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色釉:瓷器中的大家闺秀--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滚动新闻

单色釉:瓷器中的大家闺秀

2013年07月04日08:26    来源:人民网-江南时报    手机看新闻

清雍正祭红釉玉壶春瓶

清雍正祭红釉玉壶春瓶

清乾隆霁蓝釉鹦鹉耳扁瓶

清乾隆霁蓝釉鹦鹉耳扁瓶

  没有青花复杂的花纹,只依靠细腻艳丽的色彩,单色釉瓷器在我国的瓷器发展史上,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单色釉被誉为彩瓷之母,也被认为是陶瓷收藏的较高境界。质地迥异的胎体和美不胜收的釉色,见证了中国陶瓷艺术史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瓷器中的“大家闺秀”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

  宋代,单色釉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单色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单色釉瓷器胎体优雅、流畅,釉色纯正、明快,部分单色釉瓷,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无,既不失单色釉的素雅,又有图案可供养眼品赏,可谓雅上加雅,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珑,精美无比。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

  单色釉因为少了彩绘,对瓷器整体美感表现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烧制工艺上就需要特别留意釉面质量和光泽质感,素胎表面刻划、贴塑等装饰,甚至影响到器型式样和大小。烧制工艺技术水平对美感表现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陶瓷烧制工艺难度评价也是挖掘各种单色釉收藏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宋元明清精品迭出

  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不过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大段时间瓷器的造型、色彩较为拙朴实用,多和现代人的审美观有距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单色釉瓷器出在宋元和明清两个时期。

  宋代龙泉窑青瓷以“千峰翠色”独领风骚,五大名窑(钧、汝、哥、官、定)俱为单色釉,各擅胜场,成为单色釉瓷器的发展高峰。进入明清两代之后,青花、彩瓷和单色釉三分天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烧制技术登峰造极,因此单色釉瓷也有大量创新。根据雍正十三年《陶成纪事》记载,景德镇窑场共有57种花式釉,其中40多种为单色釉,著名的釉色如“郎红”,是当时的督造官郎廷极在模仿明宣德“祭红”的基础上所创烧,经窑烧后釉色鲜紫,酷似牛血,所以法国藏家称之为“牛血红”。由于烧制难度很大,后来出现了“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

  单色釉拍场备受追捧

  如果说粉彩是皇家富贵的彰显,单色釉瓷器则有高雅文士的气质。当追捧清三代官窑彩瓷之风一吹而过之后,单色釉瓷器则在波澜不惊之中成为拍场“宠儿”。

  早期单色釉瓷器成规模的拍卖较少,其中较重要的是香港佳士得1996年举办的徐展堂“静观堂”旧藏专拍,曾上拍过19件单色釉瓷器——宣德瓷器3件,康雍乾瓷器16件,一套8件有修补的清康熙豇豆红釉文房用品以717万港币成交,创1996年以前颜色釉瓷器成交价格之最。

  随着明清官窑瓷器整体价格的高升,单色釉瓷器价格也随行就市,有了起色。2000年5月2日香港苏富比春拍的瓷杂专场首次在中国市场推出前牛津大学教授霍氏珍藏的70件重要明清单色釉瓷器,成交的52件拍品价值2562.74万港币,对其后颜色釉瓷器的收藏和拍卖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到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推出“玉剪霓裳——张宗宪御制瓷珍藏”专场,清乾隆炉钧孔雀毛釉如意耳扁瓶以2090万元成交,清乾隆粉青釉浅雕夔龙纹如意耳葫芦瓶以1556万元拍出,再次带动单色釉瓷器市场价格上扬。2007年北京保利春拍、北京长风秋拍、北京翰海秋拍都有单色釉专场推出,这以后单色釉瓷器也成为瓷器拍场大项,时不时出现亮眼的拍品,可比起青花、彩瓷接连爆出的亿元天价,单色釉瓷器的价格并不显眼。

  2008年苏富比巴黎春拍隆重推出了卡尔·肯普旧藏的中国白瓷专拍,124件拍品创下了359.955万欧元的成交额,创历年中国颜色釉瓷器专场拍卖之最。200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芭蕉叶纹镂空“缠枝牡丹图”长颈胆套瓶以4770万元成交,创下单色釉瓷器拍卖纪录。

  在2011年3月纽约佳士得推出的“戈登珍藏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及早期艺术精品”专拍上,99件拍品,成交率为94.95%,件数不多,但收获2301.22万美元,7件价超百万元的瓷器中,4件价超千万元,是当年最重要的颜色釉瓷拍卖,各种完美的釉色令人为之叫绝,再现了清代颜色釉至高至美的工艺水平。其中一件清乾隆霁蓝釉鹦鹉耳扁瓶拍至545.85万美元,被中国厦门谦记古美术馆竞得,也是目前所知霁蓝釉瓷器的新纪录。

  市场潜力逐步显现

  随着中国内地藏家购买力的上升,近年欧美、日本乃至中国港台地区藏家出手的单色釉瓷器也出现了回流内地的现象。拍卖行或许正期望中国顶级藏家和欧美的藏家厮杀出新的拍卖纪录,给如今的中国古董热吹出新风向。

  早在2009年的秋拍市场上,单色釉瓷器就已经展现出了不小的市场潜力。其中清乾隆粉青釉“三牺”弦纹壶,估价900万至1200万港元,成交价达到了2026万余港元,而在2006年香港秋拍市场上,其成交价却只有874.4万港元。清雍正霁蓝釉梅瓶,估价50万至60万港元,成交价为146万港元,而在2004年纽约拍卖市场上其成交价却只有66000美元。单色釉瓷器价格以青釉瓷成交价最高,甜白、红釉为上,黑釉最低。

  从目前市场拍卖情况看,清代单色釉瓷器无疑是拍卖市场的主力。清代单色釉瓷器烧造于被誉为盛世年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这三朝的单色釉瓷器是整个清瓷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无论是仿宋五大名窑还是各式新创釉色产品,都使人感到精雅无比。许多藏家对这种现状却表示乐观:“虽然单色釉瓷器的价格在涨,但其涨幅远低于其他品种,且相对滞后,这倒给了藏家很大的捡漏儿机会。”

(责编:赫英海、鲁婧)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