐渐恢复,教学条件逐年改善,通过图书和讲学的渠道与西方现当代艺术的逐渐照面等等,学院正日益从意识形态的紧箍咒中解放出来,从一种禁锢的状态中步步突围。在众多的亲历者的记忆中,那段岁月有两个突出的征候是之前甚至之后的很多年代所不具备的:一个是开放。打开国门,打开历史之门,众多久违的东西蓦然出现,尤其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西方前卫艺术的变革浪潮,及其蕴藏着的新学思想,走马灯似地影响着中国的学院,仅仅1985年就有美国史学教授维罗斯柯的持续十六讲的讲座,赵无极绘画讲习班及其展览与学术活动,万曼壁挂艺术初来学院掀起跨媒介的艺术运动;与此同时,以学报为核心的编译者们正加快阅读与译著一系列揭开形式思考和艺术诘问的西方名著。另一个突出的状态就是解禁。学院的开放可谓步步为营,但每一步都以某种思想和学术的解禁方式突破出来。正是这种解禁深深地诱发着一代青年的叛逆和趋新,也诱发着那种源自民间、源自底层的自我解放的力量,具体地、持续地给予每个创造个体以变革驱动的活力。虽然那个时代的开放程度远不如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但解禁仿佛是向思想解放、人性解放的无边大地不断地开拓,时代的思想者们仿佛垦荒者一般被赋予那个时代特有的顽强而丰沛的实验激情。所以,“八五”往事中记忆犹新的有关于油画系创业创作的论辩,学院中青年创作组的展览,关于素描教学、新水墨画教学的论争与探索,同时还有燎原全国的关于艺术形式的自觉与讨论,清理人文热情的观念端倪,各种后来被称为“八五新潮”的新艺术大爆发。所以,我们说:开放与解禁历史地将中国艺术的命运与学院的实验内涵粘联在一起,与众多鲜活的艺术个体生命粘联在一起。
开放与解禁真正激活的是学院学脉中深蕴着的实验精神。这种实验精神不是化学实验室里的量化积累,也不是物理实验室里的理性判断,而是艺术生态和内涵中所包蕴的那种不同寻常的开发和拓新,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因而也在常识常理之外的“道动”之“反者”。整部近现代艺术史都证明着这种实验精神的正能量,也记录了它与社会习俗之间难以预料的冲突和纠葛。这种实验精神也是构成学院的力量与品格的最深邃而隐秘的因素。这种实验精神在建院的林风眠先生那一代人那里,曾经蕴含着“以美育代宗教、以美心唤人心”的实验宗旨,澎湃着以艺术运动来“为艺术战”的实验理想,践履着重视学生个性培养、自由成长并辅之以方法与工具的实验教育。而在1985年这个特殊的岁月,一切仿佛重回开端。那种源自底层的学术与实验的视野和激情,那种禁区突破前夜的战斗姿态,那种临对新的思想工具箱的激动和敏思,那种将自己置于艺术的十字街头的孤单与挑战,像火种一般在学院中燎原,在Academy的氛围中将众多个体煅造成钢。在展览的85个个体中,有林风眠、吴大羽这样的老大师,也有肖峰这样的学院组织者;有“八五新潮”开创新风的一代,也有众多当时一线的教师和学生们;他们构成多向多元的整体,向着历史与未来的天幕倾述“八五”。
历史并未终结。“八五·85”的意义正在于让八五精神,让美院85年持续的精神,重新和不断地活在校园,让美院的历史活化为一个未竞的事业整体,让参加“八五?85”学术活动的青年艺术家们涵融其中,代代传承,梳理振兴,发扬光大。
为了“八五?85”活动,我曾设计两个标志:一个是将“八五”字形设计成一本打开的书,“85”如书钉闪耀其上;另一个是“文革”版本:“八五”构成一个火炬,“85”化身为一片跳跃的火焰。负责设计的青年艺术家是否采纳,我不知,但我要将这种不懈的思考和实验精神传递给他们。1660年前,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慨然写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我们今天也站在历史长河的一个点上,向另一个年代怀想致意,内心必然感慨而系之,此所以兴怀。但我们不悲观,而是努力将曾经的生命的能量留存在那里,让将来的兴怀者,“有感于斯文”,有感于代代传承的学院精神。(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