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特展访羲之 日策展人回应《大报帖》热议--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滚动新闻

东瀛特展访羲之 日策展人回应《大报帖》热议

2013年02月28日14:41    来源:东方早报    手机看新闻

  富田淳是东京国立博物馆“书圣·王羲之”特展的策展人,对于此次特展的策展缘起,他在东京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访谈时坦言,最初是想把中国、日本、美国的王羲之双钩唐摹本集中起来做一个大展,但后来发现有相当难度,才退而求其次举办了这一展览,但他仍然期待一个真正的王羲之大展。而对于中国学界与书法界对新发现的《大报帖》的热议,他也给予了回应。

  “书圣·王羲之”特展策展人、东京国立博物馆主任研究员富田淳

  描绘永和九年兰亭修稧的《兰亭图卷》万历本(局部)

  富田淳是东京国立博物馆“书圣·王羲之”特展的策展人,对于此次特展的策展缘起,他在东京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坦言,最初是想把中国、日本、美国的王羲之双钩唐摹本集中起来做一个大展,但后来发现有相当难度,才退而求其次举办了这一展览,但他仍然期待一个真正的王羲之大展。而对于中国学界与书法界对新发现的《大报帖》的热议,他也给予了回应。

  《大报帖》的鉴定与释读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下简称“艺术评论”):“书圣·王羲之”展览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一大热点是展示了新发现的《大报帖》摹本,这在中国也引起了不少反响,作为这次大展的策展人,可否向《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的读者介绍一下这一书帖发现的过程?

  富田淳:这得从手鉴说起所谓手鉴,是在将历代著名书迹分割成数行,收于册页,作为鉴定家鉴定古代墨迹时的比较资料。收有《妹至帖》的手鉴为日本一位收藏家获得于昭和初期,收有种种珍贵古代墨迹,其中《妹至帖》特别惹人注意。那位收藏家收藏《妹至帖》历经四十年后,于1973年在五岛美术馆“兰亭纪念展”上首次公开于世。

  艺术评论:《妹至帖》后来在2006年曾经到上海博物馆展出过。

  富田淳:对,但谁也没有想到,去年又发现了这份《大报帖》,距离《妹至帖》的发现已有40多年。

  艺术评论:这个是你们发现的,还是别人送给你鉴定时发现的?

  富田淳:是我的朋友送给我鉴定的,我的朋友名儿耶明先生事实上,最早对外公开《妹至帖》的也是名儿耶明先生,他这辈子发现了两件王羲之摹本墨宝,他也是研究书法的,对双钩摹本有研究。当时发现《大报帖》后,他认为是双钩摹本,也认为可能是唐摹本,但对内容不太清楚,我们后来仔细看了,确认是双钩摹本。

  艺术评论:确认是双钩摹本有具体清晰的依据吗?

  富田淳:比如《大报帖》的最后一个字“耳”字的下面一笔有清晰的双钩痕迹。

  艺术评论:现场看不太在意,但看放大的《大报帖》图片,双钩痕迹确实是很清楚。有一个问题是,《大报帖》和《妹至帖》一样也是没有任何印记的,但被认为奈良朝传入日本的唐摹本《丧乱帖》右端钤有“延历敕定”朱文印记,你们鉴定认为《大报帖》是唐摹本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我们此前请教故宫博物院的王连起先生时,他看的是图片,但认为《大报帖》部分笔势有些肥,“不少字的笔道都比较肥,与以前被确认的王羲之书迹唐摹本还是不大一样,与《姨母帖》的肥瘦匀称也不一样。”当然王连起也表示,真正鉴定要看了实物才能说话。

  富田淳:我很希望王连起先生有机会到东京来看看。我认为《丧乱帖》与《孔侍中帖》是王羲之的晚年书法,笔劲比较清劲,《行穰帖》、《大报帖》与这些帖不同,笔势是肥一些,而《大报帖》更早一些。王羲之的书法本身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格。这是一个原因。

  《大报帖》和《妹至帖》都没有印记,我们认为唐摹本主要是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双钩摹写的痕迹刚刚谈到《大报帖》的“耳”字的最末笔(飞白)的尖端,放大看,双钩痕迹明显。

  艺术评论:但双钩为什么可以作为鉴定唐摹本的重要依据呢?

  富田淳:目前双钩的王羲之摹本并不多,在日本发现的这种水平的双钩摹本都是奈良时代从中国传来的,双钩的技法差多不多都一样我主要指的是这种水平的双钩。所以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还有纸的分析,是纵簾纸,纸的问题比较复杂,笔法与纸本是鉴定的主要依据。

  艺术评论:第三个原因呢?

  富田淳:第三个原因是文章本身。我们对《大报帖》的一种释读是:“(便)大报期转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为尔解日耳”,其中的“期”我认为是王延期,也就是王羲之哥哥王籍之的儿子,王籍之很早就去世,因此王羲之把王延期当作自己的儿子,因为他曾经写过几封信给王延期,开头便是“爷告”,把自己当成父亲。

  艺术评论:除了手札,《右军书记》也有关于延期的记载,如“延期、官奴小女,并疾不救,痛愍贯心”等。

  富田淳:对。还有一个问题是“期转呈也”的“呈”字,我发现的时候有两种想法,也就是到底解释为“呈”,还是“差”?

  艺术评论:这个字写得较草。

  富田淳:是的。我认为“呈”与“差”两种解释都有可能,如果解作“呈”的话,那就是指王延期转呈,但我又在想他转呈给谁,是比较费考虑的。另外还有一个是“差”的解释,“差”通“瘥”。

  艺术评论:也就是痊愈之意。

  富田淳:可以这么解释的,“期转差也”那样的意思就是“王延期最近身体好起来了”,如果这么解释,王羲之这信很可能写给王延期的妈妈。

  艺术评论:很有意思,主要这三个原因让你认为是唐摹本?

  富田淳:对。

  艺术评论:但我还是想再问下,《大报帖》难道没有可能是唐以后的摹本吗?

  富田淳:不好说,问题是宋代没有纵簾纸。《丧乱帖》有天皇的印,那确定是奈良时代的,而《大报帖》纸的形状与《丧乱帖》差不多。

  艺术评论:再谈谈另外一话题,在《大报帖》出现不久,《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也即时刊发了一篇《关于大报帖与妹至帖合并的可能性》的文章,一些中国书法研究者认为两帖原是一帖,后被裁割,你认为两帖合并的可能性有多大?

  富田淳:是有可能的,也有可能中间去掉几行字,这可以视为一种解释。

  艺术评论:就是《妹至帖》与《大报帖》合并后,中间仍少了几行字?

  富田淳:对,比如《丧乱帖》中间也少了一些字。

  艺术评论:还有《大报帖》中的“也”字并未出现在文末,但却有那样快的写法,你怎么看?

  富田淳:是比较少见,这个“也”字双钩的时候很可能是(文章)最后一个字,从运笔的角度讲,不可能这么快。

  艺术评论:这两帖的发现对王羲之研究意义你怎么看?

  富田淳:因为这两帖此前从未出现过,目前在王羲之的文献等方面,填补了空白。

(责任编辑:孙石磊、鲁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