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赠毛泽东的瓷塑天鹅。
1994年,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赠江泽民的银罐。
1974年,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赠毛泽东的红铜茶具。
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赠毛泽东的壁毯《亚马孙河》。
毛泽东第一次访苏时斯大林赠送的吉斯115轿车。
1950年,苏联赠给毛泽东的雕像《驯马》。
人与人交往,讲究礼尚往来,国与国之间亦是如此。外交场合,除非万不得已需要大动干戈,通常情况下都是以“礼”相待。
那么,见证了外交史上重要时刻的那些“国礼”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与文化?
国礼怎么送,大有讲究
中国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各种手工艺品巧夺天工,成为最初国礼的首选。雕漆、陶瓷、景泰蓝、牙雕、刺绣等工艺品是礼单中的常客;丝织、湘绣、描漆和陶瓷的中苏领袖像也时常被列入,其中毛泽东纪念章特别多。到1952年,礼单中开始出现贴有毛刘朱周、全国名胜风景、国庆观礼、建设成就、外国来访代表团在华活动等照片的相册,以及邮册、诗笺谱、檀香扇、年画、民间剪纸、绸缎等。礼宾司以前还经常送茅台酒、龙井茶招待外宾。
送礼也要因地制宜。给非洲国家送手工艺品,不如送一些实用的东西更好。据外交部礼宾司的老同志回忆,中国以前也送给第三世界国家一些电器,比如熊猫牌电视机。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向外国送过中国自产的电脑等数码产品,例如送给古巴、委内瑞拉、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一些轻工业的产品,比如衬衫、手表等也很受欢迎。出访时,这些往往作为赠送对方翻译和接待人员的礼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礼物中开始有一些画册。送画册,也是向欧洲国家学来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当代中国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印刷得非常精美。
另外,送国礼也要做调查研究,根据不同的国家领导人及外交场合,各国赠送礼物也会考虑“投其所好”。例如,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1982年9月访华时,事先了解到邓小平有抽烟的习惯,便赠送给邓小平一个精致的银烟盒。老布什担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时,很喜欢在周末跟夫人一道骑自行车逛北京的胡同。 1989他作为美国总统访华时,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就赠送给他一辆上海特制的飞鸽牌自行车,当年的电视节目还播出了老布什像孩子似的高兴地跨上自行车试骑的镜头。
归根结底一句话:外交无小事,送礼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