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聊斋》原稿寻回记:1947年在辽宁被发现

赵青林

2015年08月12日08:17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聊斋》原稿寻回记:1947年在辽宁被发现

  4

  《聊斋行乐图》不知所踪

  1951年春,刘伯涛亲自带着两函四部《聊斋志异》原稿交给辽东省人民政府。同年4月,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处致函西丰县人民政府:“由辽东省政府转来你县蒲氏家藏《聊斋志异》原稿,经专家鉴定确系真迹。稿本两函四部是原八部原稿中的一、三、四、七部。这半部手稿共400页,有小说237篇。遗失的是二、五、六、八部。其中206篇是蒲松龄的手迹,其余31篇由他人代抄。自抄部分字迹清楚,极少涂改,他人代抄部分,经蒲氏修改较多。在《聊斋自志》启钤有‘松龄’白文长方印一枚,是极为珍贵的《聊斋志异》定稿本。”

  1951年5月20日,刘伯涛收到东北人民政府寄来奖励蒲文珊的500万元(东北币)奖金。刘伯涛当即找来蒲文珊,将奖金如数给了他。蒲文珊无比激动,第二天他又给刘伯涛送来蒲松龄亲笔所著且从未流传的《农桑经·草虫篇》一书,委托刘伯涛交给国家。

  那时,刘伯涛已经是西丰县委书记,蒲文珊说:“刘书记,我要把所知道的都告诉你:清同治年间,祖父蒲价人来东北时,不光携来《聊斋志异》原稿、《草虫篇》等著作,还有蒲松龄按《聊斋志异》主要内容绘制的《聊斋行乐图》一轴,与《聊斋志异》原稿配为一套。”

  刘伯涛急忙问:“《聊斋行乐图》有多大?”

  “宽约二尺,长五六丈。”蒲文珊说:“上有蒲松龄画像以及清代名儒赞和诗。在我和弟弟蒲文玙分家时达成一致,我珍藏《聊斋志异》原稿,他保存《聊斋行乐图》。分家后,他搬到西丰县郜家店村住,不久又搬迁了。我曾多次去寻找,不知下落。”

  刘伯涛把《草虫篇》送交东北人民政府文管部门以后,又开始寻找《聊斋行乐图》,他先后三次到郜家店村召开座谈会和走访当地老住户,他们只知道早年曾住过一户蒲姓人家,但不久便不知搬到何处去了。1952年秋,刘伯涛调离西丰县到抚顺市政府部门工作,查找《聊斋行乐图》之事随之搁浅。

  如今耄耋之年的刘伯涛提起下落不明的半部《聊斋志异》原稿及与之配套的《聊斋行乐图》时,仍感慨万千,“这是件牵动炎黄子孙的憾事。”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魏欣宁、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