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捡漏清乾隆紫檀香几--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策划

藏友捡漏清乾隆紫檀香几

2013年03月14日13:55    来源:西安晚报    手机看新闻


清乾隆紫檀西番莲纹香几

藏友求鉴:11月16日上午一大早我和张剑波老师一同前往蒲城办点事,在回来的路上,张老师提议去附近的村子转转,看有没有农户家收藏老古董。在一村东头一位叫赵汶井的人家里,四合院的堂屋里,有一件盛放香炉的香几,挺特别的,我仔细看了一下,上面的香炉倒是新的。出于好奇,询问来历,主家说是他10年前帮朋友搬家时抱回来的。问老先生买不,他直摇头,说过几年再说。

持宝人:赵汶井

收藏主项:杂项

藏品名称:清乾隆紫檀西番莲纹香几

藏家感言:要说我是收藏家,那是大家抬举我,我充其量算是个收藏发烧友。因为起步比较晚,零零碎碎,有缘碰上好器物,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往往会想尽办法收为己有,但从不刻意为之。我觉得收藏真的是一门神圣的事业,我仰慕,我学习,我会终身为之坚持到底。

鉴宝专家:张剑波(文物鉴赏家)

专家点评:香几是古代盛放香炉用的家具,因置香炉而得名,一般家具多做成方形或长方形,香几则大多为圆形,较高,而且腿足弯曲较为夸张,且多三弯脚,足下有“托泥”。香几不论在室内或室外,多居中设置,无依无傍,面面宜人观赏。香几在清代以前十分流行,焚香本是中国古人祭祀仪式之一,到唐宋,已演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组成的一部分,从“焚香操琴”、“焚香沐浴”、“明窗净几、焚香其中”等词语中可看到古代贵族日常生活中香烟缭绕的景象,显示了古代文人对绝俗优雅的生活情趣的追求,焚香置炉的香几成为庭室的必备家具就在情理之中了。香几大多成组成双使用,古书中曾对各种香几详细描绘:“书室中香几之制,高可二尺八寸,几面或大理石,或岐阳,玛瑙石,或以骰子柏镶心,或四、八角,或方或梅花、或葵花、慈姑、或圆为式,或漆、或水磨,诸木成造者,用以阁蒲石,或单五笔型中置香缘盘,或置花尊以插多花,或单置一炉焚香,此高几也。”说明了香几不仅是置香炉之用,也是点缀文人雅室的艺术品。该香几通高85.8厘米, 边长51厘米, 边宽51.2厘米,选用上等紫檀木精制而成,几面呈方形,四边攒框,中央嵌做瘿木面板。瘿木瘤节花纹瑰丽,抚之顺滑光洁,如婴儿之肌。台面之下高束腰,束腰四面开光,开光处减地浮雕祥云纹饰,或大或小,层叠而置,甚为精美。肩部又作仰式莲纹,左右对称分布,工整细密,颇具雅意。香几牙板上浅浮雕花卉纹饰,中间盘绕缠枝西番莲花纹,两旁饰卷草纹,花纹隆起较高,花纹表面莹滑如玉,打磨精细。四腿直立,足端饰方折回纹,矗于方形托泥之上。西番莲纹,在西方纹样中的地位较为特殊,如同中国的牡丹纹象征富贵,传入中国后很快被广泛应用。西番莲纹图案造型优美,纹样的适应性很强,各类红木雕家具多以此作为装饰。此件紫檀香几花纹雕刻深浚、刀法圆熟、包浆熟美。整体形制大气,做工精细,端庄稳重,繁复中透露些许高洁之美,实属清乾隆上佳炉具配器,极具观赏收藏价值。

藏品来历:藏家赵汶井是陕西蒲城人,世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他这代,家里终于出了一位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城里优厚的待遇,毅然回村承包了上百亩果园,生意可谓蒸蒸日上。渐渐地,朋友多了,在一位收藏家朋友的指导下,闲暇之余,他也爱上了散落在民间的一些古物。但收藏从不刻意,只要碰上自己喜欢的,往往会倾囊而出,收为己有。谈起眼前这件清乾隆紫檀西番莲纹香几的收藏来历,赵汶井笑着说,纯属捡了个大便宜。

赵汶井说那还得从10年前的一个上午说起,他被村东头一大户人家叫去帮忙搬家。在整理后院时,他无意发现落满灰尘和杂物的烂柴堆里,有一个香几模样的东西很特别,出于好奇,他轻轻地取出来,找来一块抹布,擦干净后,他意外发现这件器物上面还有精美的纹饰,而且做工很精细,他仔细辨认了一下,觉得好像是名贵的紫檀木,而且是件有些年头的老东西。征得主家的同意,他给主家买了几包烟,便如愿以偿地把香几抱回家。后经有关专家鉴定为清乾隆年间的,价值不菲,十分难得。为此,他乐和了好一阵子。

(责任编辑:任文(实习生)、鲁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