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載樂伎駱駝俑(圖為局部)
三彩載樂伎駱駝俑,駱駝通高58厘米、長41厘米,俑身高11.5厘米。1959年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唐代展廳,陳列著一尊造型精美的三彩載樂伎駱駝俑。駱駝高大健碩,長而健壯的四肢穩穩地站立在長方形的底板上,引頸張口作嘶鳴狀,形象傳神。駝身為赫黃色,駝背上墊有綠色橢圓形毯,邊緣呈藍色。駝峰上架平台,平台上鋪有色彩斑斕的長毯,長毯刻畫細致,質感極強。平台上有7名男樂俑,頭戴軟巾,身穿圓領窄袖長衣,皆盤腿坐於毯上,分別執笙、簫、琵琶、箜篌、笛、拍板、排簫等樂器,做奏樂狀。在男樂俑中間,站立一女伎俑,頭微微上仰,面龐豐潤,梳烏蠻髻,身著白底藍花的長裙,右手舉到胸前,左臂下垂,作歌舞狀。樂伎俑眉目刻畫清晰,姿勢各異,神情專注。特別是執拍板俑,側耳凝神,像是被那美妙音樂所陶醉,給人以栩栩如生的感覺。小小的駝背上聚集承載著8個人,並自然地歌之舞之,唐代的工匠們巧妙地將藝術夸張和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展現出高超的雕塑技藝。
中國的陶瓷藝術發展到唐代,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鮮艷奪目的“唐三彩”便是代表之一。“唐三彩”又名“唐彩色釉陶器”,是在漢代低溫鉛釉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唐三彩”的釉色有黃、綠、褐、藍、黑、白等,其中以黃、綠、褐三種顏色為基本色調。“三”表示多數之意,故俗稱“唐三彩”。盛唐時期的三彩器物以精致、華麗著稱。雖是隨葬器物,但也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唐代先人的辛勤勞作、日常生活、節慶婚喪等幾乎都能從存世的“唐三彩”中窺見一二。
唐朝盛行樂舞。南北朝時期,西域音樂初傳中原,到了唐代,西域各國的樂師舞伎隨著絲路商團紛紛乘著“沙漠之舟”來到長安。他們帶來了奇珍異寶與異域文化。唐都長安出現了“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的繁榮景象,西域樂舞成為唐人的普遍愛好,從而推動了唐朝長安樂舞的繁榮發展。當時最為流行的《霓裳羽衣曲》,作為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據說便受到西域樂舞的影響。據文獻記載,天寶十三載(754年),精通音律的唐玄宗“詔道調法曲與胡部新聲合作”。西域的一批樂器也因胡樂的流行,在長安受到歡迎,得以普及,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琵琶、箜篌、觱篥等。
有關唐代樂舞題材的文物在中國各地均有出土。但是這種大型的三彩載樂駱駝俑題材的表現形式卻極為罕見。西安地區迄今為止也隻出土了兩件。另一件是1957年在西安鮮於庭誨墓出土的三彩載樂舞駱駝俑。該駱駝俑共載有5人,其中3人胡人特征明顯。而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出土的這件三彩載樂伎駱駝俑所載之人則已經為唐人形象,而且陣容龐大,樂器齊全,樂舞人數多達8人。其表現的樂舞場景體現的是濃郁的異域情調,反映了盛唐時期長安樂師對西域樂曲的融合吸收與創新。
這件三彩載樂伎駱駝俑巧妙結合了多種制陶工藝與表達手法,生動再現了盛唐之音。它為研究唐代的對外文化交流、音樂、舞蹈、服飾等,都提供了寶貴的資料,雖經千余年滄桑,依然散發著無窮的魅力。
(本文配圖由陝西歷史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