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民国老北京拍卖行:花头门道胜似今日【3】

2014年09月28日09:25    来源:雅昌艺术网    手机看新闻

  1945年,日本投降后,设在东交民巷美国兵营的人数增多,米兹金将濒临倒闭的拍卖行改成飞利福斯西餐厅,内设舞厅,成为美国兵的娱乐场所。1949年北京解放后,米兹金带着家眷回到前苏联,西餐厅也改为了商行。

(图注5:1946年,北京街头。摄影/Dmitri Kessel LIFE)

  据朱燕鸾介绍,老北京有五六家拍卖行,主要集中在东城和西城。她的姑父高兆庸曾在苏州胡同125号德商开办的鲁麟洋行当过经理,这家洋行在1945年前后改称鲁麟拍卖行。鲁麟洋行的遗址现在已成为了《北京日报》社的职工宿舍。

  据朱燕鸾回忆,早年这个大院的院门为中式格局。朱漆大门,旁边有一对石狮,院内有一座欧式洋楼,后边有个大花园,置有假山和亭榭。洋楼为德商和她姑父办公及住宿用,院内有多间平房为货场和拍卖场。当时的拍卖会经常不定期举办。开拍前先在电台和报纸做广告,然后将拍品陈列于货场,编上号,任人参观挑选。拍卖时,拍卖师站在高台上,身前放一方桌,手持木槌唱拍,形式跟现在的拍卖行没有大的差别。

  鲁麟拍卖行到北京解放前夕便关张了。这座老宅后来成为《北京日报》社的产业,建国后成了《北京日报》社的一个办公场所。以后,老宅成了报社的宿舍。时过境迁,如今的老宅已成乱无章法的大杂院,原有的格局早巳不复存在,花园亭榭只能从记忆中寻觅了。只有六十多年前种下的老槐树依然以它粗壮的枝干和浓荫,印证着老宅的变迁。

  民国时期,在西长安街路北双塔寺西侧有个公易拍卖行,原经理叫张金水,河北雄县人,他原本是跑街买卖旧货的。后来“公易”被京城有名的玩家、平易银号的魏子丹盘了过去。魏子丹聘请张德甫和梅雨田为正副经理,并请了几位古玩商当顾问。

  公易拍卖行最露脸的一次拍卖是在1925年。冯玉祥把溥仪驱出皇宫后,该行拍卖过宫中的一些不易长期保存的物资。当时紫禁城改为故宫博物院,主要展出历史文物,但御膳房、缎库、太医院所存的山珍海味和各种调料以及绸、缎、绫、锦、各种中药材等物品都无法长期保存,只好在神武门外设立售品所,公开向社会出售。公易拍卖行抓住这个机会,与故宫售品所协商,将一些物品如绸、缎、绫、锦等,由公易拍卖行拍卖。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张卉、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