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图)--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策划>>传世名作中的民俗:亦悲亦喜“画”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图)

2013年04月03日14:31    来源:天津日报     手机看新闻

摘自《节日情韵: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刘德斌、杨军主编,袁永锋、马卫东编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有删节

  摘自《节日情韵: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刘德斌、杨军主编,袁永锋、马卫东编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有删节

  推荐理由:传统节日折射着中国人对“天、地、人”的思考,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中华民族的节庆文化,体现着一种民俗情结,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传统节日,使每一个中国人加强了同家庭、家族、家乡和国家的情感联系,寻找到了个体融入群体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祭祖扫墓

  俗话说:“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孝敬老人、敬重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清明节祭祖扫墓是中国人慎终追远、尽孝行孝的具体表现。

  清明节祭祀祖先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是为去世的祖先扫墓。扫墓时,不仅要烧冥钱,还要把亲人坟墓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并为坟墓填上新土,然后将鲜花、酒食、果品等供祭在坟墓前,行叩头礼进行祭拜。除祭祖之外,人们还分出一部分食品和纸钱,抛与四面八方,给野鬼孤魂享用,以防止他们抢夺先人的祭品。有些地方在祭拜之后,还有一种“食祭余”的风俗,大家一起享用祭祀过的酒食,各地关于这种活动有“吃会”、“吃清明酒”、“散清”、“吃清”等不同的称呼。清明节祭祖扫墓,表达了人们对去世的亲人无限的哀思。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明节伤感肃穆的特殊气氛。

  中国人十分注重血缘亲情。清明祭祖扫墓,有利于强化家庭、宗族的血缘关系,维护团结,增强家庭、宗族内部的血缘凝聚力,从而达到敦亲睦族的目的。

  踏青春游

  阳春三月,正是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好日子。在春风的吹拂下,野外长出了青青的小草,鸟儿们开始歌唱,景色多么美丽啊!这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因此,在清明节期间,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郊外,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在中国古代,把春游叫做“踏青”,所以清明节又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踏青节”。

  北宋年间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汴京以汴河为中心的生活景象。画中第一场景就是汴京郊外的景象。农民在田里耕作,有钱人扫墓归来。路上,驮队、挑夫、骑马坐轿的人物正匆匆进城。画的主体部分描绘了汴京的街市,官府衙门、民居宅院、作坊店铺、茶肆酒楼,屋宇错落,街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清明上河图》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当年北宋汴京地区人们在清明时节郊游和贸易的盛况。

  清明踏青传承至今,已成为一项非常普遍的习俗活动。每到清明前后,正是全国各地春游的高峰期,人们纷纷外出,参观名胜古迹,观赏青山秀水。在很多地方,踏青和扫墓是并行不悖的,扫墓过后踏青享乐是许多人的选择。因此,清明节是一个颇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方面人们扫墓祭祖、追思先人,一方面人们又踏青游玩、欣赏美景,肃穆、感伤和轻松、快乐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在同一个节日里几乎同时得到了表达。

  插柳戴柳

  插柳戴柳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所以清明节也叫“插柳节”。关于清明插柳戴柳习俗的来源,人们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插柳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教百姓种植百谷的“神农氏”。有人认为,传说介子推死于柳树之下,清明插柳是为介子推招魂。有人认为,当年黄巢起义,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所以民间有“清明不戴柳,死在黄巢手”的说法,清明插柳可能由此而来。还有人认为,古人相信鬼怪害怕柳木,“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齐民要术》),清明又是鬼节之一,值此柳条返青发芽之际,人们插柳戴柳,能够消灾避邪。

  各地的插柳戴柳风俗有所不同,插柳戴柳也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是将柳条插在屋檐下、大门上,有的将柳条插戴在头上、插在发髻上或别在衣服上。在辽宁,小孩子将柳枝折成柳圈,戴在头上,叫做“柳树狗”。在浙江,青年男女都编柳枝戴在头上,有“今世戴杨柳,下世有娘舅”的说法。有的地方,用柳枝供奉于神主前或悬挂在屋子的一角,还有的地方吹柳笛、吃柳叶,认为这样可以祛病避邪。

  古人在送别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柳枝也成为一个象征离别的意象,为历代的文人所歌咏。《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汉乐府《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王维的《阳关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杨巨源《折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刘禹锡《杨柳枝词》:“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近人李叔同的歌词《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无不以杨柳起兴,抒发令人断肠的离情别意。人们之所以把杨柳作为离别的象征,一是因为“柳”与“留”谐音,折柳送别表示殷切挽留的意思。二是因为杨柳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杨柳易活,以柳入诗,寄寓祝福,希望远行的友人能很快适应异乡的水土。

  无论人们赋予柳枝怎样的文化内涵,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柳枝在初春冒芽返青,是春天的标志,象征着绿色和生命。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因此,清明节插柳戴柳,同时也是人们热爱自然、追求健康生活的一种反映。

  放风筝

  清明前后,春风徐徐,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节。在中国古代,风筝又叫“纸鸢”、“风鸢”,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清代诗人高鼎《村居》一诗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了小孩子在春天里放风筝的情景。

  在古代,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带走晦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走,象征着自己的疾病、晦气都让风筝带走了。《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李纨劝林黛玉:“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而当紫鹃要去拾断了线的风筝时,探春又劝阻:“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可见古时放风筝是人们消灾去难的手段,不能去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沾上别人的晦气。这一风俗在今天仍有遗留。在天津,人们在清明放风筝时,也将线剪断,任凭风把风筝吹走,认为这样可以去病消灾。在山东曲阜一带,忌讳断了线的无主风筝飘落居民家中,如有这样的风筝落入院中,则将风筝压在磨盘下三天,来驱除不祥。不过,今天人们在清明节放风筝,主要是为了放松身心、锻炼娱乐,去病消灾的色彩已经淡化。当代中国最有名的风筝盛会是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自1984年开始,每年清明节举办,潍坊也因此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

(责编:任文(实习生)、鲁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