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皓 新聞晨報記者
這些年,關於藝術產業大發展和藝術金融的話題總是被拿出來說了又說,但關於藝術金融,尤其是藝術品質押貸款一直是停留在話題層面,到了操作部分,即便有幾個零星例子,但是一看細節,也往往讓人懷疑其可操作性和可持續性。在今天中國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總額高達2萬億的藝術資產長期沉澱無法激活,已經嚴重地阻礙了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因此,藝術金融必須破題,尤其是藝術品質押融資這一塊堅硬的巨石,已經到了石破天驚的那一刻。
藝術金融第一階段的基金、信托熱
近年來,藝術金融一直是熱門話題。藝術金融包含的內容范圍大致有藝術品抵押、藝術品按揭、藝術品信托、藝術品基金等形式。自2010年以來,我國的藝術金融業務迅速啟動,金融資本不斷進入藝術市場。最先開啟的,是藝術品信托和藝術品基金,它依托了藝術銀行和藝術品拍賣市場,為人們展示了“藝術金融時代”的美好藍圖。幾年來,各種藝術品理財產品以及基於藝術品的金融產品頻頻亮相,成為當今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一個顯著特點,點燃了藝術金融市場的導火線。
但是好景並不長,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從2011年最高峰后進入綿綿跌勢,藝術基金和藝術品信托產品也在跌勢中進入了兌現高峰期,高回報的夢幻被無情的現實刺破后,新進入的藝術基金和藝術信托產品、理財產品大大減少,藝術金融迅速進入一個階段性的萎縮期。
藝術金融首要是安全性
但是,人們對於藝術金融的需求並沒有減少,而且,隨著財富的積累、資本市場的波動,社會上對於藝術金融這樣一種新型的財富管理方式的認知度、接受度越來越高。
這些年,小規模的藝術品抵押貸款、藝術品按揭業務也時有所聞,藝術品對於金融機構的吸引力也在持續增強,銀行對於藝術品的介入也呈現潤物無聲的發展態勢。
金融業對藝術品的介入越多,力度越大,對於藝術品和金融結合的相關研究就越發深入。很多藝術金融方面的專家都談到,藝術金融最首要解決的,就是安全性。包括藝術金融商業模式中的風險如何控制,藝術資產如何界定其價值,如何透明和量化,然后還有藝術金融商業模式中的資本效率如何保証?這些問題,都牽涉到藝術金融商業模式的各環節設計。這些問題解決不好,極大地阻礙藝術金融的發展,就會導致目前我們所看到的藝術金融“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
藝術金融,就是將藝術品轉化為金融工具,之前的主流轉化方式是藝術基金、藝術品信托、藝術產權交易。而藝術品按揭與抵押、藝術品租賃等方式還處在摸索和萌芽狀態。
這些年,由於國家對於藝術品証券化的管理規范力度加強,藝術市場本身的誠信問題不斷暴露,藝術市場的不斷下滑,從而導致藝術到金融的主流轉化方式發展受阻。而藝術品租賃這一塊受限於社會需求,蛋糕並不大。而蛋糕很大的藝術按揭和抵押的轉化方式,在一些關鍵環節上其模式還是模糊不清。
藝術品價值評估問題突出
藝術金融這塊大蛋糕如此誘人,卻無奈地停留在藍圖層面,因為藍圖一旦進入實施操作階段,在整個藝術金融產業模式其他環節日益完備時,有一個環節的問題就愈加突出,那就是藝術品價值評估。
在正常的藝術金融操作上,藝術品標的物要想從金融機構獲得質押融資(也即抵押貸款),必須獲得可靠的價值評估。但是一旦進入價值評估環節,問題就來了:誰有這個資信來做評估,是貸款方自行找機構評估,還是銀行設立機構進行評估,借貸雙方在評估結果上產生了分歧怎麼辦?最常見的問題,是對於一件藝術品抵押物物的真偽或者價值高低,會產生大量分歧。
大家知道,藝術品市場天然地帶有信息不透明的特征。藝術市場中,一件藝術品的價格、它的創作過程、創作年份、真偽,即便是專家的意見也往往會被質疑,從而給一件藝術品的實際價值蒙上一層厚厚的不確定因素。
另外,藝術品的價值天然也具有模糊性。你說徐悲鴻的馬比趙叔孺的馬畫得好,即便大家都承認這一點,可到底好多少呢?能不能換算成百分比呢?完全不能。即便是兩幅徐悲鴻的奔馬,價值肯定也有高下,但具體到相差百分之多少呢?仍然不能明確。同樣,藝術品按平方尺論價的方式,也一向遭到質疑。
而當藝術品作為抵押物時,金融機構天然地會要求其價值明確,最好是有固定的標准、公開的市場價格。比如股票抵押,盡管價格一直在波動,但它有實際可買賣的市場公開價格,可以按照時點精確計算,金融機構有了這個明確的依據,質押貸款就可以操作了。而藝術品天然地不具備這樣的明確性,因此,藝術金融多年來也只是停留在呼吁、憧憬、規劃以及偶發的、試探性的操作層面,卻遲遲地不能成規模地展開。
之前,我們也屢次聽說過藝術金融的質押融資業務,但是這些已經發生的藝術金融抵押融資行為,大多是單一事件,不具備可復制性,更無法推廣。它們大多是面向藝術機構或者大型項目,比如畫廊或者藝術博覽會,而非個人,顯得門檻過高,無法激活整個藝術市場,因而市場效應十分有限。這些藝術金融行為當中,有些是拿政府信用做抵押,更加不具備推廣價值。因此這些都是非常態、不可持續的藝術金融行為。
藝術金融這輛火車遲遲不能發車,讓藝術市場的活躍程度受到抑制,買入的藝術品,除了在一二級市場進行小規模的交易,更多的隻能藏在手中。而對於金融機構來說,即便深知藝術品質押貸款是一塊非常值得開拓的巨大疆土,但囿於整個藝術金融產業環節當中,價值評估這一環嚴重薄弱,也遲遲不能啟動。據統計,藝術金融市場因此而沉澱不能激活的藝術資產多達2萬億元。
藝術品價值評鑒的認識誤區
在對於藝術品價值評估進行了多年的觀察、分析和探索后,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執行院長孔達達認為,藝術品價值評估,針對藝術金融這塊,走入了一個巨大的誤區。因為大家都覺得,既然你評估藝術品價值,就一定要辨別真偽吧,一定把藝術品的年代辨別清楚吧,否則怎麼評估出既合理又能夠被認可的價值呢?
其實,實際操作中真偽的核心問題並非在此。孔達達認為,對於藝術金融質押融資這塊,關鍵是要按照金融業的行業規則,幫助金融機構控制好風險。藝術品價值評估體系裡,並不需要要就每件送審的藝術品的真偽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評判,否則就會陷入泥潭永遠不能自拔。實際操作中的鑒定真偽用的是排除法,隻要幾位專家對其中的一件抵押品稍有疑問,金融機構即可將該件物品退回,不予接受。隻有各位專家有共識的、大開門的收藏品才有機會進入金融機構的質押融資平台。
金融機構不是學術機構,對於任何可能產生爭議的藝術品,完全可以避而置之,使其無法進入金融系統的融資平台。與真偽評定相配合的還有一個完備的評估體系,以及操作合理、能夠很好地規避融資過程中各種風險的評估機制。換句話說,藝術金融所需要的藝術品價值評估,是可以繞開“絕對真偽判斷”這一在藝術品市場裡無法徹底解決的問題的。
圓環最弱的一節終於被補上
如此一來,思路立刻大開。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經過4年的努力,借鑒國內外上成熟的鑒評經驗,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藝術品價值鑒評體系,這套體系目前已經在上海銀行的藝術金融質押貸款領域開始操作。這套體系,是和藝術品保險、藝術品保管、藝術品金融質押融資部門、典當行等一起,形成一個可操作的產業鏈。圓環那最弱的一個地方,終於被補上了。
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建立的藝術品鑒評體系,在操作層面上進行了精心的設計。首先,研究院利用長期積累的包括國內各大文博機構專家和專業行家的團隊進行鑒評把關,每一件需要鑒評的藝術品,都必須通過專家團隊的鑒評,隻要有一位專家提出了否定意見,這件藝術品就不能通過鑒評,不能進入質押融資環節。而每一位專家都要對自己的鑒評結論負責,事先簽定保証書,如果經專家鑒評可以進行質押貸款的藝術品,將來發生了問題,造成金融機構的實際損失,參與鑒評的專家必須負相應的責任。
這樣一來,許多存在真偽、年代爭議的藝術品,隻要有一位專家提出否定意見,就不可能進入質押融資環節,直接控制了金融機構的風險,也為整個藝術金融產業鏈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藝術品質押融資變得可操作、可復制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可以搭建一個模板,模擬一件藝術品向上海銀行進行質押融資的整個操作流程。
藏家需要用藝術品進行質押融資,可以向上海銀行指定的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質押融資的收件初評,這個第三方機構負責向藏家進行流程操作的解釋,並對於藝術品進行初步測評,測評通過,藝術品才進入下一個價值鑒評環節。
由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進行的藝術品價值鑒評,通過專家團隊,對相應藝術品進行鑒評,隻有當所有鑒評專家對這件藝術品鑒評通過,才可以進入藝術品保險環節。
平安財險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會為質押貸款的藝術品辦理保險和理賠業務。
然后,由上海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保稅服務中心為藝術品辦理質押保管業務。
最后,上海銀行藝術金融部門向藏家放款。至此,藝術品質押融資的整個流程完滿結束。
在初評和鑒評環節當中被篩下來藝術品,但是仍有價值,並仍有質押融資需求的,可以通過東方典當行辦理藝術品小額質押貸款業務。這樣,更多的藝術品質押貸款,可以通過典當行這麼一種形式,取得小額貸款,進一步盤活藝術資產。
上海銀行推出的藝術金融質押融資業務,合理地解決了藝術金融在評鑒、保險、保管、質押等方面的業務訴求,尤其是第三方獨立的藝術品評鑒體系,具有強大的可復制性,是國內首創。
這一筆將引發深刻聯動
上海銀行的藝術金融業務也具有特別的意義。上海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將聚合全球金融機構、資產、產品、人才等要素,必然對藝術金融的大發展提出要求,藝術金融必須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相適應。上海銀行藝術金融的舉措,即是破題之舉,也是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宏偉藍圖裡頗具色彩的一筆。未來,如果推廣得力,相信這一舉措很快會影響到藝術市場,引發一系列的深刻聯動。
這些聯動效應將表現在如下方面。一、藝術品的流通一向是藝術產業裡最薄弱的環節,質押融資的推行和暢通,將極大地改善藝術品流通現狀,在現有的一級市場、拍賣市場之外,多了一個流通渠道,而且這個流通渠道和固有的藝術品一二級市場完全不同,它不受市況行情的制約和影響,以金融機構作為后盾,具有強大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二、藝術金融的推行,為藝術市場大大增加了流動性,不但盤活了藝術市場裡的存量資金,還將把我國目前沉澱的2萬億藝術資產,變成了可流通的藝術資本。這部分資本的激活,將使目前我國藝術市場每年數百億的交易總額,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在當今中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化產業方興未艾之際,藝術金融無疑將產生極大的助推效應。
三、此舉不但是金融行業增添了一個新的業務,而且其環節聯動的性質也將對藝術品保險、保管、評鑒、典當和拍賣等相關產業起到正面的推動力。而且以權重而言,藝術金融對這些相關產業的推動所引發的市場效應,可能比單純的藝術市場的推動更為明顯。
中國藝術品產業的春天,是依靠各環節緊密協同、積極配合,才能收獲的,藝術金融質押融資未來的大面積復制,將是這個春天裡一抹最大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