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霍尔:生前身后不寂寞--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滚动新闻

安迪·沃霍尔:生前身后不寂寞

2013年07月01日08:47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玛丽莲·梦露(丝网印刷) 安迪·沃霍尔

  天 颖

  不久前,美国菲利普斯拍卖行将安迪·沃霍尔完成于1962年的丝网印刷作品——《开口而笑的玛丽莲·梦露》以382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菲利普斯之前预计这幅画作大概能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拍出,但在竞争对手苏富比和佳士得为期两周的拍卖活动创成交额纪录后,菲利普斯将这幅桔色背景、29英寸画作的要价提高至3500万美元,并最终高价成交。

  雄霸拍场的超级大鳄

  毫无疑问,沃霍尔是20世纪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作为当代艺术的超级巨星,安迪·沃霍尔早已被冠上各种顶级头衔:波普教皇、“美国的毕加索”、艺术市场的“道琼斯”……在今天,即使距安迪·沃霍尔去世已超过25年,他的作品依然是世界艺术圈最大的生意之一,他的作品也屡屡在拍卖场创下天价。“上世纪50年代,当安迪·沃霍尔开始画《金宝汤罐》时,一幅作品连100美元都卖不到。而今天,这些画作能拍到4000万到1亿美元。”安迪·沃霍尔美术馆馆长埃里克·夏纳说。

  有很多原因使得沃霍尔的艺术市场被认为是战后当代艺术的楷模,包括它的规模、标志性的交易、艺术家作为潮流引领者的声望,以及商品投资的潜质。他拥有一个符号化、易于识别的名字和画风;他是一个多产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时常上拍卖行,且常以令人炫目的价格成交。2002年以来,沃霍尔一直位列全世界成交纪录最多的艺术家前三强。2007年,其作品以拍卖成交4.28亿美元的总价位居榜首。而之后的两年里,沃霍尔的市场表现急剧下挫,其间同样多产的毕加索重回榜首位置。尽管如此,没有人为此太过忧虑。因为随后的市场行情即证明,沃霍尔一些佳作的价格并不会受到市场低迷的影响。

  2010年,沃霍尔作品销售总额高达3.13亿美元,占所有当代艺术拍卖业绩总额的17%。这一骄人的成绩比前一年增长了229%,事实上,没有什么人能像沃霍尔那样从萧条中获得如此大的反弹。更重要的数据还在后面——从1985年到2010年底,沃霍尔的拍卖均价涨了3400%。而同期当代艺术市场的增长总额大约只有其一半,道琼斯指数更只增长了其1/5。

  2012年,沃霍尔成功登上了艺术家拍卖成绩排行榜的首位,拍卖总成交额高达3.803亿美元。

  因画梦露而一举成名

  中国观众对于安迪·沃霍尔的认知来自于网络或拍卖行的各种数据。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或许会给观众一个更加立体和鲜活的沃霍尔。此次展览是亚洲有史以来最大型的安迪·沃霍尔回顾展,时间跨越了沃霍尔从上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艺术生涯,共展出绘画、摄影、丝网印刷、素描以及雕塑等作品400多件,包括其带有强烈个人风格和印记的《金宝汤罐》、《伊丽莎白·泰勒》、《杰奎琳》、《玛丽莲·梦露》等代表作。这也是安迪·沃霍尔第一次完整地出现在中国观众面前。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是商品社会、都市文化和现代传播的产物,其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机器生产式的复制,完全相同的商品元素在画面中重复出现,形成奇特的货架式画面,货架正是工业文明的奇特景观。他的作品中最常出现的是名人以及人们熟悉的事物,比如玛丽莲·梦露和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玛丽莲·梦露》是安迪·沃霍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给沃霍尔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在这幅创作于1967年的画作中,沃霍尔以梦露的头像作为画面的基本元素,一排排地重复排立。而这一个个色彩简单、整齐单调的梦露头像,也正反映出现代商业化社会中人们无可奈何的空虚与迷惘。这一作品直到沃霍尔去世10多年后,仍被英国艺术界评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5件艺术品之一。

  “梦露和沃霍尔算得上是同一时代崛起的艺术家,但梦露当时的声誉要比沃霍尔高得多,画《玛丽莲·梦露》正源于沃霍尔不甘寂寞的心态,他很想出名。梦露去世了,沃霍尔觉得这是一个成名的时机。他在梦露去世一周,很多人还沉浸在悲痛中时,就开始画《玛丽莲·梦露》。结果也确如他所想,人们因为关注梦露,而关注了他的艺术。”埃里克·夏纳在谈到《玛丽莲·梦露》时说,“在逝世25年之后,沃霍尔仍然是一个复杂的、经常被误解的人物。”

  沃霍尔大胆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他最出众的风格是透过丝网印刷手法和不断重复影像,将人物画成视觉商品。

  “投入到现实中去”

  策展人尼古拉斯·钱伯斯将展览命名为“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是因为沃霍尔曾说“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成名15分钟”。沃霍尔将大众媒体上一闪即逝的现成品记录下来,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刻在观众的记忆当中。策展团队以“15分钟的永恒”为题,再向安迪·沃霍尔致以敬意。

  安迪·沃霍尔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对沃霍尔生活以及艺术创作进行推进和研究,自1996年起,由沃霍尔博物馆主办或合办的展览,其观展人数已经超过了900万。沃霍尔博物馆经过多年商讨与努力,终于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及纽约梅隆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将“安迪·沃霍尔”首次推向中国观众。

  安迪·沃霍尔不仅是美国波普艺术的领军人物,他对中国的艺术创作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中国的政治波谱与艳俗艺术都与安迪·沃霍尔有关系。策展人钱伯斯也认为,“波普艺术”并非一个独立的源于英国或美国的艺术观念,而是对任何一个特定地方其社会环境的一种回应。80年代初,波普艺术进入中国艺术家的视野,中国艺术家们开始把这种主要来源于美国的波普艺术语言借鉴过来,作为反映当时社会问题的一种手段,并以此方式使艺术能及时地参与到大众生活中。此种美术现象的出现对于当时的中国美术界影响很大,以致90年代以后形成了席卷中国艺坛的波普画风。可以说,安迪·沃霍尔触动了世界各地的画家们“投入到现实中去”的情绪闸门,他们在融合与借鉴下又创造出了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语言,形成了新的波普形式。

(责编:鲁婧、张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