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史料新發現:《滿洲事變大畫譜》【4】--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侵華日軍史料新發現:《滿洲事變大畫譜》【4】

2013年02月20日10:41    來源:東北網    手機看新聞

總之,這份80多年前的日軍史料,可以用作各種東北抗日斗爭史與文章改正日軍上田支隊牆縫戰斗的不實之詞。而李延祿救國軍補充團重創天野旅團這一重大事件確鑿無疑,不僅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張克先生等人的一家之言。他們最有力的証據除李延祿的回憶錄《過去的年代》,還有五年前就已經查到的東北抗聯2路軍總指揮周保中,早在1962年《東北人民抗日游擊戰爭概述》一文中介紹東北抗日斗爭主要戰斗時,明確寫到東北抗聯第四軍(前身即李延祿率領的救國軍補充團)“伏擊(日寇)天野部隊”。周保中是鏡泊湖連環戰結束不久來到吉東—牡丹江地區的,並且是經李延祿引薦進入救國軍的。他一定會了解鏡泊湖連環戰,隻因為這是概述性文字,所以才做如此簡略介紹。

顯然,鏡泊湖連環戰首戰確實是一次大戰,重創日寇了。隻因為一些東北抗日斗爭史的作者們對此有所“怕”:怕讀者們不相信七八十年前的民眾武裝會創造如此戰績,才避而不說李延祿牆縫戰斗重創日軍天野部。其實,他們和廣大讀者不會不知道,中外歷史上有許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奇襲戰/伏擊戰戰例。而李延祿率領的救國軍補充團七百勇士,是隱蔽在鏡泊湖南湖河口小西嶺火山爆發后形成的巨大馬面石、牛頭石后面入。打響突襲戰后六七個小時裡向山下不斷涌來的敵群投擲無數手榴彈(補充團在戰前運來了救國軍庫存的全部手榴彈,這是此戰獲大勝的關鍵性條件),為什麼就不會大量殺傷敵軍?最近,找到一位年近90歲的鏡泊湖南湖頭當地人程廣恕老先生,日寇入侵鏡泊湖湖南地區時他已10歲。他不僅向採訪者說遇到一支200人的日軍在這裡與抗日軍交戰,而且后來在寧安縣鏡泊鄉工作時,李延祿三次重訪戰地。李延祿一再說他打的是一場大仗,不是隻打死打傷了日軍七十人。程先生說的戰斗與新發現的日軍上田支隊鏡泊湖戰斗史料相吻合,也可能這就是救國軍副總指揮所說他的“姚團”打的那一仗。當年牆縫之戰的指揮者李延祿再三強調的“大戰”,是確確實實發生了的。把80年前的鏡泊湖抗日大戰即牆縫戰斗的真情實況公之於眾,今天的廣大讀者—中國人民不僅會相信而且會感到自豪,因為這是他們不願做亡國奴的先人們最早打出的抗日大捷。

(牡丹江市博物館和烈士紀念館管理處蔣義黃強張克蘇亮提供)

(責任編輯:孫石磊、魯婧)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