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圖說中國錢幣發展簡史

2015年07月01日09:34    來源:人民網-藝術收藏頻道    手機看新聞

商代晚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交易范圍不斷的擴大,中國北方因不易獲得數量眾多的南方海貝,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這時,人們又想出了以其他材料防制貝形貨幣的方法,如陶、石、骨、玉、銅、金等,其中銅仿貝的發明是中國金屬鑄幣的開始。

戰國蟻鼻錢

蟻鼻錢貝 蟻鼻錢是戰國早期楚國鑄造的一種銅貝錢,大貝重29.1克,合四十八珠,即四鋝,是當時楚國最大面值的鑄幣。錢體上尖下圓,面凸背平,尖端常有一孔,錢面陰文為紊字,此文銘於錢面,看上去像一隻螞蟻歇於鼻尖,故稱“蟻鼻錢”,還有“金”“君”“行”“忻”“貝”“庤”等數十種。鬼臉錢與蟻鼻錢大小相同,錢面上仿佛一張嚇人的鬼臉,一般長1.6厘米,重2.5克∼3.5克之間,鬼臉錢是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的流通貨幣之一。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魯婧、董子龍)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