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就職典禮”人物蠟像共7個,介紹文字中隻有6人的名字,右起依次為宋教仁、徐紹禎、景耀月、孫中山、黃興、胡漢民。右七是誰?
供圖/網友“萬漢秋”
到底都有誰參加了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典禮呢?在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內,一組“孫中山就職典禮”人物蠟像有7個,而介紹文字中隻有6人的名字,胡漢民蠟像右手邊的那位是誰?昨日,網友“萬漢秋”發出微博后,引來大量轉發和評論。
網友熱議:“他是誰?”
不少網友猜測並佐証,此人可能是陳其美。“萬漢秋”則認為,此人更像蔡元培,並向記者發來兩張蔡元培的照片。
昨日下午,記者與辛亥革命博物館取得聯系。一位工作人員聽說后表示,蠟像很可能是孫中山的一位秘書,“加一個蠟像可能是為了讓孫中山位於正中心,顯得更加突出。”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1912年孫中山就職典禮舉行后,蕭友梅被委以臨時大總統府秘書要職。《文史天地》2012年2期上,學者陳寧駿和陳寧欣發表文章介紹,典禮舉行時,“會場庄嚴肅穆,播放著激昂的《馬賽曲》,孫中山等人表情嚴肅,略顯疲倦,卻神採飛揚。”有著留洋學習音樂知識背景的蕭友梅日后成為我國著名音樂家,又和這一細節有了交集。
博物館:此人是虛擬人物
下午5時,博物館從事宣教工作的魯小姐打來電話說,將與專家進行核實。15分鐘后,再次打來電話說,經過落實,由於當年參加典禮的人很多,多出來的蠟像是為了泛指參會代表,而不是指具體某個人。
昨晚8時許,記者接到辛亥革命博物館宣教部門負責人曹女士的電話。她表示,這個沒有標注的蠟像不是歷史人物,而是根據史實創作的一位虛擬人物,用以代表17省的參會代表。
“這個未署名的蠟像是我們查閱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大量圖片和影音資料后設計的。如果非要說這個人物有藍本,那麼也是在電影資料中對人物形象進行疊加后得來的,並非某一人。”曹女士說。
學者:就職典禮沒有留下影像資料
孫中山一生留下眾多照片,唯獨沒有就職典禮這一重要場景的圖片資料。學者陳寧駿和陳寧欣認為,這是由於“當時的閃光技術比較落后,並且還有一定危險性,故沒有拍攝”。因為沒有影像資料,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就任儀式場景具體如何,留下了許多懸念。
辛亥革命博物館裡7個蠟像的原型人物,尤其是那個神秘蠟像的真實身份,著實引發了網友們的興趣。從記者下午開始採訪到昨晚9時發稿,微博上共有25位網友發表評論。
“反正什麼都不注解,博物館的做法肯定說不過去。”網友“萬漢秋”說。
曹女士表示,很抱歉給游客帶來困惑,將改進工作,給游客更優質的服務。昨晚9時許,博物館方面再次來電表示,將馬上完善標注。
記者張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