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小拍中还能捡漏吗(图)

许悦

2015年03月30日10:59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小拍中还能捡漏吗(图)

  清乾隆 青花三清诗文茶碗

  清乾隆 青花三清诗文茶碗

2006年嘉德四季上拍的张大千《天女散花》以236.5万元成交,4年后7448万元易手

  2006年嘉德四季上拍的张大千《天女散花》以236.5万元成交,4年后7448万元易手

清康熙 豇豆红釉印盒

  清康熙 豇豆红釉印盒

清乾隆 仿官釉八方贯耳瓶

  清乾隆 仿官釉八方贯耳瓶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许悦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有大拍和小拍之分。虽然春秋两次大拍每次都是星光熠熠,但很多收藏者其实对小拍情有独钟,因为大拍代表的是高端市场,面对的是高端客户和市场新贵,往往可望而不可即;而小拍无论是拍品还是价格都更加贴近大众收藏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它更像一面镜子,佐证着市场的冷暖。

  4月1-3日,被誉为中国艺术品市场风向标的“嘉德四季”第41期将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槌(3月29-31日预展)。让这场小拍备受关注的是,这还是一场嘉德四季十周年庆典拍卖会。

  作为中国藏家的“黄埔军校”,这10年的时间里,嘉德四季一共举办了40场拍卖会,上拍超过11万件文物艺术品。如今很多在拍场上进退自如的藏家,当年是如何在小拍中练就火眼金睛的?小拍真的还有宝可以淘吗?

  壹 小拍也有精品

  羊城晚报:嘉德四季开启了中国艺术品的小拍时代。相比大拍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小拍胜在贴近大众收藏群体。但全国这么多家拍卖行,一年到头有数不清的小拍,嘉德四季如何能够成为市场的风向标?

  贾云涛:嘉德四季的前身是“大礼拜拍卖会”,也是国内小拍的雏形。1994年,国家刚开始分大小礼拜,于是嘉德办了第一个“大礼拜拍卖会”,拍品超出我们的想象:老相机、手表、办公用品、电器、工艺美术品、服装、香水等等。随着我国工时制度从大小礼拜轮休正式改为每周双休,1995年5月,“大礼拜拍卖会”正式更名为“周末拍卖会”,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2004年底。

  2005年初,嘉德决定将周末拍卖会升级为“嘉德四季”,拍卖频率也从每年的6次减少为4次,对应一年四季。四季第一场就拍了8000多万元,那会儿的东西搁现在,可能每一件都够得上大拍的水准。

  羊城晚报:大家都习惯了说“小拍”,其实嘉德四季的规模跟很多拍卖行的春秋大拍相比,无论拍品质量还是数量都高很多。我们之前跟很多藏家、行家聊过,很多人都有在“小拍”捡到宝的故事,您遇到过哪些印象深刻的拍品或专场?

  贾云涛:嘉德四季我们自己是叫“季拍”,不过大家都习惯叫“小拍”了。你看“四季”的定位就知道了——大名家的小品,小名家的精品。

  10年的时间里,嘉德四季一共举办了40场拍卖会,超过11万件文物艺术品在拍场上亮相。如果说最传奇的,肯定是2006年嘉德四季第7期拍出的张大千作品《天女散花》,当时是以80万元起拍,在五六位北京行家与一位上海行家的两大阵营的相互竞拍中,一路升到200万元。最后上海行家以236.5万元拍下,5分钟后就付完款取货离开了。4年后,这件《天女散花》出现在另一家拍卖行的秋拍中,并以7448万元易手,成为当时张大千拍卖价格最高的作品之一。

  羊城晚报:拍卖频率这么高,上拍的东西数量这么多,你们会不会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刘旸:嘉德四季两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量大、频率高。别人一个专场300至500件瓷杂,每年春秋两场,而我们一年四场,每场就有1500件。我们每一天都会收到海量的文物艺术品图片,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否则就可能错过精彩的拍品。但我们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这给买家们捡漏提供了无限的乐趣。

  记得有一年,一件雍正仿钧釉瓶,我第一次看照片的时候没反应过来,几天之后,脑海中突然闪过这幅图片,然后马上意识到这只瓶极有可能是真品。我赶紧与当时四季瓷器工艺品的负责人王晶商量,一起飞到香港与藏家见面。果然,这只瓶子非常好,最后这只估价80万元的清雍正仿哥釉铁锈花兽面纹狮耳方尊以563.5万元成交,创了当时嘉德四季瓷器拍卖的纪录。

  贰 小拍捡漏考眼力

  羊城晚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藏家队伍非常庞大,当中过半的人都是从“小拍”起步练就火眼金睛的,因此很多人将“小拍”视为练兵的战场。如何在“小拍”中淘宝?你们两位有什么可以支招的?

  贾云涛:我们的确看过好多刚刚进入拍卖行业的玩家、藏家,从最开始的一张白纸,短短两三年时间就做到大玩家。另外一些自己做古董生意的行家,也是从小开始做大做强,这个时间周期并没有用多少年。在四季拍卖现场,可以看到很多买家、藏家的年龄也就30岁上下,这也充分说明了艺术品收藏的专业知识越来越普及,收藏群体正不断扩大。

  刘旸:收藏一个很大的乐趣,就是发掘艺术品未知的价值,这收获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极大的成就感。大拍的拍品基本是经过各路专家定论的,竞争的多是资金的大小。但四季拍的是一种未知,是对买家眼力的考验,也很好玩。

  我记得有一件疑似康熙珐琅彩碗,有残缺,我们编辑图录的时候定名为“粉彩花卉纹碗”,并放到了专场临近末尾部分,估价1000元。预展开始后,我发现有不少人注意到这件可能是珐琅彩,反复地看,其中有两位藏家比较有实力。拍卖开始后,这两位藏家从几十万元开始加入争夺,最后以425.6万元成交。

  贾云涛:由于我们的大拍对拍品数量和质量的把控一直十分严格,所以有很多好作品都“漏”到了小拍,一场能有几十件诸如齐白石、吴冠中、张大千这样名家的佳作上拍,并且不乏“极品”。“漏”还是有的,就等着藏家去发现。

  比如这次十周年庆典拍卖会,我们首次遴选47件珍品精心打造了“名家墨缘——四季之夜”,包括吴昌硕、张大千、黄宾虹、李可染、傅抱石、林风眠等大师的精彩作品。应该说,小拍是行家捡漏的地方,藏家学习的地方,大行家掐尖的地方。

  叁 广东藏家藏品丰富

  羊城晚报:去年底嘉德四季在广州做过一次征集活动,那两天我在现场看到,你们在太古汇的广州办事处都快被藏家挤爆了。与北方藏家相比,广东藏家有什么特点?

  贾云涛:广东人的包容性很明显地体现在收藏上。在北方做征集,可能某个藏家拿出来的都是某个画家的作品或者都是某个窑口的瓷器,但广东的藏家什么都有,藏品非常丰富。而且广东的收藏氛围特别好,收藏群体非常大。这要感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初、吴南生等老先生的带动,给广东留下了一大批好东西。

  羊城晚报:艺术品市场的转变也代表着藏家喜好的转变,您觉得拍卖行应该顺应市场,还是引导市场?

  贾云涛: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其价格处于不对等的状态,市场会随时抛弃这些作品。艺术作品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考验,才会形成良好的自然流通状态。

  当下很多艺术家,其作品并没有经过市场的验证就达到一个较高的价格,这种价格往往不稳定。按常理来说,一个艺术家应该用10年完成一次价格的提升,因为其形成自己特定的艺术风格是需要时间的——既要深入传统学习,又要观照当下来创作。

  对于收藏者而言,投资艺术风格成熟的艺术家,风险相对会低,因为这类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会相对稳定。投资没有经过时间和市场检验的艺术家及作品,是会冒一定风险的。当然并不是说那些后起新秀就不值得去关注和投资,这个还是需要藏家有独到的审美认知、准确的市场经验以及对未来的一种预感和魄力。

  “同一收藏”就是嘉德四季通过多年的努力,在整个拍卖市场中不断强化的一个概念。“同一收藏”可以少至两三件作品,也可以通过专场、专题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这次“遗珠拾珀—中国近现代书画(一)”专场就是以近现代为主体的“同一收藏”专场,此次选拍作品近150件。同一藏家藏品往往各具特色,或为同一上款作品,如“长安”上款的多家力作,尽显友谊之情;或为同一艺术家作品,如有藏家收藏周怀民先生作品,亦有藏家爱好舒同先生佳字。

  肆 哪个板块还未被关注?

  羊城晚报:前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高歌猛进的时候,大家都一拥而上追捧热点题材。现在市场冷静下来,大家逐渐开始回归艺术本身,在这个价值发现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个板块是我们还没注意到的?

  贾云涛:中国艺术品,尤其是当代艺术部分,虽然还没有一个非常完善的市场体系,但是伴随着国民整体艺术认知和修养水平的提高,对艺术品的消费和投资额度不断增大,这个市场体系正在逐渐走向正轨。如果藏家能够以专业的视角去看待艺术家,用成熟的审美理念来理解当代艺术作品,当代艺术品投资将会给收藏家带来可观的收益。当然,市场里面不乏鱼目混珠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的眼光来判断艺术品、艺术家和整体的市场走向,这是对藏家眼光的一个考验。

  羊城晚报:现在越来越多的拍卖行也开始认识到必须以学术引领市场。

  贾云涛:没错,就是要尊重学术、尊重市场。去年有位朋友找到我们,说有一批叶浅予先生的速写画作,问嘉德四季是否有兴趣。当我看到作品的时候,顿觉眼前一亮。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估价和上拍,而是先把这批作品仔细研究一遍。经过数月的分类、梳理、研读、查阅等工作,我们发现其中有不少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出版过的,而且八十年代再次出版,是叶浅予最重要时期的作品。我们给这批速写出了一部集子,去年嘉德四季39期,我们尝试性地推出了10件作品,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同,拍了60余万元,远远超出了这位藏家的预期,他原本估计每幅作品大约一两万元。

  特邀嘉宾

  藏家指路

  藏家陆忠:在嘉德四季捡漏,是我的一大乐趣

  记得有一次,我在嘉德四季拍卖会上看到一幅落款为石涛的画,感觉眼前一亮,就拍了下来,大约是10万元左右。后来我把这件作品拿给徐邦达先生看,徐老也觉得非常好,就在画上题写了边跋。前几年,这件作品被嘉德的大拍部门征集走了,最终以100多万元成交。还有一次,是一幅邓以蛰旧藏的唐寅山水,是启功先生一个朋友把这件东西拿到嘉德四季来拍卖,被我以十几万元拍下。邓以蛰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父亲,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之一,他收藏的东西格调肯定差不了。启功先生是鉴定大家,眼力精准,后来还在这件作品上题跋,所以这幅画最后又被嘉德的大拍部门征集走了,最终也是拍了100多万元。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在嘉德四季捡漏,是我的一大乐趣。

  行家隗华:关注未标明著录的“潜力股”

  虽然这些年来,每季春秋大拍我们都会买一些画作,例如去年秋拍的黄胄专场,我们拍下5件作品。但从数量上来说,还是在嘉德四季上买得更多。黄胄、董寿平、陆俨少,是我们主要经营的作品,有不少都来自嘉德四季拍卖会。还有陶一清的作品,我们的库存中有几十幅是来自嘉德四季。我们经常在嘉德四季买到一些未标明著录的东西,回来放一段时间,偶然的机会翻到一个著录,价值也就完全不同了。

  藏家钟志森:补充名家题跋提高藏品附加值

  嘉德四季之前的周末拍卖会,时常会有难得的精品出现。记得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在周末拍卖会上拍过一套黄慎的花鸟册页,成交价大概是几千元。启功先生还题写了一个签条。后来,大拍把这件作品征集走了,拍了几十万元。最近我在书店看到,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画集中收录过这件作品。还记得有一年,我在周末拍卖会上拍下一幅郑板桥的山石,非常精彩,大约2000元左右。我拿给启功先生看,他在画上题了一段很长的跋文。有位朋友对这幅作品一见倾心,就收藏了它。

  行家李先生:多看预展如同上培训学校

  我做了40年古董生意,从1995年嘉德的第一次周末拍卖会起,参加了所有的周末拍卖会和后来的四季拍卖会。我觉得,对于收藏家来说,可以从嘉德四季中学到很多东西。例如,嘉德四季一次拍卖就会有几千幅画,一年四季下来就是一两万幅,而且是各个时期的画家、各种风格的作品。这么多书画中,有名家力作,有大家小品,有鸿篇巨制,也有怡情之作。如果能把这些书画学好、吃透,对藏家自身水平的提升,有极大帮助。

(责编:董子龙、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