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典》油畫故事:增高毛澤東刪除劉少奇【4】--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開國大典》油畫故事:增高毛澤東刪除劉少奇【4】

2013年04月19日08:46    來源:人民網-國家人文歷史    手機看新聞

改掉林伯渠,復制第四稿

董希文用小刷子把劉少奇洗得干干淨淨,目的之一就是期望《開國大典》還能挂在革命歷史博物館。但結果這幅畫還是被取了下來放入博物館庫房。

刪掉畫上的劉少奇不久,執掌大權的中央文革小組,將下放在河北磁縣農村勞動的一些中央美院的著名教授調回北京, 任務是對一批五六十年代有影響的革命歷史畫進行“刷新備用”。

據董希文的學生、現中國美協主席、著名油畫家靳尚誼回憶,“刷新”《開國大典》的目的,是要改去立在周恩來身邊的林伯渠,原因主管部門沒有道明。后來人們推測,這件事的幕后推手是江青,因為在延安時期,林伯渠反對毛澤東與江青結婚,並搞了約法三章。

而這時的董希文病情已相當嚴重, 不得不住進醫院,改畫的任務已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於是靳尚誼被“請”出來,在董希文的原作上改掉林伯渠。靳尚誼一度陷入為難,為了尊重歷史與自己的老師,他靈活地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即由他和畫家趙域按原圖復制一幅《開國大典》。他們邊復制邊向病重的董希文請教,這是此畫的第四稿。

1973年1月8日,58歲的董希文帶著遺憾離世,這幅復制的《開國大典》還沒來得及和觀眾見面,“四人幫”就倒台了。

二十多年后《開國大典》終恢復原貌

1978年,中國革命博物館舉辦黨史展覽,《開國大典》必須展出,而劉少奇此時已平反昭雪。本著實事求是、還歷史本來面目的原則,革博征得上級同意,決定將《開國大典》恢復原貌。但董希文的原作幾經改動,難以恢復原貌,家屬也不同意在原作上再改動。博物館隻好委托著名畫家靳尚誼。當時靳尚誼忙於公務,便推薦了北京青年畫家閻振鐸、葉武林,他們在《開國大典》的復制品上畫上了劉少奇和高崗。

至此,《開國大典》終於恢復原貌,如今在國家博物館展覽廳裡所展出的《開國大典》便是臨摹品,另一幅則是畫面上沒有劉少奇的《開國大典》。

今天,當人們在博物館裡踱步於這兩幅歷經修改的特殊藝術品中間時,在欣賞藝術價值的同時,更多地,是品讀那個將藝術作為政治附屬品的特殊年代。

(責編:魯婧、赫英海)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