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艺缘即佛缘

陈家泠与玉佛寺方丈觉醒谈陈家泠佛教艺术馆【2】

2015年03月09日14: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艺缘即佛缘

紫竹观音(国画) 陈家泠

紫竹观音(国画) 陈家泠

慈航观音(国画) 陈家泠

水月观音(国画) 陈家泠

陈家泠在珠峰脚下 许根顺摄影

陈家泠在五台山 许根顺摄影

陈家泠在西藏 许根顺摄影

陈家泠在西藏雍布拉康寺写生 许根顺摄影

九华山(国画) 陈家泠

峨眉山(国画) 陈家泠

普陀山(国画) 陈家泠

五台山(国画) 陈家泠

殉道就是为理想献出生命

钱晓鸣:吴冠中先生2010年春节专门给我题词,“没有殉道精神,宁可改行!”

陈家泠:我对殉道精神的理解以前是停留在理论上,体会还不太深。关键是两个字,一个是“道”,对道的理解;一个是“殉”,对行动的态度。“殉”是要有牺牲精神。“道”是理想。要为理想献出生命,这叫殉道。为了画画,我跑过很多的地方。三山五岳,每座山我都坚持爬到顶上,应该说我具有这种精神状态。但是还没有“殉”的感觉,只是辛苦而不是殉。到西藏就有这个感觉,那里空气稀薄,自然条件特殊。画山、画水、画风景,是要冒生命危险的,这就有了“殉”的体会。在自然环境对生命随时存在的威胁中,我悟道了。到西藏去工作、去画画,要有大无畏的精神准备,不能一碰到问题就退缩。

自然就是我们心目中的神

陈家泠:西藏是一个宗教圣地,每个人都是信徒,有宗教的气氛和宗教生活。他们的宗教生活要礼佛,礼佛的态度就是五体投地。到了西藏,进一步体悟了“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道”就是自然,在西藏我领悟到了这一点。

我们追求的“道”就是自然。我们画自然就是我们绘画的“道”。以前对“道”的理解没这么深刻。到西藏,自然就是神灵,藏民每到8月份都要到神山圣水去祈祷。他们认为这个山就是神,要去尊敬、去拜。我一下子豁然开朗,实际上我描写的自然就是心目中的“神”和“道”,对自然只有以神灵的境界去描写,用真诚、崇敬的心灵去对待,画才可以达到高级境界。人心和自然相通、交流、对话,自然才赐予人力量、灵感。我对殉道者精神进一步理解和提高了。

和藏区活佛的对谈也让我有所开悟。大自然就是赋予我们生命的大地,是神灵。我们要保护、崇敬、爱护大自然。自然就是美术家的“神”和“道”。我们对自然的态度要像藏民礼佛的态度,五体投地。

画佛重在精神的重生

陈家泠:西藏回来之后,我就全力以赴准备2013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型个人展览。期间,我的太太病得很严重。这种生命的考验激起我要画一组从西藏参悟的印象。我画了一组善男信女,表达人对神灵的敬畏;画了一组罗汉和观音菩萨;还画了一组怀素和尚在芭蕉上写字的五联屏。这些都是佛教题材,既是西藏之行的参悟,也是为我太太健康的祈祷。

我画罗汉很有心得,以前画过一组,被上海法华寺一个和尚的朋友收藏了。在国博展览时重新画了一套。我觉得罗汉特别是五代贯休和尚的十六罗汉对我画人物很有启发。贯休是学阎立本的,贯休画的每尊罗汉骨相都很奇特、很夸张,富有装饰性,很可惜它是石刻本,已经看不到原作,于是,我用陆老师的山水线条把贯休的石刻本变成我的书写性水墨本。我用大红画罗汉的袈裟,使罗汉更富有灵动性、庄严性。贯休画的十六罗汉个个骨相清奇,后人难有如此深入细致的妙悟。

贯休能把罗汉的佛性从骨子里面透露出来,太令人佩服了。中国的命相学注重两点,第一点是生辰八字,第二点是骨相。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对人本质的探索,是一种哲学。陆俨少老师的生辰八字,算命先生的评价是“搁浅的万吨轮”,很深刻。我很佩服中国命相学的精彩。

骨相是体现人的命运的,贯休画的十六罗汉骨相就是菩萨相。画人物,要画骨相来体现这个人物的品质。有怎么样的品质,肯定就有怎么样的骨相,人物的骨相美和品质美应该统一。

画罗汉我参悟到,罗汉和佛、菩萨原来都是人,是人中的精英。画罗汉,要向罗汉学习。普度众生,感化凡尘,去恶扬善,这是罗汉在尘世的任务。我们画画的人要去丑崇美。画家努力做到这一点,就是画家中的罗汉。画罗汉就是修道、证道、悟道、传道的过程。看起来是宗教,实际上是要宣扬真善美。

我画观音菩萨也是一种祈祷,为生病的太太祈祷,后来我夫人去世,这就是对她的怀念。我太太是一个伟大的女性,没有她与我共同奋斗,我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观音菩萨是一种大慈大悲大美的化身。所以观音菩萨就是一个伟大女性的化身。我画的观音菩萨是跟现实的美、现实的伟大紧密结合,是内心的表达和寄托,是对我太太所代表的伟大女性的敬意和歌颂。这一次通过朋友介绍,玉佛寺方丈觉醒大和尚很喜欢我的十六罗汉,我正好有罗汉一组,另观音菩萨一组有四幅——荷花观音、紫竹观音、慈航观音、水月观音,描写了四种不同的境界,用四种不同的构图和技法来体现。

一语成缘

钱晓鸣:与玉佛寺结缘建立陈家泠佛教艺术馆,是您的临时起意,还是成熟的想法?

陈家泠:玉佛寺正在重新整理、改建、扩建。我和觉醒结缘,双方有合作意向后,我提出是不是通过扩建,造一个陈家泠佛教艺术馆。我可以捐赠四个系列的佛教题材作品:十六罗汉建成罗汉堂、观音菩萨布置观音殿、荷花系列安排荷花居、佛教名山系列构成圣地轩。这四个主题,形成陈家泠佛教艺术馆,使我佛教题材的绘画有了很好的归宿。觉醒大和尚一听就说好,就这么拍板。我没有想到一个建议这么快就定了。这就是佛缘。

我曾到日本奈良药师寺,那里有一个平山郁夫美术馆,陈列平山郁夫一组山水画《西行记》,是平山郁夫参照丝绸之路上雪山画的。我提出我的十六罗汉在药师寺是不是可以设罗汉堂,药师寺方丈大和尚同意并做好了准备。后因大气候变化,这事就没进行下去。觉醒和尚听了我的介绍,他就讲了,还是放在中国,你是上海人啊,你的罗汉作品应该放在上海。这是天意。我建议觉醒和尚,要向日本学习,日本唐招提寺有东山魁夷的壁画,使佛教的艺术和招提寺相互辉映,更有文化感和美感。药师寺也因有平山郁夫美术馆而更具艺术和文化美。日本寺庙没什么香火,但文化气息很浓。

觉醒和尚具有大智慧,很同意我的看法,我相信陈家泠佛教艺术馆的建设会有力推动庙宇跟艺术的共同发展。在我国古代,永乐宫壁画使其庙宇大放异彩。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壁画成了世界各国研究佛教艺术的一个经典著作,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敦煌的壁画和敦煌的经卷。

钱晓鸣:这是敦煌学,敦煌学是国际学术界的显学。

陈家泠:这是艺术对世界的贡献。我的艺术馆可以为佛教文化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在21世纪,国内寺庙重视佛教文化,但是还没有寺院设立专门有收藏资格的陈列馆,更没有以画家个人名义设立的美术馆,日本已经有了,他们比我们先走一步。玉佛寺在国内能带个好头。

毛桃、水蜜桃、仙桃

钱晓鸣:陈家泠佛教艺术馆与玉佛寺还有更深的内在因缘吗?

陈家泠:有。庙宇大多数都是以地区命名的,像上海的龙华寺、静安寺等,如果说是按照地区命名,玉佛寺坐落在上海普陀区应该是普陀寺。玉佛是由缅甸的精工巧匠雕塑运来上海的,本身就是一件国际性的艺术品。我的作品进入玉佛寺,是艺术品与艺术品的强强联合。北方少林寺以武闻名,南方玉佛寺是否可以文闻名于世呢?

我为玉佛寺做功德,也给了我自己创造的动力和力量。玉佛寺成了我艺术品的归宿,这将会具有一种历史感,体现艺术的价值和力量,并让我有机会去体会前辈艺术家对艺术境界的体验。丰子恺前辈在介绍老师李叔同的时候曾经这样说过:生活状态有三种,第一种是物质生活,即最基本的生活就是吃饱、穿暖。第二种生活是文化生活,看电影、看戏、听音乐、看书,这就是文化生活。第三种就是宗教生活。我对过去的宗教生活也不理解,也许宗教生活就是一种理想,也就是前面所讲的,要有殉道者精神,我从西藏回来后有了实际的体悟。

为了理想,产生了动力、欲望,培养了殉道者精神。丰子恺先生比喻:物质生活像喝葡萄酒,大家都能喝。文化生活好像喝黄酒,只有一部分人喝。宗教生活好像喝白酒,喝的人更少了。我也只能喝半口,这是宗教生活。李叔同先生出家后,书法的境界就提高了,很浑厚、博大、沉静,有一种慈悲的感觉。这就是宗教生活将弘一法师的艺术带到更高的境界。

我高中是在杭州一中即浙江两级师范、省立一师上的。鲁迅、李叔同等都曾是这个学校的教员。丰子恺和潘天寿就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当年李叔同在这里教授音乐、美术,后来又在杭州虎跑出家,影响了丰子恺、刘质平等一代学生。这个学脉关系,使我有意无意把我的艺术跟玉佛寺联系起来。我有一种体悟,在学校是打专业基础,到上海,变化造就了我的艺术,也许与寺庙禅、佛的结合,能使我的绘画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我和吴冠中先生对谈时,谈到远走他乡也许对画家的艺术创作是有好处的。如果我还留在浙江美院、杭州,可能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在浙江美院的时候我好像是一个毛桃,到了上海之后经过了嫁接,就变水蜜桃了。今天能够和佛教理论相互参透,很可能会把水蜜桃变成仙桃。希望这个艺术馆的建成能激励、鼓励我的艺术实践达到新的高度和境界。

玉佛寺以文名世

钱晓鸣:陈家泠先生与玉佛寺结善缘,我们感觉并非他刻意为之,是个自然过程,他一路走来,就不断地在跟佛祖结缘,结了很多善缘。从艺缘到佛缘,觉醒大和尚是如何看待的?

觉醒大和尚:其实自古以来,佛教和艺术我觉得是不可分割的,这种渊源非常久远。我们看历朝历代的一些大画家、大书法家,与寺院历代高僧大德交往非常多,如苏东坡,就是一个大居士。历代书画名家创作的作品,有很多是佛教题材。这些艺术家或者其创作本身就是佛教题材,或者从佛教当中获得很多灵感,或者到一些寺院、佛门圣地写生。这些都是佛教界与艺术界的结缘,我觉得真的是太好了,应该说过去有,未来还会有。像陈家泠先生这样的大艺术家、大画家,能够把他的作品请到寺院里面来,并且专门设立陈家泠佛教艺术馆,在国内的寺院中,目前我所知道的还没有。寺院珍藏一些画家的作品很普遍,但是把一位艺术名家的几个系列作品同时请进来,并且成立这样的艺术馆还没有。我们将向政府文化部门申办相关许可证。

钱晓鸣:玉佛寺陈家泠佛教艺术馆如果和政府公共美术馆、博物馆是一样的,都具有一种收藏单位的资质,那么你的要求是很高了。

觉醒大和尚:寺院是僧人和居士修学修行的清静佛地,我一直认为,其实佛门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除了教人学佛、做人的道理,给人很多人生的启迪、感悟,从另外一个角度,佛门又是博物馆,寺院里的佛教建筑古色古香,这是建筑艺术,佛像、塑像有木雕的、泥塑的、玉雕的、铜铸的,佛教写经很多是书法家、艺术家抄的佛经,还有画家创作的佛教题材作品,这些丰富的艺术品就构成了寺院博物馆,应该说玉佛寺和陈老师的合作、结缘,是天作之合,非常完美,符合佛义,是社会的福祉。

水到渠成

钱晓鸣:大和尚是怎么想到这个事情的?这个机缘为什么是在此时,而不是更早或者是更晚?

觉醒大和尚:佛教讲缘,这事我想得是比较早,因缘一直不成熟。因缘是缺一不可的,天时地利人和,不到时候就不能成功。20多年前我就知道陈先生,当时是李志良先生介绍的,我对陈先生这样一位大艺术家非常敬仰、尊重,但一直没有机会合作。我看到他画的荷花、观音,他烧制的瓷器,觉得先生真是一位全能艺术家。一般画家有专攻山水或者人物的、花卉的,而陈先生很全面,且独树一帜,他在艺术上取得很大成就和发展空间的时候,还不断求新求变,这非常难得。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的艺术家,在某一个领域取得了成绩之后,就不大可能有新的突破,一直在吃老本。而陈先生除了山水、人物、花卉兼擅,还有瓷器、服装、家具,以及艺术衍生品,这是非常难得的。

这次因缘是在去年,我们跟一位朋友一起,那天陈先生也来了并送给我一本册页,上面有十六尊者,当时就感觉特别震撼。我们寺院里大雄宝殿外东西两侧墙壁上就有贯休和尚的十六尊者,陈先生作品为贯休和尚的十六尊者赋予新的生命。

陈先生说,画十六罗汉,他也可以重新创作,但陈先生觉得贯休和尚的十六尊者很好,就以临摹的方式赋予了新的形式。我当时就问,这十六尊者作品在哪里?陈先生说,这是为日本的一个寺院创作的,现在因为中日关系变化,他不想给日本了。我想,你不想给日本了,我就心动了,不晓得玉佛寺有没有可能把他请进来?陈先生的字画,收藏的人包括企业家、博物馆、美术馆都喜欢,想要的人很多。从经济的角度去请,目前玉佛寺也没条件,我们在进行百年的修缮,工程需要近十亿,所以我们再拿出大笔资金去请,不可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和陈先生见面之后,虽然心动,但是行动上不敢贸然。后来机缘真的成熟了,有一天有位叫王德荣的,他和陈先生也是多年前就结缘,后来他说,由他来帮忙约约看,我说太好了。之后就在禅一会所,那天我是做好思想准备的,万一陈先生同意卖给我了,但是价钱开得很高,我又买不起,那这个事情就太遗憾了,但是陈老先生他没有这样,我们的缘分真的到了。陈老师说,跟玉佛寺合作,设立一个博物馆。我当即说好,我们今天就拍板定了。所以佛教讲的缘真的是不可思议。

钱晓鸣:这个因缘里面很突出的一条是你跟陈老师两个人都很诚信,最后你们是心相通了。

觉醒大和尚:话说回来,其实陈先生的作品,我很早之前就了解,但是想归想,因为我知道陈老师跟大熙法师很熟,每次到大熙法师那边看到陈先生的作品,我就非常羡慕,但是我跟陈先生还没有这个缘分。现在缘分来了,佛教讲心想事成。陈先生能够为很多喜欢他的人创作更多的作品,但如果作品都分散掉了,就太可惜了。今天我们双方决定在寺院设立陈家泠佛教艺术馆,能够让陈先生作品完整、长期地集中展示,供大家欣赏,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钱晓鸣:大和尚讲得很令人鼓舞,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很自然的。你刚才讲到一点,你希望把他做成一个博物馆,这个确实没有想到,我们以为,你们只是从弘扬佛法的角度跟艺术结缘、跟陈先生结缘。你刚才讲到,将来要在寺院做一个正规的具有文物收藏资格的馆,可能国内现在都没有。

觉醒大和尚:可能有些寺院拥有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文物艺术品,但寺院成立一个公共文化展览机构还是新的探索。

玉佛寺在改造时就专门有立项申报上海佛教博物馆,当时就此事,上海的民族宗教管理委员会请示了国家宗教管理局,也请示了上海文管会,两个主管部门都说,从上海的角度鼓励社会一些集体、社会单位办博物馆。那时我们只是从佛教博物馆的角度,现在从陈先生的角度,这个艺术馆就是专门为陈先生一位大家设立的佛教艺术馆,“陈家泠佛教艺术馆”,用个人的名字命名,这在国内我相信也是第一家。

钱晓鸣:从寺庙的角度,实际上你们延伸了对于社会和信徒的服务,具有公益性,就是为信徒、大众,为观众服务,也为艺术家开了一条新路,艺术家作品有了新的归宿。

共同的理念 共同的心愿

钱晓鸣:目前我们的博物馆、美术馆都遇到一个巨大的难题,就是艺术家不太愿意做捐赠,尤其是一些成名的画家。

觉醒大和尚:陈先生能做这样的决定确实了不起。我们决定要做的时候,陈先生讲,要么不做,要做就下决心做专业的,所以在法律方面需要很完善。

钱晓鸣:艺术家作品从物质载体提升到心灵的归宿,艺术家创作精神产品,其实跟寺庙一样——寺庙不生产佛像,生产的或者传播的是佛学理念,是心灵的产品,这一点艺术和宗教是相通的。这种心灵的产品,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果艺术家摆不正这个位置,最后很容易变成纯粹的商品,只看能卖多少钱,对国家、社会的义务却没有了。您怎么看待?

觉醒大和尚:一次午餐后,陈先生说下午找几个朋友打个小麻将。我说,陈先生你这几个小时就可以画一张作品了,多可惜。陈先生说,如果一个画家起来就画画,一直画到睡觉,那么他不是画家了,他可能就是印刷机了。画家的生命来自于社会,来自于山川大地,来自于生活,这样作品才能够有生命,有时代气息。现在有的画家真把自己当做印钞机了,他的作品就完全成为了商品。真正的艺术品其生命并不是短暂的,而是要经历多少代,历久弥新。毕竟人的肉体生命是有限的,即使他能活到120岁、150岁,我们佛教有千岁宝掌禅师,毕竟还是短暂的。艺术作品能够1000年、2000年,甚至更长时间流传下去。佛教到现在已经发展到2559年了,佛教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运动,非但没有消亡,随着我们国家的富强、政治的稳定,佛教生命力越来越旺盛。我觉得艺术作品的生命力,道理是一样的。

我理解陈先生,他真的是在做学问、做艺术创作,而不是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印刷机、印钞机。这么高龄的艺术家到西藏、新疆写生,我看到纪录片中,在西藏的时候,陈先生穿着军大衣、吸着氧在写生。时下很多画家,是在自己家里创作,几乎不大会去写生了。

钱晓鸣:可以说是在特定的时候触发了你们共同的心愿。

觉醒大和尚:缘分。只要我们双方中任何一方没有这个想法就不可能实现。

文化建寺 教育兴寺

钱晓鸣:把艺术引入宗教,历史上也有,您觉得陈家泠佛教艺术馆建成以后,会对你们的寺庙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影响?

觉醒大和尚:玉佛寺治寺的理念是:文化建寺,教育兴寺。我们希望玉佛寺不但能够成为佛教弘扬佛法、寺众修学的佛门清静圣地,更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文化型的寺院。陈家泠佛教艺术馆落成之后,我相信会让玉佛寺向文化型寺院迈出很坚实、很重要的一步。玉佛寺因玉佛而得名,因玉佛在海内外享有盛名。陈家泠佛教艺术馆在玉佛寺落成之后,可以说又多了一个玉佛寺的镇寺之宝,相信玉佛寺在未来的上海,甚至在全国各地,应该会更有影响。

钱晓鸣:能不能再具体解释一下文化兴寺的具体内容?

觉醒大和尚:寺院并不仅仅是让信众到庙里烧香拜佛的。烧香拜佛,只是佛教最基本、最初步的信仰方式。寺院应该给信徒更多,如听法师讲经说法,开设青年居士学佛班,举办佛学沙龙等。有人觉得,信仰佛教是老年人的事情,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我们说不是的,其实信佛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寺院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我们有佛教的梵乐团、图书馆,有觉群佛教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做这些文化的事情,政府宗教部门都是非常肯定的,玉佛寺是在全国寺院中最早办佛学研讨会的寺院之一。玉佛寺佛学书籍的出版,有一二百种之多。佛教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历史中历久弥新,不但不消亡,而且越来越有生命力,就是因为博大精深的教育。在五大宗教当中,佛教的经典最浩瀚,佛教《大藏经》多达六千多传。佛教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宗教了。

钱晓鸣:你讲的是尊重每一个信徒不同的需求,同时让玉佛寺跟信众的生活能够有更多的联系。

觉醒大和尚:对。信徒到庙里来,绝对不满足于就是烧香拜佛,他们希望与法师交流,我们的法师,如果你不学习、不研究经典,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现在玉佛寺的年轻法师,可以说90%以上都获得了大学本科的学历,这在全国寺院也是不多的。我们还曾经把玉佛寺15位法师送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分别学习了英、法、德、日、韩五种语言。我们又分了三批把我们庙里的法师送到上海交通大学学管理,记得当初就有一些国有公司的老总问,他们学管理是为了工作,为了获得一张文凭,出家人学管理是为了什么?我们出家人学管理,不是说佛教的清规戒律不适用了,这些还是非常管用的,但是作为上海这样一个大城市的寺院,我们不单单用佛教的一些办法来管理寺院,更希望引进社会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能够将玉佛寺管理得更好。

最近我们正在注册一家基金会,叫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目前上海宗教界经报上海民宗委批准已经有了4家基金会,2家已经注册成功,另2家还正在注册当中。这其中有3家是纯粹的慈善基金会,而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今后的重点将是做文化、教育、慈善、新媒体、多媒体、影视音乐、艺术等等。另外,配合基金会,我们将会专门成立上海觉群文化传播中心,目前正在申请执照,是民办非营利性质的,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已经题写好牌子了。

希望我们做的这些文化与慈善的事情,不是心血来潮、一时起兴,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长久之计,若干年之后仍对当初的决定不后悔。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鲁婧、潘佳佳)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