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聊斋》原稿寻回记:1947年在辽宁被发现

赵青林

2015年08月12日08:17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聊斋》原稿寻回记:1947年在辽宁被发现

蒲松龄的聊斋书房   


蒲松龄的聊斋书房   

  2

  蒲氏后人带着原稿闯关东

  刘伯涛想,“家藏原稿四部珍密不轻示人”指的可能就是《聊斋志异》。他认为,书虽“不轻示人”,但只要县志上有记载,就会有人知道。于是刘伯涛请来教育界的老教师开座谈会。刘伯涛从中得知,在本县曾任县图书馆馆长的蒲文珊是《聊斋志异》原著的第九世传人。这些老教师提到一个细节,有一年,蒲文珊在教育界同仁的多次要求下,将他珍藏的《聊斋志异》原稿中的一页放在一个小玻璃箱里给大家看,大家看了几眼后蒲文珊就急匆匆收起。因此,对于原稿究竟有多少部,谁也不知道底细。

  后来,刘伯涛按线索找到了1933年由遵化史锡华总司校勘选印的《聊斋志异》影印本,那套书中选有《狐谐》、《仇大娘》等24篇小说,刘伯涛将手中的两部《聊斋志异》与影印本进行仔细核对后发现,影印本中所选的文章都出自他手中的《聊斋志异》。

  1948年6月的一天,刘伯涛将蒲文珊请到县政府,向他宣传了新政府保护文物的有关政策之后,便开门见山地问:“你家有《聊斋》原稿吗?”蒲文珊听后一怔:“有。是先祖蒲松龄写的。”

  刘伯涛接着问:“怎么传到西丰县的呢?”

  蒲文珊告诉刘伯涛,《聊斋志异》原稿一直在他们山东淄川的家里珍藏,到了蒲文珊的祖父蒲价人那一辈,蒲氏家族带着原稿来到东北谋生。蒲价人去世前,将原稿传给了蒲文珊的父亲蒲英灏。蒲英灏病逝前亲手把传家之宝《聊斋志异》传给了蒲文珊。蒲松龄曾用32字为蒲家子孙立了谱系:“竹立一庭、尚国人英、文章先业、忠厚家声、门多贤哲、代有公卿、庆延宗绪、万叶长荣”,蒲氏后人也以此为序,将《聊斋志异》原稿世代相传,蒲文珊是蒲松龄原稿的九世传人。

  刘伯涛问蒲文珊原稿是多大部头,蒲文珊说他珍藏的是两函四部,但原稿在土改中不见了。刘伯涛心里琢磨,如果他找到的两部是原稿,那么另外两部在哪呢?送走蒲文珊,刘伯涛立刻找来秘书科张松本、宗殿儒,他们三人骑上快马直奔元宝沟村忠信屯农民会。他们找来农会干部,把四五个装满了书的麻袋搬到院内的一棵老杨树下,细心地查找起来。可是,一连翻了好几遍也不见《聊斋志异》原稿。这时,一位在院子里干零活的老农上前问他们三人在找什么,刘伯涛随口说:“找两本《聊斋》的书。”老农想了一会说,“你们别找了,我知道。在我家住的那位姓王的工作队女同志,晚上总在灯下看书,我不识字,有一天问她看的是什么书,她说是《聊斋》。”

  刘伯涛喜出望外,急忙问老农:那位女同志看的聊斋是什么样?有几本?老农说有两本,外边是蓝色旧布皮。

  刘伯涛赶紧问:“书呢?”

  老农说:“头些日子王同志调到哈尔滨时带走了。”

(责编:魏欣宁、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