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可三十年“藏迹”回眸:这是我不灭的精神家园【3】
三十年藏迹回眸
以时间倒叙,将三十年的西藏采风写生的作品集合呈现给大家。同时,对于如今74岁的李小可来说,他与艺术所结缘的一生,这些历史的节点,也需要串联起一条线索,让这些珍贵的片段给后人留下回忆。
1988-2017 李小可西藏采风写生年表
1988年,李小可与摄影家郑云峰在黄河源头
摄影家郑云峰请李可染先生题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想要树立一块碑在黄河源头,看到了李小可就说让他一起去吧,李老师想去,但当时可染先生不愿意让他去,怕他出事,后来两人还是去了,回来之后他说,从此我和藏地结下缘。他觉得世界还有这样一处地方,是他心中向往的圣洁和崇敬。”刘莹回忆起当时。
“本来家里都不想让他去,他还是去了。给我发来电报,从西藏发来的信息当时几乎都是错位的,只是说自己去了。之后45天没有一点消息,母亲最后甚至说要找新疆军区打听,看看可不可以找到他们。”当从黄河源头回来之后,李小可被晒得很黑,当时去北京站接几乎认不出来,还是李小可拍了自己一下才反应过来。
1990年,李小可赴长江源途头中
1990年李小可在长江源头与牧民合影
李小可(摄影作品)《不速之客》 1990年长江源头
1990年李小可和郑云峰又去到长江源头,相比黄河源头,这里车是没有办法开进去的,只能是徒步,走了11天,当时国家科考队也在。因为常年累月的风化作用,地面松软,牛走进去,一下就陷到了腿肚子,人的危险更大。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他们的帐篷就是一个白被单,当地的两个保卫干部担任向导带着他们一起。长江源头是无人区,这是当时最后一处有人在的地方,李小可给这家人拍了照片。
1992年的6月与夫人刘莹再奔赴甘南,聆听七世贡塘仓活佛在玛曲草原讲经,并且陪伴了一段时间,这段缘分弥足珍贵。
1996年,全家进藏合影
2011年,李小可在扎达写生
2013年李小可在西藏采风途中与藏民同胞合影
2013年,李小可首次从滇藏线进入藏区采风写生,经历了由德钦、芒康、左贡、然乌、波密、林芝等地到达拉萨,拍摄梅里雪山、明永冰川、古盐井、桃花沟等风景地貌。再由拉萨经过日喀则、阿里地区拍摄圣山、圣湖,体验了自1975年以来最大的风雪天气,历经21天,为艺术创作积累素材。
之后很多年,李小可为了寻找新的绘画语言和感受,他多次进藏,有了和藏地人近距离接触的机缘。同时,李小可也在关注西藏的艺术发展,他积极参与公共美术事业的推广普及,策划了很多重要学术性的美术展览,并且特别关注西藏美术事业的发展,成立了“西藏当代画派”,并在策划组织了雪域彩练——西藏当代绘画邀请展、大美西藏——西藏当代绘画邀请展等,为推动西藏当代绘画发展做出努力。
“蓝天净土·高原画派”展览开幕仪式
2015年,北京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举办了“蓝天净土·高原画派”展览,这也是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新馆开幕展。汉藏两地艺术家展出作品约150幅,并并包含水墨、油画、重彩等多种形式。
作为“西藏当代画派”的倡导者和创始人之一,李小可为推广西藏当代绘画一直积极奔走。开幕式上,李小可呼吁大家对西藏的关注。“我们正是被对西藏的地域、人文、精神所感动,这种感动转化为一种爱,而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长久的,挥之不去的。人所坚持的本真,对生活的热爱,在寒冷的雪域高原迸发,我们充满着感恩和敬畏,而这种精神上的坚持,也是我们当今社会所缺少的。”李小可说。
2016年李小可在西藏写生
关于多年的写生经历,李小可说过自己的一段感受:“我们写生的意义就是去碰撞生活,写生之后还要回过头来,把笔墨、传统,以及个人的审美选择和积累的经验融合进去,形成特别的、属于自己的意境。”在他的画中,写生面对的景并不是完全都在画面中,他的视野更加宽广,或是只看到吸引他要去画下的景色。
西藏著名女作家马丽华写过一篇文章,叫经由小可的眼睛,她认为通过李小可内心的美好和包容将西藏的美放大了。这个照片墙记录了李小可真实的一步一步走出的藏迹,这些不仅给予了他艺术灵感,也锤炼了他的意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