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中的邁達斯國王
沐浴的塔希提女子
人生第一步
海灘上的人: 法國奧古斯特·雷諾阿(1841-1919),作品年代1890年。
劍蘭花瓶: 美國路易斯·康福特·蒂凡尼(1848-1933)設計,蒂凡尼工廠制造,作品年代約1909年,法夫賴爾玻璃,高41.8cm,最大直徑20.3cm。
獵鷹: 意大利南部,作品年代約1200-1220年,銅合金有鍍金痕跡。
芙蘿拉
柏樹
公牛頭銅飾
倫勃朗高更梵高等大師作品首次來京 “串講”西方藝術史
本報記者 劉冕
今天,作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微博]的開年展,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攜帶著127件世界頂級的西方藝術珍品,首次赴京展出。展覽題目由原本的“土地、海洋和天空”改為東方韻味十足的“道法自然”。一場洋展覽,起了個中國名。
“展覽名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這非常有趣兒。”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托馬斯·坎貝爾對東方文化的話題侃侃而談,“我們希望這次展覽可以展現自然與藝術的關系,老子的話非常精准地概括了這層含義,所以我非常鐘情這個題目。”
昨日,記者探訪布展現場。巨幅的大都會博物館海報懸挂起來,觀眾仿佛置身這座美國著名博物館大門口。左右兩個展廳內,“原天地之美,達萬物之理”被一件件西方藝術品詮釋著。“展覽涵蓋了整個西方藝術的發展歷程,上可追溯至公元前三千年左右,下至20世紀。這些層次豐富的展品按主題被分為7個章節,都與自然有關。”托馬斯·坎貝爾舉例說,每個章節內部按時間順序排列,以不同主題展現人類自古以來對於大自然的感觸與思索。
與此前的外展不同,展廳裡沒有炫目的燈光和熱鬧的互動場景,隻有大師的作品靜靜陳列。藝術巨匠倫勃朗在其1654年的代表作《芙蘿拉》中,以其深愛的逝去的妻子撒絲基亞為原型,描繪了主管春天、花卉和愛情的女神形象﹔高更的《沐浴中的塔希提女子》和雷諾阿的《海灘上的人》創作於同一年,反映了不同文化與社會背景下女性迥異的生活狀態﹔梵高創作的《柏樹》,畫面色彩濃烈,被譽為與埃及的方尖碑一樣優美動人。
記者發現,展覽中也夾雜了一些東方藝術家的作品。比如一幅山本博斯的攝影作品,畫面上一條將海天分隔開來的天際線,別無其它。托馬斯·坎貝爾解釋說:“雖然作者是日本人,但是他是在美國學習的藝術,所以我們特意帶來這幅東方人用西方視角創作的藝術品。”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展覽為特展將單獨售票。“為了保証參觀質量,我們將控制展廳內的客流總數,一般情況下不超過150人同時參觀。”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微博]說,這次展出的作品是從大都會博物館12個部門裡精選出來的,為了讓中國觀眾看得過癮,特意選擇了西方藝術藏品。
展覽從2月1日持續到5月9日。每一件展品都配有二維碼,觀眾可以掃描后回家閱讀簡介。
看畫讀史
“所有展品都是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此前從未有過同等規模、同樣主題的來自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到訪中國。這次精彩空前的展覽,是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托馬斯·坎貝爾如此評價這次展覽。
這些層次豐富的展品按主題被分為七個章節,分別為:“理想化的自然”、“人與自然”、“自然生靈”、“花卉與花園”、“鏡頭中的自然”、“大地與天空”和“水的世界”。每個章節內部按時間順序排列,以不同主題展現人類自古以來對於大自然的感觸與思索。仔細閱讀說明牌,記者發現每一件作品都包含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看點1
邁達斯國王的趣聞
邁達斯國王名號不響,趣聞卻不少。酒神巴克斯為了回報國王救子的恩情,許諾可以實現他的任何願望。貪財的邁達斯請求讓自己碰到的東西都變成黃金,但他很快就后悔了,因為就連他的食物和水,甚至他的女兒也都變成了黃金。邁達斯在巴克斯指示下在河中沐浴后才得以解脫,據說后來河裡的沙子中也含著金子。
這幅展品描繪的就是國王沐浴時的場面,邁達斯在畫面左側沐浴,一個半躺著的高大河神佔據了前景。
其實,驢耳朵的故事也跟這位國王有關。
傳說阿波羅和潘比賽音樂,請邁達斯當裁判。阿波羅相當於文化部部長﹔而潘不過是個民間藝人,隻會吹簫。外行的邁達斯判決潘勝出,結果阿波羅一氣之下把他的耳朵拉長了。為了遮蓋自己這對難看的驢耳,邁達斯整天戴著帽子。可是這個秘密瞞不過國王的理發師。可憐的理發師將秘密藏在心裡,非常難受。后來,理發師想了個辦法,他跑到河灘上挖了個洞,對著洞口說:“邁達斯國王長著一對驢耳朵!”
他沒想到的是,這個地方后來長出了一叢蘆葦,每當有風吹過,蘆葦就會重復:“邁達斯國王長著一對驢耳朵!”
這段故事后來留下3個“成語”:“邁達斯的裁判”諷喻“外行的裁判”﹔“邁達斯的驢耳朵”諷喻那些諱言自己丑事的大人物﹔“邁達斯的理發師”則比喻那些守不住秘密的人。
看點2
高更留下的著色之謎
展品中有一幅畫名為沐浴的塔希提女子,作者是后印象三杰之一的高更。
高更是法國后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與塞尚、梵高合稱后印象派三杰。他的畫作充滿大膽的色彩,在技法上採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諧而不強調對比,代表作品有《講道以后的幻景》等。專家介紹,此次展出的畫作,是他繪畫歷史的一個裡程碑,此后高更開始進行巨幅人像的繪畫創作。
但是如此重要的一幅作品,最初創作在廉價的紙張上,作者后來直接在紙張上著色,這有些偏離他一貫的做法。畫面中的高大形象可能是真人大小,畫布后來經過裝裱,並重新潤飾和上漆。
至今,仍有人猜測高更為何要直接在寫生素材上著色,他有沒有考慮將其拼接到一幅畫布上,還是真的是即興之作。
看點3
擅長畫家人的倫勃朗
倫勃朗是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他的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畫,300多幅蝕版畫和2000多幅素描,幾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畫中出現過。
1654年,倫勃朗創作了此次展出的作品,對春天、鮮花和愛情之神芙蘿拉詩意寫照。專家解讀說,畫家仿佛是在追憶自己的青春年華,因為芙蘿拉的面孔酷似1642年去世的畫家妻子。畫面上的女神流露出一絲個人情緒,仿佛暗示即使作為從衣裙中分撒豐收花朵的神,也難免感到孤獨。她似乎明白青春、美貌與愛情都像摘下的花朵一樣,難以長久。
看點4
最早的公牛頭銅飾
展覽中,最古老的一件展品是公牛頭銅飾。這件文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50年以前。專家介紹,這件精美的器物是由整塊青銅鑄就,十分堅固,原先極可能是一把七弦琴上的配飾。
這件文物出土自美索不達米亞。這片土地上還曾經出土過一把大型的七弦琴。上面也裝飾了類似的牛頭。七弦琴通常與打擊樂器、管樂器合奏歌頌皇室或神靈的樂曲。
看點5
梵高的“人生第一步”
梵高的藝術生涯隻有10年,但是他卻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多產藝術家,創作了近900幅油畫,留下了1100多幅紙面作品。他一直將米勒的作品視為檢驗標准。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即梵高住進法國聖雷米精神病院期間,他臨摹了米勒的20多幅作品。尤其提到這幅展出作品時,他談道:“用油畫的形式重新表現米勒的素描作品可能是很有趣兒的事,也可能會因此誕生一系列有趣兒的作品……米勒這幅作品多美,‘人生第一步’!”
專家介紹,梵高所有臨摹作品都是根據米勒作品的黑白副本創作的。他在副本上面打好格子,然后按照比例在畫布上進行創作。梵高還給這些作品起了個名字,稱為即興作品或者譯本。
在展覽中,還有一幅梵高的作品,題目為柏樹。這幅畫也是創作於他住院期間。
梵高以柏樹為題材共創作了三幅作品,兩件豎幅作品近距離描繪了“高大而魁梧的樹”,還有一幅是橫版本,既《有柏樹的麥田》。這三件作品原本是一個系列,與其著名的向日葵系列“對應”。經過后來的X光掃描,研究者發現畫作中的新月位置有往右挪動的痕跡。根據推測,這幅畫可能就是1890年“巴黎獨立沙龍展”上展出的那幅《柏樹》。
相關背景
真正的全球博物館
去年4月18日,國家博物館與大都會博物館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兩館在藏品保護、陳列展示、學術研究、信息共享、社會教育、推廣宣傳以及合作出版等領域展開交流與合作。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介紹,這次成功合作只是一個開端,兩館今后將加大合作力度,使東西方文化更好地傳承交流。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館。它位於美國紐約5號大道上的82號大街,與著名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遙遙相對。它佔地13萬平方米,是與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列寧格勒美術館齊名的世界四大美術館之一,共收藏有300萬件展品。現在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館。
1870年,這座博物院由一群商人、律師、藝術家以及幾位紐約市政官員在內的普通公民組成籌建,屬於美國首批藝術博物館之一。成立之初,博物館創始人主張將其定位成展現藝術美、提供藝術教育和道德熏陶的場所。博物館的首件藏品是一件三世紀的羅馬石棺。
如今,大都會博物館被譽為“真正的全球博物館”,不僅因為它的藏品來自世界各地,還因為博物館的影響也遍布全球。去年,大都會博物館網站的瀏覽量高達4400萬次,訪客來自世界各國。大都會的學者奔波於世界各地開展研究,同時也為世界的學者在紐約考察提供機會。每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都會向各類海外機構出借數千件藏品以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