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數億件可移動文物首次體檢--書畫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收藏

全國數億件可移動文物首次體檢

2013年02月01日10: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1949年前國有單位收藏文物納入普查 

  1949年后國有博物館等登記藏品在列

  包括古脊椎動物化石以及古人類化石 

  不涉及民間收藏文物和流失海外文物

  重在現狀調查和登記不改變文物權屬

  本報北京1月31日電 (記者王玨)國務院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31日在京通過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實施方案》。根據方案,1949年后國有單位收藏的部分可移動文物,以及民間收藏文物、流失海外中國文物等不列入此次普查范圍。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務院統一組織的首次全國性普查,從2012年10月開始,到2016年12月結束,涉及境內(不包括港澳台地區)19個行業、100余萬家國有單位。

  根據實施方案,此次普查的可移動文物主要以1949年劃線。1949年前各國有單位收藏的文物納入普查范圍,包括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重要文獻資料、手稿和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此外,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也納入普查范圍。

  1949年后納入普查范圍的有兩部分,一是已進入國有博物館、紀念館收藏登記的藏品﹔二是國家文物局公布的《1949年后已故著名書畫家作品限制出境目錄》的書畫藏品。

  文化部部長蔡武說,根據物權法和文物保護法,考慮到公權力可以介入的范圍和實際的可操作性,此次普查不包括民間收藏文物和流失海外中國文物。

  此次普查重在現狀調查和文物基本信息登記,不改變文物權屬現狀。對於普查的核心目標,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表示,一是總體掌握我國國有可移動文物資源的數量、分布和收藏保管情況,二是建立可移動文物信息登錄制度,三是建立起面向社會開放的公共服務平台。“普查啟動后將同時進入成果利用平台的開發,盡快讓社會看到、感受到普查成果。”

  據介紹,這次普查明確了“統一標准、統一平台、聯網直報”的技術路線,實施中遵循“國務院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的體系。普查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開展,各級政府是本行政區域內的第一責任人。

  據悉,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將在4年的時間裡,調查全國數億件文物,並建成全國可移動文物信息庫和動態管理系統。蔡武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為普查的第二階段,主要任務是以縣域為基礎,開展文物普查認定和信息數據登錄。”

  據了解,此次普查隻調查國有單位收藏的文物,不涉及私有文物。其難點不是在文物系統內部,而是在於文物系統以外的各級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軍隊等。這些單位藏品管理基礎薄弱,可能連基本檔案和藏品管理都缺乏。

  此次普查工作周期長、范圍廣,覆蓋國有單位和文物數量眾多,又屬首次開展,沒有現成經驗可供借鑒。目前,普查隊伍特別是基層普查隊伍人才不足,文物普查的知識不夠。專家認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普查隊伍迫在眉睫。

(責任編輯:任文(實習生)、赫英海)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