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的“成名三昧”--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策划>>毕加索

毕加索的“成名三昧”

2013年04月08日10:49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手机看新闻

成名是件幸运的事, 成名是件无聊的事,成名甚至是件毁灭的事. 毕加索的成名具有此中三昧.

毫无疑问,(Pablo Picasso,1881年—1973年),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被称为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的当代巨匠。好奇心带我进入毕加索的世界。他是位多产画家,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毕加索少年时期已峥嵘头角,观其画,确实是天才一

1889年8岁就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 斗牛士》;

1894年13岁首度展出作品;

1895年14岁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

1897年16岁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这样的天才!世上有几人!

毕加索一生中画风的多变,作品均异,那种勇于改革,自我否定的魄力在历代画家中可谓绝无仅有。他的画风因变换风格可以分为如下不同的时期。

蓝色时期 (1900—1903年,19岁-23岁,人生的低潮时期)。迁至巴黎的毕加索,既落魄又贫穷,住进了一处怪异而破旧的住所“洗衣船”,这里当时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所。

他的代表作是

1902年 完成的“蓝色自画像”; 1903年完成的《人生》,蓝色调象征贫老与孤独,悲哀,但是忧郁的美,令人感动难忘。

玫瑰时期也称粉红色时期(1904—1906年23岁-25岁),情窦初开,他发现了自己的爱情, 粉红色的玫瑰是爱情的象征。

1905年。年仅24岁的毕加索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

《拿烟斗的男孩》之美,令人百看不厌。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的毕加索的作品是美的象征,可是,当他1906年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以后,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他的立体主义时期,从1907年到1916年,年龄在26岁-35岁,正是人生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对于二维平面绘画的起码要求是有立体感。可是绘画造型艺术中出现了号称“立体画”的流派,望文生义,似乎“立体画”的流派更强调立体,其实不然. 所谓“立体画”的流派是把从不同视觉角度所得物象的拼凑,堆积,重合,平面涂色,变形丑化,如同漫画,毫无美感,甚至令人恶心。

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一幅著名杰作—《亚维农少女》,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实际上,《亚维农少女》是五个被丑化了的妓女。是曾经患上性病的毕加索以此发泄他的怨恨.竭力丑化她们.结果好运赶上了,毫无美感的漫画式油画《亚维农少女》竟然使他一举成名。

据说毕加索本人对此作品并不喜欢,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

这幅画,被称为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却毫无立体感。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 他发泄了愤恨,却获得了名声.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应由绘画作品本身来说明。不懂艺术的评论家在大师的盛名之下竭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尽管牵强附会,难圆其说,还是谬种流传..什么“画面上被分解为带角的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啊,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所谓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啊,这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丑态是“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啊,等等,不一而足。 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难道尽数十年精力彻底打破五百年造型艺术的基本法则就是所谓的创新吗?在当时,被疯狂氛围陶醉的阿维翁市民,美中取丑,以丑为新,以为此画不同凡响,于是毕加索突然名声大震,画价飞涨。

此后,在画商与拍卖行操作下的名利场上, 毕加索即兴表演,乐不可支。一发而不可止,在所谓变革的道路上奔跑,远走高飞,越画越丑,从真实记录毕加索绘画创作的一部影片中,我们看到这位大师赤膊上阵,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单线平涂,几何拼块,简单快速的作画态度与方式.. 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的毕加索的作品所表现的美消失已尽.1909年毕加索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2年把上胶的纸贴到画上,进一步发展立体主义。在丑化美术的旅途中,他毫无羞耻,自吹自擂,横冲直上,在名利双收的45年之后,毕加索遁世于慕姜郊区别墅,离群索居。晚年毕加索的画作大量的表现为拥抱、交缠、蠕动,做爱,模模糊糊,粗制滥造谁也猜不透灵感应该是来自摔跤还是性爱。这些毕加索晚期作品就像儿童涂鸦一样,有时是巨大的脸孔或是肢体,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根本没有任何美感。公布之时也引起巨大争议。

有机会去巴黎时,不妨花点小钱浏览一下位于巴黎沼泽区的毕加索博物馆。凭着普通人的良知与良心,谈谈你的感受,会不会与我有所同感。

理性向人们提出了自然与绘画何者是现实,何者是幻觉的问题, 绘画是自然与生命的美的反映,还是画家头脑中的一个感念游戏,故意地破坏传统是创新还是堕落,等等。

不能否认,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如果说对绘画毫无常识的大师布拉格是在突如其来的名利与世俗的压力面前惊慌失措,以类似自杀式的醉酒驾车结束了短暂的生命的愚人的话,那么毕加索则是抛弃惊世才华自觉地走向丑化美术,尽情享受孙女般性爱采阴补阳延年益寿的智者。

1973年,他静静地离去了,走完了九十二岁的漫长生涯,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毕加索是个始终引起争议的人,与其说是由于他年青时代显露出来的让人倾倒与折服的过人才华还不如说是他花了大半生精力去自我否定,化美为丑的疯狂激情。即使是他的亲人们也对这位天才画家的评价却褒贬不一。他在世时人们争先恐后地想同他结交,在他去之后,世人却为他的故事和名声争执不休。其实争论不是来自他的无数绘画作品,而是来自名利场上的无知,贪欲,无耻,来自厚颜无耻的媒体,轻浮盲从的评论家。

毕加索的所谓创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成功都以名利双收为证据。遗憾的是,毕加索初获成名之时却是他走向艺术上的无聊之境与自毁之道的开始。他毁灭了人类之美,他毁灭了自我之美,他毁灭了常识与良知。这些对毕加索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他大半生既有有钱又有自由。现在他的遗作是画廊,拍卖行,富翁们的可以不断挖掘的金矿。他成为画坛的一颗巨星,对后学恐怕是黑暗可怕的深渊!

毕加索的“成名三昧”,我认为就在于此。(孙信一)

(责编:任文(实习生)、鲁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