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馆要转变单一看法--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实时播报

高校美术馆要转变单一看法

2013年02月18日09: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美术馆与博物馆已经成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公共文化设施,其数量和知名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乃至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中国的美术馆建设起步较晚,高校美术馆则更次之。尽管美术类专业院校与综合性大学都相继开设了美术馆,但长期以来,高校美术馆的定位还是存在着一些偏差,许多院校将美术馆定位为“展览馆”或“陈列馆”,重展轻教,从而直接导致了高校美术馆的教育与研究工作停留在粗浅的层面。如何发挥高校美术馆的教育功能,使美术馆在日常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是值得业界思考的话题。

  不同于一般美术馆的审美普及教育,高校美术馆的对象更为明确与集中,其服务对象首先是学生,首要职能是教育、研究成果的发表与推广,如何启发学生了解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整体价值、引导学生建立自身的审美价值判断、使学生从美术馆中学到知识,是高校美术馆建设工作中需要面对的问题。由于美术馆建设在中国起步较晚,使得大众并未形成去美术馆的习惯,那么这一习惯,显然可以在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培养。同时,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而言,美术馆教育也显得愈发重要。在中国,从事艺术研究与创作的人员大都集中在高校,这就决定了高校美术馆应具备强大功能,使高校师生可以以此为平台,最大限度地畅享美术馆给大学生所带来的教育、互动、研究、展示等催化作用。

  但目前看来,高校美术馆的功能还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部分原因在于其建设思路与管理模式还未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学校常常将学习与社会实践划分得十分清楚,社会实践往往被界定在校外,白白浪费了学校的美术馆场馆。事实上,高校美术馆完全可以利用自身资源,效仿其他美术馆的志愿者服务工作。通过志愿者服务,衍生出更多的教育推广项目,包括最直接的展览讲解,以及根据展览主题策划更多的教育活动、学术计划等,学生从中既得到了社会实践锻炼,也能通过交叉学科的交流互动,拓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对美术馆而言,它在拓展自身功能的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将教育、实践与学生分享。

  与此同时,美术馆的收藏对高校学术发展也有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术馆的藏品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国、油、版、雕,它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而这一现状恰恰成就了高校美术馆的发展——除却各类艺术品和美术专业师生的作品,其他院系任何具有文献价值和学术内涵的创造都具有被收纳为藏品的可能性。与此同时,高校美术馆的藏品使用可以被充分融入到学院课程中。目前,国内外不少专家认为,艺术品与视觉文化研究是跨学科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美术馆及其藏品的存在与利用恰好增加了视觉艺术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这无疑为高校的学术计划带来更多可能,美术馆的永久藏品因此成为其发展的催化剂。

  如今的网络时代,展览、评论和创作的网上传播,电子、影像艺术与新媒介天然的亲和性等因素,势必对美术馆的传统公共言说地位的延续和发展构成挑战,而置身其中的高校美术馆又如何从相对狭窄的圈子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这就需要每一所高校对其美术馆投以足够的重视,高校美术馆在保持自己系统性、连续性、现场型教育特点和优势的同时,保持典藏、陈设展示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巩固作为艺术创作、信息传播、文化交流的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归根结底,这需要教育界转变对美术馆的单一看法,美术馆如何真正进入高校,还有待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思考与挖掘。(王 民)

(责任编辑:孙石磊、赫英海)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