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希特勒郁郁不得志:曾一度靠卖画度日【3】--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滚动新闻

1913年希特勒郁郁不得志:曾一度靠卖画度日【3】

2013年05月03日07:59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手机看新闻

希特勒绘画作品(资料图片)

  帝国的军队曾被当作一个超民族组织,军官团由离开本民族地区的军官组成,以德语为统一语言。1881年,新任总参谋长为提高动员速度,不惜冒军队“地区化”的风险,而代价是复杂的内部管理和士兵缺少效忠国家的精神。到1913年,不仅帝国居民讲数十种语言,军队官员除德语外,还需用其他11种语言下达命令,每一种语言都有国歌的官方翻译。但互相冲突的民族主义集团却在排犹问题上态度一致。尽管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们历来对犹太人友善,但多民族帝国里民族主义呼声已经甚嚣尘上。

  犹太人与希特勒

  1913年,维也纳200万人口中犹太人约占1/10,比西欧任何一个首都的犹太人都多。除了财富,犹太人也是维也纳艺术、文化的赞助者,犹太知识分子决定性地影响了帝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那个时期维也纳一度出现174个报纸编辑位置中有123个被犹太人占据的情形。这里的犹太名人也很多,弗洛伊德居住在维也纳伯格大街19号第5公寓,而住在他对面6号公寓的,是犹太复国运动的倡导者赫茨尔。

  除了犹太人,在这个让众多人经历身份危机的帝国,一直是弱势群体的妇女们也活跃起来,寻求自身解放。尽管投身妇女运动的原因各不相同,她们都以一种宗教热忱献身于事业中。

  著名的维也纳咖啡屋更是激荡着“火花”。文学家在此写出名篇巨著,艺术家寻找灵感,哲学家传播思想,建筑家交流如何“重建世界”,革命家来这里流亡、交友。像托洛茨基,从1907年起就在维也纳,一直待到1914年。1913年,斯大林来维也纳同托洛茨基会面,在那里待了一个月,写出《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还有后来成为南斯拉夫领导人的铁托,当时在南维也纳新城的戴姆勒汽车厂工作。

  在外人眼中,维也纳的生活是惬意的,但有一个年轻人却郁郁不得志。1907和1908年,他两度被维也纳艺术学院拒绝,只好在维也纳街头靠画画度日。他觉得维也纳根本不是德意志人的城市,到处都是斯拉夫人、波希米亚人以及犹太人。他在维也纳阅读了大量反犹文学作品,开始把犹太人视作贫穷、犯罪、色情行为的渊薮。也是在这里,他学会了用少数人的恐怖行为威吓沉默、温顺的大多数。这个年轻人就是阿道夫·希特勒,几十年后的奥地利悲剧以及欧洲悲剧已经酝酿产生。

  20世纪初的维也纳,是一个危机四伏而又激荡着各种理想的世界,这一切随1914年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而烟消云散。1916年11月,即一战的第三个年头,86岁的约瑟夫皇帝去世。两年后,奥匈帝国四分五裂。

(责编:孙石磊、鲁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