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国家画院和方力钧其实是资源互为利用,即画院利用方力钧的知名度打当代文化牌;而方力钧则利用国家画院这个平台为他扩大影响力,取得更多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垄断。
8月14日,以“野狗”自居的自由艺术家方力钧被聘为国家画院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一职。本来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因为方力钧在国内当代艺术中的知名度及国家画院接纳当代艺术而引起很大关注。
方力钧实为向世俗和利益妥协
从大学毕业就做自由艺术家,而未进入官方美术体制的方力钧,一直被认为是国内草根艺术家的代表。方力钧前几年出了一本自传式书就叫作《像野狗一样生存》,以至于“野狗”甚至成了很多草根艺术家的代名词。这种榜样性甚至有一种励志的成分,带动更多无法进入官方体制的艺术家做职业艺术家。从圆明园到东村,再到宋庄,一直不乏无数怀揣梦想的艺术家从全国各地驻扎北京,企图最终“修成正果”。从圆明园画家村一直走到如今名利双收程度的方力钧,即便他的艺术创作已日渐失去早年仅有的一点前卫色彩,但仍然有不少拥趸。
哪怕我们可以不以崇高的心结来看待方力钧的“野狗精神”,然而被代表主流美术的国家画院收编仍然可以毫无疑问地被看作是野狗被驯良,野性被收敛。野狗的状态至少是自由的、个性的,但野狗毕竟不是那种“永远无法融入到人类社会规范”的野狼,最终还是会渴望成为被豢养的家狗。方力钧被聘实际上是职业艺术家的“野狗精神”向世俗妥协及向利益屈就。而他戏言的“感谢招安”不妨看作是他内心的真实表露。以方力钧为代表的国内很多艺术家其实一直是伺机被豢养的伪野狗,渴望被主流文化体制招安。他们内心里类同于精神侏儒,艺术之外的物欲过于强烈,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会落下,完全没有一流艺术家该有的那种精神上的脱俗与高贵气质。扔两根骨头,就赶紧上前叼走,是典型野狗的特性。
国家画院借方力钧凸显包容性
对国家画院来说,与其说想请方力钧出山做点事,不如说借方在当代艺术圈的影响来给他们加分。国家画院聘请方力钧或许仅仅是向外界做出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表明主流艺术对当代艺术的认同和接纳,以及在当代意识上的与时俱进。国家画院缺乏的是能从宏观文化层面和思想意义把握当下艺术创作的研究者,是更多从思维层面和视觉文化角度思考艺术的当下意义的批评家,而不是一个作为符号摆设的仅仅单纯是艺术家的方力钧。说到底,国家画院和方力钧其实是资源互为利用,即画院利用方力钧的知名度打当代文化牌,以便扩大并享有更多利益;而方力钧则利用国家画院这个平台为他扩大影响力,取得更多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垄断,以便为他的艺术占据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份额。不过,无论如何,在我看来这只能是形式上的勾兑而已,而不可能是主流艺术真正地接纳并承认当代艺术。
外界宣传中当代艺术被招安,纯属是莫须有的臆测。方力钧能代表当代艺术吗?方力钧在当代艺术中仅属于名利双收的所谓成功者个案,在学术高度上尚有待商榷。他早已是属于当代艺术系统中既得利益者,失去了最初仅有的一点批判性和创新性。方力钧能否具备当代艺术研究能力,是否具备国家画院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这个职位的宏观把控力和实际的研究能力,面对他的将是种种挑战。未来究竟如何我们拭目以待。◎闻松(青年艺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