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说我应该参与领导工作,这是工作需要,他让我百分之五十参与行政工作,百分之五十搞创作
毕业分配刘春华进了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
报到后,刘春华被分配到北京印刷四厂当了三年的学徒工,工种是照相工人。他是分到厂里的唯一一个大学生,生怕自己三年后出师还独立操作不了,因此学的十分认真。
此后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演变为北京市出版局,刘春华在那里待了10年,也做了近10年的领导工作。1971年上级调他进出版办公室领导小组,级别待遇相当于副局长。可任命下来了几个月他都不接受,办公室不搬,开会不去,“我不想干行政工作,我还想从事自己的美术专业。”后来还是周总理找他谈了话,他才答应了。
“一次活动上,周总理当着北京市一把手吴德的面问我,让你参与一些行政工作你不愿意做,是吗?我说是。总理又问我怎么想的,我说我想搞专业。总理给我讲的是大道理,说我应该参与领导工作,这是工作需要。他让我百分之五十参与行政工作,百分之五十搞创作,还要吴德同志保证我。我怎么还能跟总理讨价还价呢?”
绘画是刘春华从小的兴趣,也是他立志终身从事的事业,尤其在画出一幅凡响巨大的作品后,如果不再继续创作,自己究竟算干什么的呢?他觉得自己对党对人民没法交代,这种复杂的情绪说不清道不明。
单位给刘春华配备了一间独立的大办公室,同时兼画室。可往往正画着就要放下笔去开会,开的时间短还能继续,有时一个猛子扎下去,出去十天半个月都回不来。等再回到办公室,笔干得拿稀料都泡不开了。没有整块儿的时间,油画实在画不下去了,刘春华就选择了相对方便一些的国画,之后30多年来就主要画国画了。
画画的人,三天不练手就生,如果要创新还要进行反复地实验。尤其是中国画,要求手头的工夫很高。几十年来的行政事务,刘春华画画一直处于业余状态,只能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因此几乎没有休节假日的概念。他认为自己应该画,而且应该画得不错,尤其当他做了北京画院的院长,“如果拿出来的作品不像样,怎么说得过去呢?”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