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曼德拉山岩画
内蒙古自治区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200余处,这些遗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的西辽河流域及内蒙古中南部的沿黄流域及环岱海地区。以赤峰红山命名的红山文化,是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核心。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相继发现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等一系列草原考古学文化,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呈现出“多源辐辏”“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西辽河流域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敖汉旗的“兴隆洼文化”,其后是位于敖汉旗的“赵宝沟文化”和以赤峰红山后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以及巴林左旗富河沟门聚落遗址为代表的“富河文化”。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发现的哈民聚落遗址,是近期在内蒙古东北地区发现的较为重要的考古发现,被定名为“哈民文化”,也属于红山文化系列。这些考古学文化早到距今约8000年,晚到距今约4000年,以之字纹筒形罐、C形玉龙、楔形石耜为主要考古学文化特点。内蒙古中南部沿黄流域及环岱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属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序列。最早的以凉城县王墓山遗址为代表的“王墓山下类型”,其年代大约距今6000年,属于仰韶文化晚期。其后有托克托县的“海生不浪文化”、包头市的“阿善二期文化”、察哈尔右翼前旗的“庙子沟文化”、凉城县的“老虎山文化”等,以彩陶钵、小口尖底瓶、双耳罐为主要考古学文化特点。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嘎仙洞遗址
内蒙古地区发现的青铜时代遗址有7000余处,其中以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大口二期文化和朱开沟文化为典型。夏家店下层文化发现于老哈河及大小凌河流域,以赤峰药王庙夏家店、蜘蛛山、敖汉旗大甸子遗址、范杖子墓地为典型,其后又有赤峰三座店山城遗址、二道井子聚落遗址重要考古发现。夏家店上层文化南边老哈河流域以宁城县南山根遗址为代表,北边西拉沐沦河流域以赤峰克什克腾旗龙头山遗址为典型,时间为夏、商至春秋时期。同一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在赤峰地区还有“井沟子”“铁匠沟”“水泉”等文化类型。内蒙古中南部的青铜器时代遗址,较为典型的是准格尔旗大口村的“大口二期文化”和伊金霍洛旗的“朱开沟文化”。在朱开沟文化的第五段遗存内,发现鄂尔多斯式青铜戈,从而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时代上限上溯到二里岗上层文化时期,也就是商代早期。经过考古发掘证明,以“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为代表的“朱开沟文化”,是属于商周时期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遗存,其时代下限距今2500年左右。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