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2015年眼看到頭,乏善可陳的書畫藝術品市場仍在持續調整中。曙光是否已經顯現?期待中的拐點是否已經到來?來看記者調查。
河南省書畫收藏協會副主席張宗海也是資深畫廊業主,對去年以來市場的冷清毫不諱言,不過他的畫廊仍然如常運營。在畫廊扎堆的唐人街,他屬於堅持下來的那一撥。
記者剛進門,張宗海就接了個電話,一位買家打聽一件早已相中的名家畫作。“去年要5萬,今年行情不好,打個八折唄,4萬。”挂了電話,張宗海告訴記者:“快過節了,市場還是有點啟動。”雖然不像往年,每到節前都有個小高峰,但“還是有人找東西”。
作為盯守唐人街的老業主,張宗海對這個市場了如指掌。“去年這撥行情下滑以來,已經有20%關門了,基本上算穩定。”前幾天去北京琉璃廠的字畫一條街,到處是轉讓、轉租的牌子,加上關門的,佔一半了。“鄭州沒有出現大面積倒閉。”
當然沖擊是一定有的,“成交量小了,價格低了,但基本保值。”對於專業的經營者,行情的下滑不是行業內的問題,而是整個經濟形勢使然。對此,專業的藝術品經營者很有底氣。
本土市場扛住了
黃金永遠不會賣成蘿卜價
藏家李太生可沒閑著,仍然一如既往地滿世界跑拍賣會,並且收獲不少,“市場好得很!非常健康,非常穩定,穩中有升!”
西 冷在紹興連續幾場拍賣李太生都在場,“凡近現代,不論名頭,定價都高出市場表現,黃金永遠不會賣成蘿卜價!”作為專業藏家,李太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現 在拋的,多是在行情好的時候盲目進場的人,抱著投資的心態,外行,對拍到手的藝術品並不真正了解。”一遇行情不好,便轉身離場,他們拋貨,恰恰是給行家放 漏。所謂市場調整,這便是其一。
李太生給記者展示了在朵雲軒春拍拍回的一件“舊識”——清末海上畫派張熊的花鳥四條屏,“原本是我的藏品,2012年28萬賣出去的,這次15萬買回來了。”
無論行情好壞,對於專業藏家,處處是機會。眾多有實力的藏家已經開始進貨,買東西正是好時候。
河南省書畫收藏協會主席胡聚堂告訴記者,眼下還沒有出現大規模出貨,許多買家手中的東西是在行情好的時候進的,來價高,不願低價出手,處於僵持階段。“實則沒有機會了。”
經營密鑰: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
張宗海一句相當精辟的話道出了經營密鑰:“做藝術品經營,你得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無論是經營者還是藏家,眼下面臨的最大問題,都是調整藏品結構和經 營結構。多元化經營,才是抗風險的利器。“各個層次,大名頭,小名頭,都有點儲備,需求也是分層次的,都追大名家是不正常的。”
多元化經營 建立在專業的眼光和判斷,從海量的創作群體中選擇藝術水准高的作者作品,而缺乏專業素養的盲目進場撈金的經營者,採取的經營策略通常是“押寶”,押官位, 押職務,押名頭,這些不靈了,現在開始看學術,押美術博士、教授,胡聚堂說,此前相當火的某地,畫廊開始群起投資學院派,“這屬於想當然,其實學院訓練重 在技巧,嫻熟的技巧與創作並不是一回事。”
無論押什麼,都屬於炒題材,找題材的路數,要的是速成,“把藝術品當股票炒,肯定走不通。”胡聚 堂說,藝術品的市場表現,藝術家的價值表現,需要市場慢慢形成,慢慢培育,違背市場規律去炒作,必然失敗。此前藝術品市場的火爆,很多人為因素,甚至可以 藝術家自己定價,今年5萬,明年10萬,藝術家成了賣家,還有最具中國特色的官本位,都導致今天地域性市場的必然下滑。
所謂古玩,你得玩
西冷拍賣2015春拍延續了它一貫的思路,“藝術融入生活”,讓藝術品進入消費。它瞄准的市場,正是被眾多市場觀察人士視為未來主流市場的大眾消費。
禮品市場一派肅殺已成定局,個人消費、家庭裝飾需求正在起步,前景無限。當家庭裝飾裝修摒棄了幾百塊一千塊一張的行畫、印刷品,真正的藝術原創的需求無可限量。
西 冷春拍的項目多而雜,文玩、石雕、印章、瓷雜、佛教用品、茶用品,雖說雜,但都統一在一個“消費”的大主題之下,是非常清晰的。藝術品買回去就是消費,而 不是供起來,藏起來,等著升值而后出手。可以拿在手中把玩,擺在案上欣賞,可以日常使用,它提供給買家的,西冷要傳遞給買家的,是一種古代文人雅士的雅致 的、傳統的生活方式,是中國傳統文化。通過這種概念的傳遞,理念的灌輸,去引領市場,而不是被市場左右。
“所謂古玩,你得玩。”胡聚堂表示,西冷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它的概念定位,看似賣的是個物件,但是作為文化產品來賣,賣的就是文化,是生活方式。古玩字畫,就是要拿來玩,賞玩,把玩,每一件都是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品,在玩的過程中,涵養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