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李小可三十年“藏迹”回眸:这是我不灭的精神家园

段维佳
2018年08月21日08:44 | 来源:雅昌艺术网
小字号
原标题:李小可三十年“藏迹”回眸 这是我不灭的精神家园

  1988年8月我和摄影家郑云峰的黄河源之行,使我与藏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已整整三十年。这块神圣的大地和人,使我触摸到生命最本源的状态和那不灭的灵魂;感悟到真切、敬畏、感恩的美好和自然的圣洁、瑰丽、博大与苍茫的震撼…藏地为我的生命注入了特殊的情感。

  我企图走的更近,可她永远在远方。这远方包含着变化、失去与永恒……这就像人生总是在超越与无法超越的过程之中。我的水墨创作、写生、版画、摄影作品,只是想把我对藏地无尽的崇敬、感动、记忆,不停的“迹”化,以表达我对这块土地和那儿的人们深深的敬仰和感激……

  李小可 2018年8月

 

 

  “藏迹”李小可写生之路展览现场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秘书长、李小可夫人刘莹

  藏文史籍记载“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下朵康六岗”的“博曲卡松”,划分的依据就是藏地的地形特征和自然条件。以方言区的不同,元代开始划分为“卫藏、康巴和安多”三域,且有“法域卫藏、马域安多、人域康巴”之说。

  这片位于青海、西藏、甘肃南部以及四川西部等地的广袤“蕃地”就是我们一般所统称的“藏地”。而在李小可的眼中,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名词,这里的阳光、雪山、云影,还有叩拜的神山、磕长头的朝拜者、斑斓的玛尼堆和在风中抖动的经幡,都有生命在张扬,让你坦然相对,让你牵动神经。

  “藏迹”李小可写生之路现场

  这种自我的深度体验所化成的冲动,使李小可一次次走入藏地,阿里、珠峰、那曲、玛曲、夏河……

  “从1988年八月去黄河的源头再到今年2018年8月,三十年过去了,李小可和西藏连在了一起。三十四次是有文字资料查到的,但中间可能也有很多次是我们没有记下的。这么多次进藏,他仍然觉得还有太多关于西藏的需要去了解。西藏是李小可魂牵梦绕的圣地,也是上帝天赐予给他的一份礼物,给予他创作的灵感。一提起西藏,李老师就有讲不完的故事。”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秘书长、 夫人刘莹刚从国外回来不久,而李小可还在美国为写生而流连忘返。

  导览现场

  此次,李小可将他三十年来进入藏区体验、采风,所产生的百余幅水墨创作、写生、版画、摄影作品,汇成“藏迹——李小可写生之路”在北京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展出,呈现李小可与藏地、藏人之间的特殊情感。藏地在李小可心中,已成为他不灭的精神家园和创作源泉。

  1978年,李小可与父亲李可染在黄山合影

  父亲李可染用“师造化”对中国山水画进行改革,从而开创了二十世纪“李家山水”的辉煌。而李小可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中国画,在父亲的指导之下系统研习中国山水画。”从上世纪70年代起,李小可跟随父亲去黄山写生,从此也奠定了他以写生为主导的艺术创作方式。几十年来,李小可的写生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近些年更是远足到异国他乡,也从风华正茂走到了古稀之年。2003年开始创作《藏迹》系列的版画作品,以特殊视角的人文关注和视觉表现的探索引起了美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2005年以来赞助、策划了《雪域彩练》《大美西藏》西藏当代绘画展,为推动西藏当代绘画发展做出努力。

  展厅中的李小可画室

  “李小可生长在北京,北京对他有太多熟悉的记忆,《宫墙》、《夏》、《秋》等,这是他最早出名的系列作品。从1988年去西藏之后,李小可全身心扑到这里,体察当地的风土人情,藏民、活佛、朝拜、寺庙、雪山、云彩,都在他的镜头里面记录着,用摄影和版画呈现自己的艺术感受。直到2015年开始,李小可带上画架和宣纸,用毛笔直接在街边和山脚下直接对眼前的景色写生。所以中间一段时间,李小可开始了黄山系列,他把画黄山看成‘补课’,补前人创造的传统文化,面对反对的声音,他就坚持做,画了两三年之后,他笔下的黄山面貌就已经不同了。”面对李小可,夫人刘莹也不由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展厅中李可染“师牛堂”

  在刘莹眼中李小可是一个很谦和、低调的人。“作为一个著名艺术大师的孩子,他身上背负的压力很大,他自己也深有体会。他的年少时期几乎和这些20世纪的书画大家都有接触,这些前辈在艺术创作上的诸多不易,他们的艺术创造多么高,他其实深有所感。所以他从不高调,一直保持谨慎、谦和。我总说他趴在地上都觉得自己高,要挖一个坑进去才行。”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才能在艺术道路上走的心无旁骛。

(责编:王鹤瑾、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