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文物赏鉴【5】--书画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收藏

十二生肖文物赏鉴【5】

2013年01月23日09:35        手机看新闻

图15:清末 石湾窑白釉苏武牧羊 广州博物馆藏

图15:清末 石湾窑白釉苏武牧羊 广州博物馆藏

  宋玉卧羊(图16),长8厘米,宽5.9厘米,高4.3厘米,武汉博物馆藏。质料为青黄色玉。圆雕卧姿,身体卷曲,回首前视,展示出羊的温和、恬淡与宁静的性格。嘴巴抿紧与左后足相连,羊角下垂后卷如钩,左前足和右后足隐去。羊角、背及尾部用玉皮巧做,呈深褐色。通体比例协调,玉质温润,抛光柔和。玉卧羊是宋代常见的题材,其装饰技法和雕琢工艺具有宋玉写实主义的风格,这件器物雕琢技法简练概括,形象逼真传神,从侧面反映了宋代的制玉风貌和工艺特点。

图16:宋 玉卧羊 武汉博物馆藏

图16:宋 玉卧羊 武汉博物馆藏

  猴是十二生肖中最有灵性的一种,为吉祥动物。因与“侯”同音,故有多重寓意,如“马上封侯”意味着仕途的发达,“母猴背子”意味着辈辈封侯,如猴子爬到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故猴子成为民间工艺常见的造型。

  民国人身猴面瓷像(图17),高19厘米,广州博物馆藏。彩绘,人身猴面,呈坐姿态,着清人服饰,穿长靴,左手拢在袖内,右手捧一物。猴面黝黑,额上皱纹深列,浓眉,双眼圆睁溜圆,双唇紧闭,上唇抿,下唇厚实突出,束冠,长发披于脑后,憨态可掬。猴无臀,喜动坐不住是猴子的天性,这件瓷像以猴面人身形象塑造,安静地坐于凳上,神态安详、镇定,其活泼、生动的造型,打破常规的构思,可谓匠心独运。

图17:民国人身猴面瓷像 广州博物馆藏

图17:民国人身猴面瓷像 广州博物馆藏

  鸡是人类最早驯服饲养的家禽之一。在中国古代,鸡被称为有“文、武、勇、仁、信”五德的“德禽”,故鸡既是可食用的家禽,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且鸡与“吉”同音,更寓意新年大吉大利。

  清粉彩鸡缸杯(图18),高5.8厘米,口径6.6厘米,底径3.6厘米,武汉博物馆藏。敞口深腹,卧足。通体施白釉,外壁饰粉彩,绘牡丹子母鸡婴戏图。一侧有楷书:“乾隆丙申年御题”,附有132字的鸡缸杯说明文和朱文“乾隆”印款。杯子底部竖行书“大清乾隆仿古”三行六字青花篆书款。杯形仿明成化年间的造型纹饰,隽秀轻巧,描画精工细腻,构图层次分明,粉彩柔和淡雅,正面雄鸡昂首长鸣,旁边有一儿童嬉戏,间以牡丹山石,反面为乾隆赞美鸡缸杯的御题诗,下方绘母鸡啄虫喂哺两只小雏鸡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鸡缸杯(正面)

鸡缸杯(正面)

鸡缸杯(反面)

鸡缸杯(反面)

  清潮州窑白釉雄鸡(图19),通高27厘米,广州博物馆藏。器物胎质细密,色白莹润,釉面较薄。雄鸡昂首站立,鸡冠竖起,嘴张开似在对天长鸣。右脚立地,左脚踏在一块石头上,尾巴和翅膀上羽毛纹理清晰细腻,釉质晶莹润泽,釉色透亮,十分精美。潮州窑主要烧制青白瓷、青瓷、黑釉瓷和赫黄釉瓷,装饰技艺有刻花、划花、雕刻、镂空、褐色点彩等。清代潮州窑瓷器以物廉价美而赢得海内外市场,外销瓷十分旺盛,产品以白瓷为主,器类有碗、盘、盏、粉盒、人像、动物等。

(责任编辑:任文(实习生)、赫英海)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