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6:20世纪40年代,街头古玩摊。摄影/Hedda Morrison)
此举不但让“公易”获了大利,也使其扬了名。从这以后,每当清朝王公大臣的后代将府邸出卖后,家里的家具什物都来找公易拍卖行代为拍卖。如洵贝勒府的后人将府邸卖给原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公易拍卖行将府内的家具什物拍卖了十多天。山东军阀张宗昌被韩复榘枪毙后,他在西四北石老娘胡同宅子里的所有家具及他自己府内的物资都是“公易”拍卖的。公易拍卖行还接受“地方法院”委托,代“法院”执行拍卖债务人的动产和不动产。企业资不抵债,向“法院”申请破产,公易拍卖行也拍卖债务人的破产财产。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开始全面接收位于北京的敌伪物资产业,并成立了“清查接收处理敌伪物资团”,对大批敌伪资产进行拍卖处理,以便充裕国库。据统计,当时拍卖的敌伪资产总值为5万亿元。遣返回国的日本侨民将“大袍”(和服)、棉被、家具、收音机、留声机等贱价甩卖。日伪统治机构多年搜剐囤积的战略物资如军毯、皮靴等也被国民党接收大员拿到北京的拍卖行抛售。但由于当时国民党官员腐败行为相当严重,各级机构对敌伪资产拍卖频做手脚,进行了形形色色的掠夺和贪污。
(图注7:1948年底,南京,搬运工守着准备准备运走的金锭。摄影/Carl Mydans LIFE)
在拍卖期间,以贬价、贬质、贬量,以及串通得标等舞弊方法,对拍卖物品实行变相窃取的现象比比皆是。海关是当时负责主持拍卖各种敌伪资产的经手者之一,但在拍卖中丑态百出。利用拍卖机会中饱私囊,堪称当时国民党政府的一大发明,这从而给旧北京拍卖业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