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藏品是美术馆的灵魂--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滚动新闻

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藏品是美术馆的灵魂

2013年03月11日09:53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谈转型

  国内美术馆收藏仍不足

  南方日报:美术馆亮出藏品,向美术博物馆的概念转变,怎么理解这种转变?

  罗一平: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美术馆的重视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跟西方美术馆对比,国内美术馆在长期以来是以展览为主的展览馆。但美术馆是否具有博物馆的一种长久研究的性质?5年以前,把美术馆建成美术博物馆的声音是很弱的,但到了这几年,美术馆建成美术博物馆才越来越成为共识,而且这逐渐成为国家对美术馆的定位。国家文化政策的制定机构逐渐认识到,美术馆不应该仅仅是展览馆,而是一个以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教育为一体的美术博物馆。

  美术博物馆的落点在哪里?藏品,美术馆必须要有藏品。藏品成为了美术馆的灵魂,学术的支撑点,学术定位的基点。一个美术馆有什么样的定位才有什么样的藏品,有什么样的定位就有美术馆的学术面貌、学术立场、学术风格,就有独特的藏品。有了藏品就有组织起来的独特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构成这个馆独到的学术品质和学术形象。藏品是灵魂,根基。没有藏品的美术馆,很难谈到学术深度。

  近几年,国内一些重要的美术馆都在积极转型,国家加大了对藏品资金的投入。广东美术馆去年加了200万元的收藏经费。国家反复强调美术馆要重视收藏,国内的美术馆界存在的严重藏品不足的问题。

  ■谈馆藏

  广东美术馆坐第四把交椅

  南方日报:广东美术馆的馆藏规模如何逐步建立起来?

  罗一平:广东美术馆不能和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江苏美术馆相比,它们建馆早,拥有几十年的历史。我们开馆才15年,但排在第四把交椅是当之无愧的。

  广东美术馆筹建时,当时广东省美协的领导人汤小铭、林墉等,以及第一任馆长林抗生,在对外面不那么了解的情况下就提出了美术馆的定位是“展览、收藏、研究”,这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是非常超前的。而且,从建馆之初就说服了政府每年拿出700万元专门用于收藏,一直到前年就没改过,这笔数字在当年非常可观,这在国内美术馆界是独一无二的。

  随后,王璜生馆长接任林抗生,学术定位马上转向了当代。这个转向很及时,在中国的当代艺术还处在半地下状态时,广东美术馆首先做了第一届广州三年展,这使广东美术馆一下子从一个地域的美术馆变成了一个拥有全国视野和影响力的美术馆。并且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收藏了中国当代艺术最顶尖级艺术家的作品。广东美术馆如此丰厚的馆藏,是因为前辈的基础打得好。

  南方日报:您接手后,又作了哪些努力?

  罗一平:我接任馆长的时候,是艺术市场水涨船高的年代,我们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收藏定位:广东的眼光。我们以广东为基点来看中国,看世界,通过我们的收藏整理和完善之前的收藏,构成一部广东眼光的艺术史。

  (记者 李培)

 

(责任编辑:孙石磊、鲁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