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与雷锋精神同行 建文明首善之区--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滚动新闻

深圳福田:与雷锋精神同行 建文明首善之区

2013年04月02日09:04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雷锋战友乔安山在展览上致辞。

  喜悦(烙画) 张 成 作

  阳光沐浴(油画) 汤晓峰 作

  福田区文联主席李雷鸣(右一)在展览现场向观众讲解。

  榜样力量(剪纸) 赵桂清 作

  艰苦朴素(剪纸) 黄杏秀 作

    福田区大力弘扬志愿精神,打造“志愿者先锋区”。

  展览展出了纪念章、日记本等与雷锋有关的收藏品。

  自3月7日开幕以来,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区文联、区教育局、区文体中心、团区委联合湖南雷锋纪念馆主办的“不朽的丰碑,光辉的榜样——雷锋精神艺术作品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观看。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思想旗帜。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深圳市福田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志愿者先锋区”建设,筑就文明“首善之区”,呈现出一派蔚然气象。

  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志愿者先锋区”

  今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经过50年的传颂,雷锋精神薪火相传,深入人心。福田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雷锋精神在今天无疑依然具有现实和时代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弘扬雷锋精神,就要更重视它的新内涵、新解读。

  福田区建设“志愿者先锋区”便是今天弘扬雷锋精神的最好注脚。3月28日,福田区建设“志愿者先锋区”工作推进会暨福田团区委五届七次全会召开。为以项目化方式推进“志愿者先锋区”建设,今年,福田区各区直部门及街道将合力推出64个志愿服务特色项目,进一步探索、完善和强化福田志愿者工作的社会建设功能。

  在2011年深圳市在全国首次系统性提出建设“志愿者之城”后,福田区率先提出要弘扬志愿精神,打造“志愿者之区”,鼓励人人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如今,福田“志愿者先锋区”已初具雏形。据了解,截至2012年底,福田区注册义工增加到3.8万人,团体义工队增加到135支,义工服务小组14个,全区志愿者每年服务社会的时间达到400万小时。

  为促进文明程度的提升,3月的福田更吹响倡导文明礼仪的号角,启动“福田好公民”评选,开展“做文明市民”“做文明青工”“做文明观众”3个主题的弘扬文明风尚活动等。福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静说,通过活动,希望让美德种子在大家心中萌芽壮大,让关爱温暖在大街小巷,生生不息,使福田成为文明建设的高地、居民美德的富矿。

  去年福田举办的首届“福田居民美德奖”同样也是在呼唤雷锋精神、提升文明程度。按照计划,福田区委、区政府评选奖励一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进而在福田实现“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去年,福田区还组建了一个“文明宣讲团”,奔赴街道、社区开展文明道德宣讲交流活动,他们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积极传播凡人善举,倡导文明新风。

  雷锋精神影响了几代人。人们之所以怀念雷锋,是因为在他身上凝结了中华民族向善向上的传统美德。雷锋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执著,干一行爱一行的螺丝钉精神,成为了感动时代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形势和新的时代背景下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就需要提升市民群众的文明自觉意识,引导他们做新时期文明建设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传递雷锋精神,构建健康向上的价值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在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形态。一方面,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但另一方面,“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等现象也引起人们关注。

  雷锋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的历史时期,雷锋精神作为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更需要去弘扬。同时,它的弘扬也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为人民服务”“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等雷锋精神,放在今天依然焕发光芒。

  福田区文联负责人表示,福田区主办的“不朽的丰碑,光辉的榜样——雷锋精神艺术作品展”,其宗旨就是引导市民追忆雷锋事迹,传递雷锋精神,向社会呼吁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就有什么样的公共文明程度、城市精神面貌。要建设“首善之区 幸福福田”,就必须要有强大牢固、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体系支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的最新概括,而雷锋精神正好诠释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近年来,“深圳十大观念”从深圳走向全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圳表达,是深圳改革开放30年以来沉淀的精神财富。其中,十大观念之一“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正与雷锋精神不谋而合。

  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推进福田的文化强区工作,就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长期战略任务和现实紧迫工作来抓,在全区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识和认同。

  福田举办“雷锋精神艺术作品展”

  本报驻广东记者 刘 烨

  “不朽的丰碑,光辉的榜样——雷锋精神艺术作品展”在深圳福田区雅昌艺术馆二楼展区已经展出近一个月。自3月7日开幕以来,已有上千名市民及学生前来参观。据介绍,该展览原定展期为一个月,应观众要求,将延至4月中旬结束,5月还将移至深圳文博会分会场。

  为纪念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50周年、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区文联、区教育局、区文体中心、团区委联合湖南雷锋纪念馆主办,福田区文联所属10个协会等单位具体承办了这场雷锋精神艺术作品展。

  据福田区文联主席李雷鸣介绍,自去年10月筹备本次展览开始,福田区文联所属的协会单位精心准备,经过半年的努力,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反映雷锋精神的文艺作品,其中包括文学作品50篇、书法50幅、美术作品50件、剪纸50件、摄影作品50件、收藏品50件,以及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作品。

  展览分为收藏雷锋、品味雷锋、画说雷锋、剪纸雷锋、话说雷锋、传承雷锋、歌颂雷锋七大部分。

  其中,“收藏雷锋”展区内,福田区收藏家鉴赏家协会征集了三大类共150件60年代以来各类与雷锋有关的收藏品,有国画、油画、版画、漫画、连环画、塑像、纪念章、电影机、电影片、唱片、书籍、日记本等。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为观众推开一个记忆的窗口,让大家在缅怀的同时更深刻领会雷锋精神的珍贵和传承意义。

  美术作品是最直观的艺术展示形式之一,在“画说雷锋”展区,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围绕雷锋精神主题创作的各类画作,以及由深圳市园岭小学学生创作的儿童版画作品,更有“以烙铁为笔,高温为墨”创作的新兴艺术画种——烙画。

  “剪纸雷锋”板块的作品出自福田区民间剪纸艺术团之手。团员们平均年龄69岁,是雷锋精神的伴随者和见证人。他们用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次主题创作中:设计构图、研究刀法、观摩讨论、赶制小样。由于团员们年岁已高,不熟悉网络,为了搜集更详尽的资料,儿孙们成了创作的得力助手。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人是最主要的传承主体。在“传承雷锋”板块展出的是由沈阳军区原政治部副主任王金祥将军逐个走访雷锋班历任班长并拍摄的25位历任雷锋班班长的珍贵图片作品。其中第一任雷锋班的班长与雷锋同龄,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仍然精神矍铄。(林金华 彭海霞)

(责任编辑:赫英海、鲁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