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記者 楊逸 實習生 王紫
在市場夾雜著隱憂與期許的目光中,2015的秋拍大幕正悄然拉開。10月24日,中國嘉德2015秋拍全國巡展在深圳正式啟動,展出中國書畫、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陶瓷、工藝品、古籍善本、郵品錢幣六大門類精品。至於廣東本地,廣東精誠所至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秋拍也在11月6日舉槌,推出中國書畫、古溪書屋藏畫、嶺南書畫等三個專場,共500余件拍品。
曾有業內人士用“最艱難的一年”形容去年的藝術市場。從今年“十一”香港的秋拍揭幕戰來看,雖不乏亮點,總體市場仍然欲振乏力:香港蘇富比總成交額達到26.69億港元,同比去年的29.4億港元略有下滑﹔嘉德香港以1.97億港元收槌,同比去年秋拍業績下滑四成左右﹔保利香港拍出9.14億港元,同比漲幅不足兩成。今年春拍的成績單同樣欠奉,拍品成交量與去年同比下降40%,244億元的總成交額更是跌至近5年來的最低谷。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面對市場的陣陣“寒意”,不同拍賣公司都各出奇招:或以新中國紅色經典“藝術大咖”打響頭炮,或深挖本地藏家,從關注度較低的畫家群體中尋找“價格窪地”。廣東精誠所至拍賣董事總經理陳綺雯表示,目前藝術品市場價格已經進入“谷底”,今秋成交總量或許還將有所壓縮,但作品單幅價格下調的可能性不大,是適宜買家收藏的最佳時機。
1 新中國美術“大咖”托起市場?
說起今年春拍,相信行家們對潘天壽的《鷹石山花圖》不會感到陌生。這幅潘氏“鷹石圖”題材的巔峰之作,在嘉德“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拍出2.79億元天價,打破了畫家個人拍賣紀錄,備受各界關注。當晚,李可染山水巨制《井岡山》以1.265億元成交,獲得近年市場罕見的高價。
這對“潘李組合”將繼續在今年嘉德秋拍的“大觀之夜”以經典作亮相。其中,被譽為新中國美術史上裡程碑意義的創作,李可染的《萬山紅遍》在深圳巡展中登場。該作以毛澤東《沁園春·長沙》詞意為母題創作是李可染中國畫改造進程中極為成功的探索。
至於潘天壽上拍的作品則有兩幅,分別是他在上世紀60年代創作的《勁鬆》和《朝霞》:《勁鬆》以一棵蒼鬆撐起整個畫面,凸顯出畫家對畫面結構的高超掌控力﹔《朝霞》描繪晨曦中立於磐石之上一隻桀驁不馴的禿鷲,是畫家對當時流行的中國畫“虛無主義”傾向的有力回應。
作為中國畫市場的“風向標”,除了潘天壽和李可染外,本季“大觀之夜”還將推出傅抱石、黃冑、齊白石等大師“扛鼎之作”:傅抱石的《鄭庄公見母》極為罕見,是市場苦尋多年的畫作成稿,也是傅抱石“上古衣冠”的典范﹔黃冑的《聽琴圖》是其在上世紀80年代多人物、大場面的重要創作﹔齊白石的《吉壽永昌》尺幅碩大,氣勢撼人,為齊白石晚年極為少見的大尺幅創作。
無獨有偶,從今年春拍開始,不少拍賣行都在市場投放共和國美術史具影響力的“重磅炸彈”。在6月舉行的廣東崇正春拍的“九藤書屋藏書畫專場”上,就有黃冑的《日夜想念毛主席》、石魯的《鐵打江山》等代表作亮相。該專場最終以100%成交圓滿收官,而在過千萬的四件作品中,就有三件出自黃冑的手筆。
廣東崇正拍賣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何向民表示,目前收藏群體以40-60歲的人群為主,他們大多對紅色題材印象深刻:“這批紅色題材創作的持續時間不長,卻匯集了當時最頂尖的藝術家或創作團隊,不少藝術家都對同一題材留下多幅畫稿,可見他們創作之用心。”以李可染的《萬山紅遍》為例,畫家在上世紀60年代創作的同名畫稿多達7幅。“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性強,除個人藏家外,也將受到博物館與私人機構的追捧。”他分析道。
“楊之光也是新中國現代人物畫的代表人物,他與黃冑的地位不相伯仲。”10月15日,由中國美術館、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州美術學院、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揚時代之光——楊之光藝術研究展”在廣州舉行。何向民進一步透露,崇正秋拍也將跟隨這股潮流推出楊之光專場。他表示,由於大部分紅色題材已捐贈博物館,目前市場流傳的楊之光作品主要是晚年的沒骨人物畫:“盡管題材不一樣,但技法水平不低,相信未來仍有不少升值空間。”
2 嶺南民國書畫價格“窪地”未填
美術史“大咖”的“重磅炸彈”畢竟可遇不可求。面向區域市場,拍賣行更多採用切面較小的“深耕”戰略,他們不約而同地將精力投放在知名鑒藏家的藏品裡做文章。廣東崇正春拍取得“白手套”佳績的“九藤書屋”專場,拍品就來自前副總理谷牧的書齋。何向民透露,今年崇正秋拍還將有“九藤書屋”藏品繼續與藏家見面。
今年精誠所至秋拍推出了“古溪書屋”藏畫專場。“古溪書屋”是晚清民國時期南海著名鑒藏家梁效鈞的書齋,梁氏曾任職南洋煙草專賣局上海總代辦。梁氏喜收藏,王?、劉墉、梁啟超等明清書畫家作品無不盡收囊底。“古溪書屋”本次上拍作品共有338件。據拍賣行介紹,這次拍賣是梁氏積數十年收藏首次向公眾展示。
“現在市場都比較看重藏品的來源清晰。不過,在廣東要成系列地征集舊藏家的藏品並不容易。由於年代久遠,許多藏家的藏品已經散佚,甚至賣到了境外,真正整理出來的並不多。”廣東精誠所至拍賣董事總經理陳綺雯說。
盡管書畫市場處於調整期,但在市場人士看來,廣東藏家一向情有獨鐘的“嶺南四大家”的作品價格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部分關山月、黎雄才的作品價格更是逆市而上。而隨著藝術品市場的深度調整,拍賣行也開始對其他知名度相對低的畫派群體進行梳理。廣東崇正在今春首次推出“廣東國畫研究會名家書畫”專場,現場成交活躍。
“我們將這些畫家作為一個群體去梳理,有助於藏家形成良好收藏習慣,過去有很多藏家甚至連這個畫派的名稱也不知道。”何向民表示,不少廣東國畫研究會的畫家作品價格比嶺南畫派第三代、第四代畫家的還要低,但他們的藝術技巧不俗,而且傳世數量少。陳綺雯也認為,目前廣東還有很多的書畫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當我們談到胡適、魯迅、老舍的作品時,不能單以藝術水平來衡量。他們的作品價格現在比過去也有十多倍的增長。”陳綺雯認為,廣東在近代積累下豐富的書畫家、政治家、文化名人資源,他們在學術上頗有建樹,社會價值卻被嚴重低估:“比方說,鄭錦、胡根天、容庚、商承祚、秦咢生、麥華三、吳子復這些大家,作品如今卻仍徘徊在一幅一萬多元,甚至幾千元的水平。”
“他們的真正價值要得到社會的認可,樂觀的話,需時不會超過三五年。”陳綺雯認為,這些書畫家的藝術成就素來得到學界公認,有的至今對嶺南書畫仍有影響力,價格翻倍的預期並不過分,且是最起碼的價格體現。“當然,開發這些書畫家是需要時間的,也得有足夠數量的作品浮出市面。”她補充道。
何向民還觀察到,近年方楚雄、陳永鏘的作品在山東、河南、陝西等地都有不俗反響,當代嶺南書畫作品或將成為未來藝術市場的一個增長點:“由此可見,南方的藝術市場也在不斷增長,隻要有耐心,我們可以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