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喜欢用美好的花来赞美美丽的女子,青年画家谢青则用她的画笔来描绘花卉闺秀般的百样姿态。她对花的描绘都有一种拟人的美感,笔下的花儿无论是什么花种,都不是取悦于人的媚态,而是亭亭玉立,不温不火。
欣赏谢青的花鸟画,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清新雅致的“书卷气”。没有恣意纵情热闹盛开的花海,每一枝花儿的绽放都是安静的、矜持的,有着闺秀般的节制。细读,每朵花的花瓣层次分明,笔笔都有交待,藤蔓灵动生气,有时铁画银钩,有时线条流畅、圆润,在枝叶上透溢出有着韧性的生命活力。
谢青有着令人羡慕的经历。她出生于绘画之家,求学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和中央美术学院,其间获得“叶浅予奖学金”、“冈松艺术基金奖”等,基础扎实。
一直专注于中国花鸟画的研究与创作的谢青,毕业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在这个艺术之苑中扎住了根。她的生活就是写字、画画,跟学生们讨论绘画的技法,与同事们交流创作的心得;就是学习、传承经验,在自己的创作中体验和领会前人的心法以及绘制技巧,再传授给学生。谢青说:“我的一生可能就这样度过了。有人会认为这种经历是一帆风顺,也有人会认为是索然无趣。而我却时时觉得这种生活来之不易。日子是一天天过的,画是一笔笔画的。每一天我都认真生活,每张画我都真诚地对待。这便是我的追求。”
中国画领域中前辈大师众多。谢青在博士研究生阶段选定潜心研究潘天寿,完成了论文《潘天寿花鸟艺术研究》,从中获益良多。潘天寿在雁荡山的写生方法给了她很多启示:潘天寿从不在现场写生,他只是观察,看山、看花、看水,写生时段结束之后,他的收获是代表作《雁荡山花》、《小龙湫一角》等几幅大创作。
之后,谢青将研究心得转化为绘画语言,融入画面,摸索出最能传达自己的所思所感的表现方法。她有意识地选择了身边朴素的题材,寻常百姓家的菜园、乡村不知名的野花,这些花儿“养在深闺人未识”,之前很少有知名画家将这些题材入画。谢青强化了对这些花儿的感受,在新的题材上试验新的绘画语言,除了线的要素外,重视点和面的配合,强调画面的平面效果,弱化笔墨层次,把现代构成的要素引入到绘画中来。近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谢青的画面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所有这些乡间田野的题材,经过谢青的描绘与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花一样,都流露出大家闺秀般的气质,我喜欢她画笔下那些颇具书卷气的闺秀。(岳洁琼)
净荷吹香(中国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