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市場偏門藏品創造增值神話--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

2012年市場偏門藏品創造增值神話

2013年01月17日10:00    來源:99藝術網    手機看新聞

  隨著藝術品市場的繼續調整。對拍賣行來說,許多看上去不被人注意的偏門藏品,或者不被在意的門類,正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增值神話。小門類藏品方興未艾,黑馬時代已經悄然到來。

  1:古籍善本

  資料圖

  自中國拍賣市場興起以來,古籍善本就位列其中,但多年來收藏價值極高的古籍善本在拍賣市場上並不吃香,上漲非常緩慢。不過自從2009年藝術品市場牛市發動以來,古籍善本也迎來了“春天”。到了2012年春拍過雲樓,古籍善本更是大放異彩。提到“古籍善本”,能道出所以然的人並不多。最近幾年,古籍善本收藏出現水漲船高的趨勢,曾被稱為“未被開發的金礦”。自2006年底以來,古籍善本拍賣逐漸脫穎而出,在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大起大落中,其身價呈穩步上揚之勢,成為藝術品市場繼青銅器之后的又一匹“黑馬”。這種收藏品對於藝術市場來說,是一個還很新鮮,尚待開拓的疆域,有分析人士指出,接下來一段時間,無論是古籍善本的文化價值,還是市場價值,必然會有一個大的提升。

  古籍善本拍賣價格屢創新高,保值穩定,顯示其投資價值日益顯現。從拍賣成交情況來看,至今還未見過一本古籍珍品在買進之后下跌。由於古籍善本所包含的歷史文化價值難以估量,隨著文化拍賣的觀念在各大拍賣行興起,后市價格隻會穩步上升,而存量大、價格低的明清古籍是普遍投資者介入的最好選擇。古籍貨源相對稀少、藏家惜售、書店囤貨、地下資源幾乎沒有,無法再增,這些原因造就古籍市場以往及今后的持續慢熱。

  中國拍賣市場17年的歷史也是古籍善本拍賣17年的歷史,自中國有拍賣開始,古籍善本就參與其中。但多年來,收藏價值極高的古籍善本在拍賣市場的上漲幅度非常平緩。目前,拍賣市場上的古籍文獻主要分為刻本、墨跡本、碑帖、信札以及其他文獻等。隨著《錦繡萬花谷》的成交,宋元版書無疑成為刻本收藏家的最愛,而宋版書在當下幾乎是按頁論價。

  善本對於藝術市場來說,是一個還很新鮮,尚待開拓的疆域。不過由於近年市場的持續升溫,藏書已經成為許多讀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現在要成為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藏書家,恐怕需要眼力與實力才行。

  收藏界普遍的看法是,1911年以前的書籍稱為古籍,而1949年之前的稱為解放前舊書。拍賣會上,元以前的書往往是論殘頁賣﹔600年前的書是論頁賣﹔400年前的書是論冊賣。

  2:連環畫原稿

  資料圖

  連環畫原稿,是由畫家繪制的連環畫的原始底稿,曾經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兒科”,但近年來卻在拍賣市場上出盡風頭。2003年,湯小銘的《魯迅在廣州》連環畫原稿在中國嘉德拍出27萬元,創下了當時國內連環畫原稿拍賣最高紀錄﹔2005年9月,同樣在中國嘉德拍賣會上,程十發的《召樹屯和喃諾娜》連環畫原稿首度突破千萬元大關以1100萬元成交﹔2006年11月,在北京華辰秋拍上沈堯伊創作的《地球的紅飄帶》連環畫原稿以1540萬元成交,再創連環畫原稿拍賣的新紀錄。2012年北京翰海秋拍小雅觀心專場更是創造了總成交額377萬元,成交率76.47%的不俗成績。

  有資深藏家指出,連環畫原稿很多人將它歸於連環畫的范疇,其實它與連環畫有本質的區別,它屬於高雅藝術,可歸入書畫范疇。一種連環畫的印數一般有數千數萬甚至數十萬冊,但一套連環畫的原稿卻隻有一部。物以稀為貴,是收藏永恆的真理,連環畫原稿的收藏價值自然不容小覷。隻要逢低買入的精品連環畫原稿並堅持長線投資,也許在不經意間下一個百萬富翁就是你。

  連環畫在各地的叫法不一。北京人稱“小人書”,廣州人叫“公仔書”、浙江人叫“菩薩書”,而老武漢人則稱之為“娃娃書”。連環畫的歷史可以上溯至漢代,民國時期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和葉淺予的《王先生》則是我國連環畫發展的裡程碑。作為一種新興藏品,連環畫收藏也有很多誤區。連環畫價格,其拍賣價與市場交易價差距很大,因拍賣價中不能排除廣告效應、炒家連手哄抬等諸多因素,水分是相當多的,故隻能作為參考。而那些缺皮少頁、亂涂亂抹、生了霉斑的連環畫,除了存世極為罕見的以外,實屬垃圾品,不在收藏范圍之內。預測今后孤本、畫稿、不可再版的“文革”精品斷代品,將成為國家重點保護和連友追求的重點,初版本和存世量少的名家繪畫本將與普通書拉開價差;人為炒作將逐步減少;通過人們的不斷發掘,存世隱藏無人知曉的連環畫定能重見天日。

  3:黑膠老唱片

  資料圖

  2012年秋拍,北京華辰拍賣首次推出“百年留聲——20世紀中國老唱片”專場拍賣,上拍的1000余張老唱片發行時間跨度由清末至上世紀80年代。從拍賣結果來看,第一次試水國內拍賣市場就獲得成交比率過半的好成績。其中,哥林比亞唱片公司出品的清末單面片(3張)以57500元成交。舊上海六大歌星包括周璇、白光、龔秋霞、姚莉、李香蘭、吳鶯音的唱片集,以無底價起拍,場上一路追捧終以46000元成交。此外,上世紀80年代的流行歌曲也頗受關注,鄧麗君唱片集(20張)、中國流行歌曲(7張)分別以28750元、3450元成交。

  老唱片自誕生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19世紀末,英商謀得利琴行開始在上海推銷留聲機及唱片。1908年,法國百代公司在上海成立了“東方百代唱片公司”,開始灌制唱片,標志著中國唱片業的正式誕生。后多經變換,1949年,該公司退出上海,1952年改組為中國唱片廠,以后又先后改稱上海唱片廠、人民唱片廠,今為中國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除了老唱片,老照片、老書刊、老挂歷、老軍裝、老獎章……這些普通人家裡都曾經有過的物品,也都在逐漸成為收藏主角,被稱為“懷舊收藏”。

(責任編輯:任文(實習生)、魯婧)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