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文物赏鉴【3】--书画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收藏

十二生肖文物赏鉴【3】

2013年01月23日09:35        手机看新闻

图7:清 木雕铁拐李骑虎图版 广州博物馆藏

图7:清 木雕铁拐李骑虎图版 广州博物馆藏

  西晋青瓷虎子(图8),高26.8厘米,长28.5厘米,武汉博物馆藏。虎子出现于东汉,是三国、两晋时期主要器型之一,六朝时常用于随葬,在造型上追求与虎形神似。其用途有两种说法:一是盥洗用具,二是实用便器,即夜壶。这件青瓷虎子通体施青釉,老虎伏地仰头长啸状,双眼突鼓,头高昂,嘴巴张开得有些夸大形成圆形器口。周身饰条纹和圆形戳印纹,四足曲蹬,虎尾上翘弯曲与颈部相连,形成提梁。整件器物釉色润泽,瓷质细腻,线条简洁明快,造型端庄浑朴,设计独具匠心,从中可管窥汉末青瓷制造艺术的发展成熟。

图8:西晋 青瓷虎子 武汉博物馆藏

图8:西晋 青瓷虎子 武汉博物馆藏

  兔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与十二地支中的“卯”相配。“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表示春意,代表黎明,充满着无限生机。在中国神话中,兔是长寿的象征,是月亮的精灵。

  清嘉庆青花兔子望月图碟(图9),高3.2厘米,口径15.8厘米,足径9.3厘米,广州博物馆藏。动物望月是瓷器中常见的题材,较常见的有麒麟望月、犀牛望月、飞马望月等。此碟底主题纹饰中,一只兔子回首仰天,竖起双耳,一双明亮的大眼正凝望着天空的一轮明月。宋代陆佃在《陶山集》中载:“兔,吐也;明月之精,视月而生……五月吐子而生”,说的是雌兔望着月宫中的雄兔而成孕,到五月小兔便从口中而出。这件器物上的兔子机敏灵活,静中有动,浑身上下透射出一种向往月宫的温馨之美;釉面光润闪青,细腻润滑,釉汁匀泽,状青如玉,为嘉庆朝官窑早期烧造的器物。

图9:清嘉庆 青花兔子望月图碟 广州博物馆藏

图9:清嘉庆 青花兔子望月图碟 广州博物馆藏

  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神灵动物,善变化、兴云雨、利万物,它的产生与农业对水的需求有关,《说文》:“龙,鳞虫之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十二地支以“辰”来代表龙,辰时万物复苏,日出东方,阳气萌动,生气非凡,是一个活跃、善变的时刻,意味着希望和发展,也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从我国原始社会晚期起,龙就作为一种图腾受到氏族部落及后世的崇拜。

  宋鎏金双龙纹银盘(图10),直径16.5厘米,武汉博物馆藏。六曲葵瓣形,浅腹,锤压成形,器物布局颇具匠心,构图精妙,主题纹饰为双龙一左一右,龙头一上一下,张牙舞爪扭曲盘旋,云龙生风,腾飞于缭绕的祥云之间,活灵活现,充满生机。银盘中间葵瓣形内,刻有花枝纹。整个银盘造型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雕刻细腻,工艺精湛,采用了锤压、錾刻、鎏金等多种技法,虽历经800多年岁月的洗礼,纹饰有部分脱落,然纹理清晰,色泽华丽,不仅体现了宋代贵族雍容华贵的生活情景,也展示出宋代银盘制作工艺的精湛高超。

图10:宋 鎏金双龙纹银盘 武汉博物馆藏

图10:宋 鎏金双龙纹银盘 武汉博物馆藏

  明青花云龙纹高足碗(图11),高11.2厘米,口径13.6厘米,底径4.3厘米,武汉博物馆藏。侈口浅腹,高足外撇,口沿内壁绘一圈锦地菱形纹,内心绘一朵祥云;腹外壁绘两组青花云龙纹,足下绘一周回纹。云龙纹是龙纹的一种,构图以龙和云组成纹饰,龙为主纹,云为辅纹,多见于元、明、清瓷器上。明宣德时期是中国古代青花瓷器生产的高峰期,这件高足碗是典型的宣德青花瓷器,釉色白中闪青,明快淡雅,器面晶莹润泽,制作工艺精湛,主题纹饰为双龙纹腾飞,龙发飘飞,动感十足,呈现出明代龙纹的凝重与威严。

(责任编辑:任文(实习生)、赫英海)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