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艺术北京现场
前言:
2012年华人地区的艺博会是由艺术北京艺博会开始的,4月29日至5月2日,第六届艺术北京结束了市场细分,第一次将当代及经典两部分合并在一起举办,虽然艺术北京总监董梦阳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说:“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还是农村的小孩。”但比起国内其他艺博会,艺术北京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最大最好的艺博会之一。虽然在董梦阳看来,目前国内的艺术市场还在懵懂的阶段,但广阔土地上的中国人将会成为最具潜力的艺术消费者。所以已经发展到第六届的艺术北京其主张仍然是:立足本土,同时完整亚洲。
去年11月份举办的台北艺博会是亚洲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博览会,从1994年举办以来,到2012年已经有了近20年的历史了。由台湾画廊协会举办的台北艺博会一直以来都以照顾本土的画廊为原则,而在艺博会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台北艺博会从2011年开始,加大了其国际化的趋势,其国外的参展画廊首次多于台湾本土的画廊;到了2012年,台北艺博会更是将展期调整至11月份,目的是为了照顾欧美画廊8、9月份的休息期,足见其国际化的决心。
2012年5月16日举办的香港艺博会是其被巴塞尔艺博会收购后举办的第一届,也会是最后一届以“Art Hk”命名的艺博会,因为从今年开始,艺博会就会称为“Art Basel in HK”。这场五月份在香港举办的艺博会仅仅以短短五年的时间就成长为亚洲地区最受国际青睐的艺术盛会,其扩张的步伐与势力在亚洲地区已经势不可挡。参加过香港艺博会的许多国内画廊回来都对其大加赞赏,甚至认为即使是北京和台北的艺博会加起来也不及香港艺博会好。
这三个在大华人地区最重要的艺术博览会各自有着各自的主张,也有着各自的特点,这三场每年一办的艺博会目前的发展态势究竟是三足鼎立,或是香港以其更大的优势一枝独秀?雅昌艺术网从以下三方面为您详细分析:
本土区位特点,北京:一大对两小
如果要说北京的艺博会要与台北及香港的艺博会一较高低的最大资本是什么?毋庸置疑是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众多的人口以及其所潜在的艺术购买力,今后可能形成的巨大的艺术市场。对此,艺术北京总监董梦阳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表达了充分的自信:“艺术北京的定位是:立足本土的同时,完整亚洲。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的国家有960万平方公里,有十三、四亿人口,如果我们能够改变这儿五分之一人的想法,解决他们的文化面貌、精神面貌的问题,引导他们一天天走上一条文明和艺术之路,引导他们来消费艺术,那么这儿将成为亚洲甚至是世界的最大的艺术市场和艺术中心。所以我觉得中国在亚洲的位置或者是北京在亚洲的位置有可能整合亚洲的力量。但这又是一个很漫长的工作,我们也不能指着希克、尤伦斯就解决中国的事情,因为别人不去管我们的事情,只有我们自己慢慢地去做。”
抛开中国今后可能形成的巨大的艺术市场不谈,这个区域的艺术家数量也是不容小视的,这就意味着,艺博会所经营的对象主要是面向本土艺术家的,这点将有利于本土艺术藏家更好地理解艺博会上所销售的艺术品,从而购买他所能理解的艺术品。
和中国内地比起来,台湾和香港在这方面的优势就相对薄弱甚至缺乏。台湾的画廊,亚洲艺术中心总经理李宜霖在接收雅昌艺术网采访时曾分析过台湾本土的艺术家生态:“80年代到90年代台湾第一代艺术家基本上都是旅日或欧洲的,创作属于印象派风格;第二代艺术家可能因为师承第一代,所以绝大部分的风格也较偏向于印象派,或立体主义风格;到了第三代才开始进入比较当代的范畴。当时台湾的画廊基本上也是以经营台湾的第一代和第二代艺术家为主。”这表明在台湾做当代的艺术家是相对或缺的。在自产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的前提下,很长一段时间,台北艺博会又以本土画廊为主,这成为近些年来台北艺博会发展的一个问题。于是我们看到在近两年来,台北艺博会开始主动出击,逐渐向国际化迈进,邀请越来越多的国外画廊来参加台北艺博会。
而在本土艺术市场、艺术家都相对缺乏的条件下,香港却因为其地理位置的优势,独特的商贸交易港口而成为了亚洲进行国际贸易的最佳场所,艺术品交易在这个区域也同时火爆。以至于巴塞尔艺博会看重了香港的区位优势,将亚洲的落脚地选在了此,而且国际大拍卖行佳士得、苏富比也分别将亚洲的点设在了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