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琪:新水墨抢滩国际艺术市场--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滚动新闻

李安琪:新水墨抢滩国际艺术市场

2013年07月04日08:12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李安琪。 香港苏富比供图

李安琪。 香港苏富比供图

  6月28日,“七十后:新水墨——怡情斋收藏展‘和’一墨相承──香港艺术家十二人展”在香港苏富比[微博]艺术空间落下帷幕。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于2012年5月19日开业,除了做艺术展览,也包括拍前预展。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策划总监李安琪在接受《京华时报[微博]》记者专访时表示,亚洲乃至国际对新水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新水墨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现在定义什么是新水墨还为时过早。

  

  >>关于展览

  70后是新水墨亲历者

  京华时报:此次两个展览是一展一销,作品是如何选择的?

  李安琪:“七十后:新水墨──怡情斋收藏展”只展不售,怡情斋主人庞俊怡拿出涵盖两地艺术家的部分经典作品,呈现当代水墨的各种面貌、媒材和创作主题,反映不同的社会面貌,以及水墨的词汇与联想。同场举行的“一墨相承──香港艺术家十二人展”为展售会,透过水墨之韵演绎变幻不断的城市景观,展示香港的集体回忆与身份认同,体现其对当代香港艺术带来丰富多样的影响。我们挑选了呈现不同面貌、媒材和创作主题的作品,希望为收藏家及艺术爱好者带来不同的选择,其中包括摄影作品、圆珠笔纸本、视像装置和雕塑等。

  京华时报:为什么选择举行新水墨的展览?

  李安琪:香港苏富比旨在开拓亚洲艺术爱好者之收藏视野,适逢苏富比在亚洲成立40周年,策划香港首个同类型当代中国水墨收藏展“七十后:新水墨──怡情斋收藏展”是希望为一群年轻的内地和香港两地艺术家提供平台,让世界各地的收藏家更能认识他们的当代水墨作品,探索新一代70后艺术家的作品;“一墨相承──香港艺术家十二人展”展售逾20件来自12位香港艺术家于过去10年创作的作品,反应很理想,尤其吸引年轻收藏家及新晋藏家的注意。由于这个展售会是以私人洽购的方式出售艺术品,跟公开的拍卖不一样,我们不能透露销售数字。

  京华时报:为什么会选择做一个70后艺术家的展览?

  李安琪:举办过的关于当代水墨的展览大部分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艺术家为主,本次展览中的16位艺术家生于1970至1989年间,分别见证了20年来内地与香港的巨大变迁:经济起飞及迅速城市化、1997年香港回归、互联网及太空探索年代之来临等种种发展及现象等。这些艺术家面对着大都会急速转变的步伐,透过传统水墨的媒体探索演绎当代艺术视觉景观,并阐释他们独特的当代视野。他们既忠于前辈的拓新精神,也不断对水墨的特质、艺术的媒体理念及新想法、素材、技巧进行实验,力求缔造个人艺术语言。他们以水墨表达自己独特的声音与视野,扩阔当代艺术表达的空间,由此也为艺术爱好者带来更广的视野。

  >>关于新水墨

  定义新水墨为时尚早

  京华时报:目前在新水墨的界限上存在争议,您觉得什么是新水墨?

  李安琪:当代水墨不拘泥于文人画的水墨纸笔,艺术家以传统媒介表达创新意念、美学及文化象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水墨运动”到“85年美术新潮”,先锋艺术家如吕寿琨、周绿云、刘国松、王无邪、谷文达、徐冰等,结合东方媒介及西方观念创造了突破性的艺术词汇,也引出了文化艺术新方向,并深远影响了当代水墨的发展历程。这些前辈将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接轨,他们同时面对如何将中国当代艺术向西方转译的挑战。在21世纪全球化环境中,水墨在当代维度诠释下溶入新的文化思维、观念及美学内涵,使从前严谨的水墨艺术主流脉络,通过大胆的试验得以重新定义。但是,此类艺术只发展了很短的时间,需要多一点时间才可作定论。

  京华时报:内地与香港新水墨艺术家在创作上存在哪些异同?

  李安琪:新水墨具有地域文化差异特性,关乎社会与历史的发展背景,艺术家如何响应水墨传统,主要是取决于各自城市地方的文化与历史特点。香港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水墨运动的基地,也是发展最蓬勃的地方。内地艺术家长期生活于传统规范与现代革新的内地发展环境之中,而香港艺术家在英属殖民地时期成长,缺乏一个明确的文化认同,他们只从书本、节日和旅行中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寻找传统个性。港台和内地艺术家都希望打破传统水墨的局限,并注重与西方艺术接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抽象、极简主义、概念性及实验性的观点完美地融入水墨中,通过水墨与西方进行交流和对话。

  >>关于收藏

  新晋藏家已开始购买

  京华时报:目前新水墨的市场情况如何?

  李安琪:中国水墨画在收藏界一直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很多人对中国当代水墨画的兴趣与日俱增。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使用传统笔墨,展现出符合当代特点的新水墨世界,艺术家不同的背景又成就了他们迥异的风格,带给观者耳目一新的景象。

  京华时报:藏家对新水墨的接受程度是否高?

  李安琪:水墨素来是重要的艺术媒介,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近年来,不少学者以新水墨艺术作为研究项目,此类作品更于知名博物馆、画廊及展览中展出,这反映了中国当代水墨画的重要性日增。再者,当代水墨画的价格相对较能让收藏家负担得起,尤其备受年轻及新晋藏家关注,有些人已经开始收藏。

  京华时报:纽约自去年开始着重举办新水墨的展览和销售活动,西方对新水墨是否可以接受?

  李安琪:近年,亚洲以至国际对水墨艺术的兴趣渐趋浓厚。纽约苏富比今年三月推出的“Shuimo”展售会呈献第一代突破水墨传统的当代名家作品,展览让大家有机会探究了解一众仍未被完全发掘的新一代青年艺术家创作,也让中外藏家叹为观止。(京华时报记者顾博)

(责编:孙石磊、赫英海)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