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紀念展”呈現各時期藝術面貌【3】--書畫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收藏

“張大千紀念展”呈現各時期藝術面貌【3】

2013年02月04日08:52    來源:雅昌藝術網    手機看新聞

《黃山勝境》(圖片來源雅昌藝術網)

此畫運用沒骨重彩畫法。此法相傳出於南朝張僧繇,后世承繼者有唐楊升、宋王希孟、明董其昌、藍瑛等。以青綠、赭黃、金粉畫黃山奇峰,自見一派金碧輝煌的氣象,白粉所作雲團,似欲涌出畫面,頗見張力,是大千此類創作的常見技法。

《雨后新月》(圖片來源雅昌藝術網)

高峰:徐悲鴻稱張大千的荷花給中國人爭光。三十年代張大千在歐洲舉辦畫展,他的荷花一經展出在歐洲非常轟動。張大千一生都在畫荷花,不同時期的荷花有不同的面貌,青綠、金碧、潑墨潑彩。從兩個角度講:張大千認為荷花真正難畫的部位不是荷花,而是長長的埂子,荷杆一筆畫下去,成就成,敗就敗,不能再復筆,所以他一生養荷花,貼近了解荷花的生長規律,在長期實踐過程中,他認為畫好一幅畫要用真、草、隸、篆四種筆法,書法的所有用筆都應該體現書法精神,畫荷花是楷書筆法,荷葉要用隸書筆法,荷杆用篆書筆法,草書筆法掌握不到那個程度,作假的功夫就不到位,所以長長的荷杆要用非常凝重的篆書表達出來。

另外我們生活中見到的荷杆都是直的,而大千先生畫得是有弧度的。一個是有弧度,感覺比生活中見到的要長,表達荷花在風中搖曳,有動感,再者他畫的荷花相對偏大,有中風姿卓越的感覺,擬人化的感覺,所以有情感在裡面,這是一個特點。晚期的潑墨和潑彩,是他在西方收到印象派和現代派的影響開始抽象,但是中國古代書畫已經在抽象了,只是精神上的抽象,沒有在形態上抽象,張大千吸收了西方的光、色關系后,有了大量的變形、抽象的東西,他將西方的抽象和中國的寫意精神,把墨與色水乳交融,所以一幅畫中既有中也有西,既有古也有今,既有墨又有色,所以把不同的技法,不同的審美概念融為一體,這一點張大千是獨一無二的,而且也很難重復,這種技法並不難,難就難在開創性讓大家的接受,晚年由於身體的影響,眼睛也受到傷害,工筆畫有些困難,所以開始解放思想畫大潑彩。中國拍賣市場上單幅過億的近現代書畫作品就是張大千的潑彩作品《愛恨湖》,在中國嘉德拍出1.08億元人民幣,創造世界紀錄。2011年張大千穩坐世界第一把交椅,第一源於張大千的勤奮,其次由於中西結合,西方人看得懂,中國人也看得懂。

高峰:金碧是很工細的畫,工筆畫,淺絳是小寫意,潑墨、潑彩是在大寫意的基礎上又把一些變形的或者抽象的東西融進來,所以在寫意的基礎上往前又走了一步。張大千自己稱為破墨,他說“唐代王洽也有一種潑墨,這並不是我的發明。”他自己這樣謙虛地說,但是他與古代的潑墨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潑的很大,再有就是他是引用自然顏色在紙面上的自然流動形成的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個基礎上能處理的色與墨的水乳交融,滿紙顏色,這一點在他之前沒有人達到這樣的境界,所以他在后期的潑彩、大潑彩、大潑墨,完全是把他的繪畫觀念和繪畫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你看這個結合,有點小寫意的樣子,也沒有形的概念,葉子的大概念,似有非有,所以一層一層,應該是下面先潑墨,墨上再潑彩,這需要掌握層次之間的度,潑的技法,沒有老到的功夫,沒有過去的的基礎都不能成功。

《幽林浮嵐》(圖片來源雅昌藝術網)

這次畫展的宣傳都用這張畫,為什麼?張大千的潑彩果品到后期主要是藍綠色調,而且非常自如。這件作品的基礎就是潑出來的大的效果,然后用中國傳統繪畫技法進行勾勒,幾個樹枝把它表現成什麼?可以看成是一大片森林,這種抽象化,個人對藝術的理解佔相當大的比重,所以這個很典型。這個用的西方技法就比較明顯,他就是通過這幾棵樹構成了畫面,如果沒有這幾棵樹就不好看出畫的是什麼。

(責任編輯:孫石磊、魯婧)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