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全能"何海霞的真实人生到底怎样【4】
“成为大风堂弟子后,跟随张大千使他在文人画方面得到很大的启示,他开始在诗词、题跋、章款方面得到提高,并多次和书画名家同台共展。其中《山中一夜雨》入选当时全国第二届美展,并在《艺林通讯》上发表;和齐白石、张大千、于非闇在东北举办四人画展;1936年1月11日与大千先生、萧谦中、胡佩衡、溥心畲、于非闇、徐燕孙在天津永安饭店联合画展;36年12月,河北大旱,何海霞和张大千、于非闇等作赈灾义卖,何海霞也捐出五福作品。张大千曾作孔明像,何海霞补景,溥心畲书出师表题字,一时传为合壁佳话(该画现存沈阳博物馆)。”何纪争、曹湘秦《世纪末的丰碑——记山水画大师何海霞先生的艺术道路》中这样写道。
历史风云突变,抗战中断了何海霞跟随张大千身边学习的时光。战争中张大千回到了四川,1945年胜利后返京,并将大弟子何海霞带往成都。期间四年,何海霞受到张大千全面的艺术熏陶和培养。传统绘画和书法功力更加深远。期间他多次和大千先生合作或代笔作品,为众多国内外博物馆、艺术机构所收藏。
大风堂的弟子,这一华丽的身份,跟随何海霞一生,也是他重要艺术成就的成因之一。
1951年何海霞照片
1959年合影。一(左起):区丽庄、林金秀、王冰如、张寒杉、石鲁、叶访樵、蔡鹤汀;二:陈瑶生、韩秋岩、田登五、蔡鹤洲、李梓盛、袁白涛;三:郑乃珖、康师尧、星冠五、何海霞、李西岩、方济众、修军。
70年代在西安(香米园),学生苏锡超(左)、关尚卿从河北来看望老师留影
1959年,何海霞(左二)、石鲁(左三)、蔡亮(左一)、方济众(右一)在西安美协
1979年,何海霞(左一)与石鲁(左二)等人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与日本友人藤原楞山赵振川
1980年与李梓盛、方济众
1980重游青城山,和大千师之长女张心瑞、婿肖建初合影
1982年何海霞创作《大地长春》为北京饭店
长安画派和西安 融入生活之后的盛名
西安作为周秦汉唐古都,有更强的王者气。何海霞在此生活了30余年,人生最珍贵的年华给与了西安,而西安也成就了何海霞。
众所周知,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构成了长安画派重要力量,有人称作“长安三杰”,批评家程征叫做“三足立鼎”,他说“三个人才把鼎立了起来。赵望云代表生活,石鲁代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何海霞主要代表传统,中国画如果没有传统功底,这一条线还是穿不起来的。”
收藏家路增远曾讲过一个未经考证的故事:有次陕西美协去汉中写生,下车时石鲁左手牵着何海霞右手牵着赵望云,告诉大家“这就是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何海霞在大家眼中代表的是传统。
但是,其子何纪争却有不同看法,“其实父亲什么都很拿手,说他只代表传统是片面的。在50年代初,他在卫生局画宣传画的时候就画石膏像、还拿大刷子画油画和粉画。他适应的很快,也很愿意接受新事物,经常在山水画中借鉴油画画法。”
何海霞是上世纪50年代初来到西安的,当时张大千先生西渡,无法带弟子出去。最初在西安市卫生局画宣传画,后来和赵望云、石鲁先生熟识,赵先生在1956年介绍其进入陕西省美协,当时赵望云是美协主席,石鲁为副主席,“两位都非常器重何海老,”赵望云之子赵振川回忆,“当时陕西缺传统功力深厚的画家,我父亲很器重他,当时大家生活都不富裕,父亲专门为何先生争取到每月80元薪水。”不过赵振川表示,何先生确实为陕西带来了艺术营养,“他的绘画能力几乎当时无人超越,我跟着学习他受益不少。尤其是一张画坏了的作品,经何老一收拾,立刻更高了一个层次,这点当时的先生们无人不服,都交口称赞。”
60年代初西安美协创作研究室的作品在北京、南京、广州等地进行全国巡回展,由于他们的作品的群体画风的震撼和个人风格突出、及地方特点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轰动了当时的画坛。由于他们鲜明的宗旨“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时代感召力,他们被公认为“长安画派”。从此“长安画派”以创新的意识,立足于画坛。而何海霞也因此盛名在手。
50年代 清江一曲抱春流 69×47cm
炼铁厂一角 1958年
1956年 开山筑路 68×136cm (中国美术馆藏)
深山密林中 1960年 100×55cm
1963年 陕南写生 38×28cm
黄河三门峡工地 60年代 35×46cm
山区幼儿园1961年97×48cm
幸福山区四联组画 1958年 113×42×4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