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文物赏鉴【4】--书画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收藏

十二生肖文物赏鉴【4】

2013年01月23日09:35        手机看新闻

图11:明 青花云龙纹高足碗 武汉博物馆藏

图11:明 青花云龙纹高足碗 武汉博物馆藏

  蛇在十二地支中与“巳”相配。“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蛇同人类有着极其悠久的不解之缘。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炎黄始祖、伏羲和女娲都是以蛇为图腾崇拜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象征着长寿、生殖和财富。

  晋蛇钮金印(图12),长、宽、高均为2.2厘米,重85.5千克,武汉博物馆藏。纯金制成,金黄绚烂。蛇状印钮。蛇盘身,双目凸起,中间有一穿孔,背部纹饰为有些稀疏的圆形鳞纹。印面大篆阴文三行六字:“晋蛮夷归义侯”。在晋代,蛮夷多指南方及西南方的少数民族,为了笼络有些归顺朝廷的少数民族头领,便封赏他们以王、侯爵位,并赐印为信物。这方金印制作精致,印文布局严谨,蛇钮丰满遒劲,虽历经1000多年,依旧灿然生辉,是研究古代民族关系史的重要参考实证。

图12:晋 蛇钮金印 武汉博物馆藏

图12:晋 蛇钮金印 武汉博物馆藏

  民国白釉盘蛇(图13),高8.1厘米,底径12厘米,广州博物馆藏。釉色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蛇身粗壮圆润,一层一层盘旋而上,左低右高,共有六层。蛇头昂起,目视前方,嘴巴微微张开,似在吐故纳新,造型活泼美观,富有吉祥寓意。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南广郡》载:“步道度三津,亦艰阻,故行人为语曰:‘犹溪、赤木,盘蛇七曲。’”这是对蛇盘曲的形象描述。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出现于北朝,有甜白釉、青白釉、象牙白等。民国时期的瓷器民窑产品较多,瓷釉与胎骨结合不够紧密,釉面常出现气泡和脱釉现象,这件器物亦有部分脱釉现象。

图13:民国 白釉盘蛇 广州博物馆藏

图13:民国 白釉盘蛇 广州博物馆藏

  马在十二地支中以“午”来代表,午在五行中属火,刚强猛健之极。《说文解字》释马:“怒也,武也”。季节中,午代表六月,这一月意味着万物欣欣向荣,旺盛蓬勃。在这样一种阳气十足的状态中,生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和延续。马的勇猛、坚毅、奔腾向前的精神,伴随着人类从历史走向今天。

  唐三彩骑马俑(图14),高38厘米,长34厘米,广州博物馆藏。三彩器是由汉代低温铅釉发展起来的一种低温釉陶,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盛行于唐代,汲取了中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这件唐三彩骑马俑,陶马高大肥壮,静立目视前方,显得安静闲适。一个身穿长衫的人跨坐在马背上,右手握拳抬起,足踏马镫,精神抖数。此俑造型优美,人、马、鞍鞯色彩搭配得当,线条粗犷有力,刻画丰富、自然,栩栩如生,生活气息浓郁。

图14:唐三彩骑马俑 广州博物馆藏

图14:唐三彩骑马俑 广州博物馆藏

  羊在中国古代是六畜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羊在六畜,主给膳也”,常被用做祭祀用的祭品,和猪一起用称为“少牢”,与牛、羊、猪三牲合用的“太牢”相对。羊与“祥”通假,意味着平安祥和,故有“三羊开泰”之说。

  清石湾窑白釉苏武牧羊(图15),高31厘米,广州博物馆藏。西汉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流放到北海牧羊。苏武在苦寒之地十九年,茹毛饮血,仍不改坚贞之志,终得回中原。苏武牧羊的故事代表了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成为无数艺术家创作的素材。这件广东佛山石湾窑的产品即取材于此,苏武手执旄节,面容坚毅;三只小羊偎依一起,活泼传神,体现出苏武与羊的相依之情。

(责任编辑:任文(实习生)、赫英海)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