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蛇文物距今8000年:是查海先民图腾【4】--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滚动新闻

中国最早蛇文物距今8000年:是查海先民图腾【4】

2013年02月22日08:19    来源:大连日报    手机看新闻

  朝阳十二台营子出土的春秋双虺纠接铜马具。

  C

  辽宁春秋战国蛇文物:

  龙大蛇小已成定制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盛行蟠螭纹和蟠虺纹。蟠螭纹指的是屈曲无角龙纹,作张口卷尾状,或双龙相交,或群龙交缠,一般龙体较大,这是区别于蟠虺纹之处;蟠虺纹则是指由许多小蛇相互缠绕而构成的图案。可见春秋战国时期龙、蛇造型都是人们喜爱的装饰,龙大蛇小已成定制。

  朝阳十二台营子春秋时期曲刃青铜短剑墓出土的双虺纠接铜饰件,由两条蛇相缠绕而成,两端蛇首昂起成钩状,蛇身和尾部缠绕纠接形成四个圆形孔,上接长方形孔,蛇腹下接五个圆形孔。这应当是一件奢华的马具。

  凌源三官甸子战国时期曲刃青铜短剑墓出土的两件双蛇衔蛙铜饰件,形制、大小相同,蛙作双目圆睁惊恐挣扎逃跑状,两条蛇各衔住蛙的后肢根部,作张口吞噬状。两条蛇身纠接成三个椭圆形孔,尾端呈交叉状。推测可能也是马具。

  到了汉代,铜器已进入普通人家,蛇的造型使用更为广泛。普兰店市乔屯、姜屯,大连营城子、老铁山等地的汉墓中普遍随葬铜带钩,而带钩的造型均以蛇首作钩部,体作蛇身状。

(责任编辑:孙石磊、赫英海)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